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二章 消化系统 第4节 4.1 急性胰腺炎

 钱首相小泉 2022-02-23

一、病因

第一:胆道疾病

第二:暴饮暴食、饮酒

二、机制:胰腺先分泌胰蛋白酶原→到达肠道遇到肠激活酶→变成胰蛋白酶参与消化

病理改变:产生了胰腺自身消化

脂肪酶:让胰腺脂肪坏死

激肽酶:让胰腺内血管扩张休克

磷脂酶A:让胰腺溶血坏死

弹力蛋白酶:让胰腺出血栓塞

(记忆:脂肪对脂肪,休克太扩张,溶血死磷磷,出血弹力栓)

三、诱发

①高血脂、高血钙

②糖皮质激素

四、临床表现

1.左上腹痛或中上腹疼痛,向腰背部放射

2.呕吐后腹痛不减轻(减轻:肠梗阻、幽门梗阻)

3.弯腰前屈位腹痛可减轻(加重:胃食管反流)

4.两侧腰部(助腹部)青紫:Gery-Turner征

5.脐周皮肤青紫:Cullen征

五、并发症

1.如果胰腺炎后有发热、腹部有肿块→胰腺囊肿(2-3周)

2.胰腺炎后或外伤损伤中腹部不发热、出现腹部肿块→胰腺假性囊肿(3-4周)

六、实验室检查

1.首选:血清淀粉酶(正常40~180苏氏单位,8~64温氏单位)

2-12h开始出现,24h高峰,48h下降,持续3-5天

2.血清脂肪酶:出现时间1~3天,持续7~10天(一般3天后,查脂肪酶)

3.确诊:增强CT或CT

影像学检查:首选CT,次选B超

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检查:CT

4.预后指标:

最有意义:血钙降低<1.75,血糖升高,提示预后不良(诊断胰腺炎出血坏死型最特异)

血清淀粉酶高低与病情轻重不成正比

5.X线:膈下无游离气体

七、治疗

1.首选治疗:禁食、胃肠减压

2.抑制胰液分泌:生长抑素或奥曲肽

3.镇痛治疗:只能用哌替啶,不能用吗啡(可致oddi括约肌痉挛)

4.对于胰腺引起的感染:首选→喹诺酮类(**沙星

5.如果内科治疗无效或病情恶化,必须手术,原则:清除胰腺坏死组织并引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