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烽火人生》——三、抗日战争时期(7.济源整编和沁阳战役)

 大美洛宁 2022-02-23

毛主席说:“成千成万的先烈,为着人民的利益,在我们的前头英勇地牺牲了,让我们高举起他们的旗帜,踏着他们的血迹前进吧!”
《烽火人生》
三、抗日战争时期

7.济源整编和沁阳战役
1945年夏,豫西军分区将新安县1、2大队等地方武装整编为河防支队,我担任了这个支队的党总支部书记。
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国民党军队乘机向豫西根据地发动进攻。59团主力部队南渡洛河进入伏牛山区向中原挺进,原地只剩下留守处和部分战斗人员。16日清晨,59团留在原处的全部人马冒雨转移;全体同志历尽艰辛,终于在22日到达济源县邵源镇。
1945年9月,豫西军区特务团在济源县三屋村改编成豫西分区特务1团(简称特1团)。全团扩编为3个营9个步兵连共1000余人,团长为刘兆先(后为刘丰),政治委员为张范,参谋长为董明端。我所处的地方武装升级,原特务团2营6连、1营3连及新安、孟津、渑池的河防支队和洛宁抗日大队部分战士组成为一个营,编入主力部队特务1团(原晋西北6支队)3营序列,我仍任教导员。这个营几乎都是豫西籍战士,分别来自新安、洛宁、孟津、渑池等县的地方武装。不久,根据形势发展需要,又从特务1团抽调部分干部、战士作为骨干,和59团留守处合并,将洛宁独立团全部连队与陕县、渑池、宜阳、洛宁等县抗日游击队部分人员,整编为豫西分区特务2团(简称特2团)。团司令部、政治部、供给处、卫生队由豫西军区机关和59团留守处人员组成。全团编有1营、3营(暂缺2营)和团直属连,共920人。团长为刘兆先,政治委员为胡立声。济源整编不久,我营就奉命调往沁阳(怀庆府),配合主力攻打沁阳县城。

10月,特1团、特2团奉令参加沁阳战役。泌阳县城北依太行山,南䁔黄河。城区外围有14个坚固据点和300多个碉堡,是敌人进攻解放区的重要基地。这时,沁阳日军已经撤离,盘踞该城的伪军系21师李瑞章部和从济源、孟县等地逃来的伪军,总兵力共有六、七千人。他们妄图凭借坚固的城墙、宽深的壕沟和修筑的工事负隅顽抗,欲做困兽之斗,等待国民党部队的增援,拒绝向我军投降。他们还丧心病狂地掘开沁河,倒灌城郊,使沁阳城区周围一片沼泽泥泞,给我军攻城造成人为困难。我军逐步用汤浇蚁穴战术,将沁阳县城外围的据点全部拔除,扫清障碍,拉开架势,全力攻城。敌人凭借坚固的工事,顽抗固守;我军以坑道作业,步步紧逼。

11月8日黄昏,我营配合主力部队迅即对围困近一个月的沁阳县城发起强攻。特1团从北城门首先登城,5连班长惠新才身背炸药包,穿过密集火网爬上城头,身负重伤动弹不得。这时,敌人乘机一拥而上,班长惠新才在敌人群里突然拉响导火索,与敌人同归于尽……震天巨响将城墙炸开一大豁口。战士们急红了眼,高喊着“为班长报仇!”的口号,勇猛冲杀,一气攻入城中。特2团从城东门发起攻击,和守城敌人反复5次争夺,终于破城而入。经过激烈巷战,至9日下午3时,我军在国民党援军到来之前一举攻下该城,战斗胜利结束。
此役,共击毙、俘虏敌少将师长李瑞章以下官兵6000余人,缴获大批军用物资。我营配合主力部队在首次破城攻坚战中勇敢冲杀,伤亡甚少,俘虏敌人、缴获物资甚多,受到上级嘉奖表扬。
战后,班长惠新才被豫西军区授予“战斗英雄”称号!
通过这次战斗,我们这支部队的人员和武器装备都得到了进一步扩充和加强。全营指战员士气高昂,战斗情绪十分高涨。这支部队逐渐成为特务1 团的中坚力量。
战后我部挥师北上,于11月初先后到达老根据地洪洞地区,与太岳部队胜利会师。此时,由王文英率领的豫北沁河抗日支队也到达洪洞地区。豫北沁河抗日支队改编为特2团第2营,填补了缺空。
未完待续......
关注洛宁城事
阅读下期精彩内容

四、解放战争时期

————————
《烽火人生》——心灵的叩问
《烽火人生》——一、 少年时期
《烽火人生》——二、投身革命队伍
《烽火人生》——三、抗日战争时期(1.参军、入党、提干)
《烽火人生》——三、抗日战争时期(2、3、4)
《烽火人生》——三、抗日战争时期(5.开辟豫西抗日根据地)
《烽火人生》——三、抗日战争时期(6.平息“豫西事变”)

作者简介:山子,1950年生,洛宁县人,大专学历,曾有军旅生涯,历任班长、排长、政治指导员,转业后,曾担任副乡长、县政协办公室副主任,喜爱文学,1996年开始在杂志和报刊上发表散文、诗歌和小说。

作者简介:杨小沪,男,洛宁县景阳镇人,1947年生,中教一级教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