分享

"不好好吃饭"--警惕抑郁共病||渡过

 新用户3963ynfW 2022-02-23

很多家长会发现自己的孩子不仅仅出现抑郁症状,还会伴随着其他的症状,例如失眠、食欲不振、暴饮暴食等等,这些都是抑郁症的共病。而抑郁症的共病中,有一项与孩子的日常息息相关,那就是吃饭。
根据你的观察,
孩子每日三餐是否规律?
孩子吃一顿饭是否需要花很长时间?
孩子会不会在食物上避开高糖高热量的食物?
孩子是否很担心食物令自己肥胖
孩子是否有抑制进食或暴饮暴食的表现?
如果以上问题你的答案都为:是;那么你可能要警惕抑郁症的共病:进食障碍。
摄入食物,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动作。
进食与情绪变化两者相互影响。“寝食难安”“食不知味”等成语很好的表达了当人处于焦虑或者情绪低落的状态时,饮食也会受到影响。而当一个人摄入太少的食物,或是暴饮暴食后,也会出现焦虑,紧张、充满负罪感的体验。所以食物与人的情绪息息相关。
 
1、“不好好吃饭”

进食障碍是很常见的心身疾病,主要分为神经性厌食症和神经性贪食症。

图源:unsplash

  • 神经性厌食,即厌食症,是指患者有意严格限制其进食、是体重明显下降并且低于正常水平,从而导致身体功能受损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类进食障碍。

神经性厌食症的主要表现是患者极度的害怕体重的增加,恐惧变胖,同时对体重和体形极度关注,有意造成体重明显减轻,从而导致机体的营养不良。
  • 神经性贪食,即贪食症,是指以反复的发作性暴食及强烈控制体重的先占观念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类进食障碍。患者常常采取极端的措施以平衡所吃食物导致的“发胖”效应。

神经性贪食症的主要表现是反复发作和不可控制的暴食,继而引发患者采取防止增重的补偿行为,如禁食、过度运动、自我引吐、滥用泻药等,这种种行为与患者对自身体重和体形的过度关注,以及对自身的不客观评价有关。
 
2、厌食症与贪食症的区别

  • 两者都怕胖;但厌食症更容易出现体相障碍,认为自己的体形不好看,觉得自己太胖了。

  • 都会限制自己身体吸收食物。

    厌食症患者会采用少吃、绝食的方式,而且还会过度运动已达到消耗卡路里的目的;

    而贪食症患者会大量摄取食物,但是又会催吐,使自己吐出食物,或者是服用泻药等促进排泄的药物。

  • 厌食症和贪食症患者都能够认识到自己目前的状态可能并不正常,会感到自己生病需要治疗,但是实际采取行动的并没有多少。


图源:unsplash
3、进食障碍的影响因素

 进食障碍通常伴有抑郁、焦虑、物质滥用、自杀等负性情绪和行为问题,严重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进食障碍的影响因素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1、对形体不满意
在进食障碍的众多影响因素中,体形不满被证实是其发生的重要原因,很多研究表明体形不满能预测未来的进食紊乱行为。
体形不满是对身体特征的一种负面评价,这样的评价不一定符合现实。
例如一个很瘦的人坚定的认为自己很胖。为达到个体所认为体形满意标准,他们可能会采取节食和极端的减肥行为。
抑郁症孩子由于服用药物,很多都会出现体重上升,身体肥胖的副作用。青少年本来对自我以及他人评价都很关注,因此很容易导致个体对自身体形状况满意度较低,自身情绪就可能受挫,进而诱发负性情绪,如低自尊、抑郁、焦虑等问题。
图源:unsplash
2、发泄情绪
根据过量进食的情绪调节理论,过量进食行为特别是暴食行为是为了应对或缓解负性情绪。
通过5 年的追踪调查,研究处于青少年到青年的女性,发现基线抑郁情绪水平越高,进食障碍倾向的可能性越大。
个体对自身体形满意度越低,越可能产生抑郁情绪,可能导致进食障碍。
进食障碍病人多伴有情绪问题,特别是抑郁情绪,有研究表明约40. 0% ~ 96. 0%的进食障碍患者会经历抑郁情绪和焦虑障碍,患者的家庭也会体验到这些负性情绪。

3、无聊
无聊包括缺乏满足、缺乏刺激或挑战、空虚、无精打采、难于集中注意等心理状态。
当人们感到无聊时,常常会通过吃东西来打发无聊。
研究表明,感到无聊的人吃东西的频率、数量和时间都要高于平常人。无聊常使个体感觉到单调、缺乏刺激、缺乏满足、空虚、无所事事等,缺少对当前环境或活动的参与,可能诉诸一些其它行为来缓解这种厌恶体验。进食行为能够给个体带来生理和心理的双重满足,尤其是过度进食,如摄入大量的美食能够给个体带来生理享受和心理愉悦感,可以获得更多的快感和刺激,以弥补当前的不愉悦感受。
进食是缓解无聊所引起的痛苦的一种方式。
 
4、家庭关系
在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食物与家庭密切相关,青少年在童年期这一重要发展阶段,进食行为一般都发生在家庭内。同时,吃饭,也是一家人重要的情感连接。往往在餐桌上,家庭关系的矛盾或是负面情绪会流动起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的进食行为。

图源:unsplash
  • 进食障碍患者的父女关系差、存在交流障碍,情感疏离的特征突出;

  • 进食障碍患者的母女亲密关系不佳,虽然母亲对女儿保护欲很强,但是对其需求缺乏及时回应和温暖接纳;

  • 父亲的独裁作风与儿童的进食障碍症状有密切联系。

  • 父母过度保护和拒绝与进食障碍存在正相关关系,说明不健康的教养方式会一定程度的引发了进食障碍。

  • 专制型父母的情感表现较为淡漠,并且该种教养方式对进食障碍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不好好吃饭”可能是一种信号,除了关注孩子的生理健康,家长还应该关注孩子对自己形体的看法;关注孩子的焦虑情绪;关注家庭内部的互动方式。早一些关注到这些信息,对于孩子恢复正常的饮食模式,缓解抑郁焦虑情绪有促进作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