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博旅(40)国博“万里同风”新疆文物精品展

 七烟 2022-02-24

图片

时间:2019年7月
地点:国家博物馆
展览:“万里同风”新疆文物精品展


►►

图片

展览前言

图片

人面太阳纹青铜镜

距今3800年~3600年,新疆哈密天山北路墓地出土。

此镜呈圆形,镜面光滑用以观容察貌,镜背有纹饰,其中心饰圆形人面像,以钮为鼻,鼻两侧各有一个细小的泡状凸起,似人眼;人面外周饰放射状短线,似太阳光芒。

此镜质薄器轻,整体装饰风格古朴浑厚、质朴典雅,镜背装饰的人面太阳纹充满了神秘气息。对于研究中国古代铜镜的起源、早期发展及文化内涵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图片

石人俑

战国,1985年呼图壁县采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石人俑为圆柱形,上半部雕刻人的头颈和手臂。头部雕刻较为细致,有五官及发髻,手臂只有轮廓,抱于胸前,应是一种郑重肃穆之态。下部不做任何雕琢,可以直插在台座或地面上。石人俑雕琢精细,打磨光滑,人物造型自然古朴。

草原地带的游牧部落自青铜时代起就有墓前设立石像的习俗。石像大多直立地表,以简练的手法雕刻人的头像、手臂及衣装。这种小石像与墓前大石像风格接近,出现时间较晚,一般用于墓室随葬。

图片

双熊对坐青铜祭盘

战国,新源县71团农场鱼塘出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此盘原应有底座,现缺失。正方形盘内两角各置一熊,呈坐姿相对,前肢双掌合握,中为一小孔,原应插有物品。以器物残缺情况看,盘内可能还有别的雕塑铸像,所以寓意难辨。此类铜盘在塞人文化遗存中多有发现,可能是用于宗教礼仪的祭祀台,其用途似与袄教祭祀活动有关。

图片

翼兽铜环(复制品)

战国,1981年新源县71团农场鱼塘出土。原件铸造而成。圆环形,中空,内侧有一条开口,表面起凸棱纹。环圈的前部是相对伏卧状高浮雕的有翼兽及前身部位,兽头上的角、耳、鼻、眼及吻部塑造的非常清晰。兽翼为弧形且上翘,表现了羽翼纹饰。此器制模和铸造工艺都非常成熟,造型具有很高的艺术想象力,可能是当时袄教祭祀仪式中使用的神器。

图片

虎纹金牌饰

战国,1977年乌鲁木齐阿拉沟30号墓地出土。同墓出土同类器物共7件,纹样基本相似,圆形,利用金片捶擛出浮雕纹样。老虎躯体翻转卷曲呈圆形,头高昂,前爪抬至颌下,后爪至脑后,极富动感。

图片

狮形金箔饰

战国,1977年乌鲁木齐阿拉沟30号墓地出土。这件狮形金箔饰制作精美,是用整块金箔捶打模压出雄狮扑食的形象,雄狮竖耳,张口睁目,前腿下压一猎狗作咬噬状,后腿和尾向上翻转,显得强健有力,鬃毛卷曲,细腰,身饰弧形条纹和圆涡纹,具有极强的立体感。

动物形牌饰是北方草原民族常用的饰物,其造型多为虎、狮、鹿、狼、羊、牛等活跃于北方草原的野生动物和牧养动物。从古至今,活动于新疆地区的大型食肉猛兽有新疆虎和豹,没有狮子活动的迹象。这件动物牌饰的造型乍看像虎,但颈部却有浓密的鬃毛,因此专家认为这应该是狮子形象。

图片

彩绘骑马武士俑

唐代,1964年吐鲁番阿斯塔那29号墓出土。武士头戴兜鍪,身穿黄色长袍,足蹬长靴,骑在一匹高大矫健的马上,神情严肃而专注,显示了沉着、冷静、稳健的军人气质。武士俑再现了唐代西域军队的威严军容。

图片

宦官俑

唐代,1973年吐鲁番阿斯塔那206号墓出土。宦官俑的制作方法是木雕头部,彩绘面貌,胸部用方形木条直接在颈下粘合,木片做成两腿和双脚,粘合在方形木条两侧,胳膊用纸捻制成。头戴乌纱帽,身穿黄色菱格纹绮长衫,系黑腰带。

宦官俑脸色苍白,立一对扇风耳,挑眉吊眼,塌鼻梁扁鼻头,翘红唇大嘴,相貌丑陋,面目可憎,表现出“黄衣使者”欺上媚下的丑陋形态。木俑衣着真实,宛若真人,可能是唐代“雕木为戏”的傀儡木偶,用于当时吐鲁番贵族庭院内表演,或受当时厚葬风俗的影响,在出殡时表演以炫耀路人,又称“丧家乐”。傀儡戏起源于汉代,到唐宋时期依然很流行。傀儡戏的表演以滑稽为主,偏重娱乐。其人物造型多采用夸张的手法,以达到供观众取乐的目的。

图片

“汉归义羌长”铜印

汉代,1953年沙雅于什格提出土,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卧羊钮,印面阴刻篆文“汉归义羌长”5字,“归义”是汉中央政府给予其统辖的边疆少数民族首领的一种封号。从出土地点判断,此印应是汉中央政府颁发给西域地区羌族首领的。

图片

官府印谱

图片

“开元通宝”铜钱

唐代,1994年伊宁县征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唐开元通宝钱始铸于武德四年(公元621年),至唐末仍在使用。开元通宝钱文由唐代著名书法家欧阳询书写,有青铜、铁、铅、金、银五种材质,钱币直径一般为2.4厘米左右。

开元通宝的铸造是我国钱币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标志了铢两制的终结与宝文钱制的建立,是我国衡法改为十进制的开始,影响广泛,意义深远。开元通宝在西域地区及丝绸之路沿线地区的发现体现出了大唐王朝在政治与军事上的强大影响力。

图片

重光元年汜法剂随葬衣物疏

隋代,1972年吐鲁番阿斯塔那151号墓出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随葬衣物疏是中原战国后期出现的习俗,因书写在简牍或木方上,故被称为“遣策”,又因其内容是条陈随葬器具衣物,也被称为“物疏”,东汉时期便有中原汉人迁往高昌居住。两晋之交,高昌出现汉人大姓。前凉建兴十五年(公元327年)设立高昌郡,汉族逐渐成为当地的主体民族。高昌衣物疏是北朝至初唐时期(公元4世纪一7世纪)居住在吐鲁番的汉人在丧葬仪式中书写并随葬的文书。

随葬衣物疏习俗在高昌延续了近三百年,衣物疏内容经历了汉魏中土阴间观念的延续、道教及民间信仰的影响、衰落并被佛教功德疏取代三个阶段。此衣物疏中“佛弟子”“五道大神”“持佛五戒,专修十善”等佛教词语的格式化表述,反映了当时佛教信仰已在民间普及。同时,随葬衣物疏内容也反映了当时高昌人的衣着习惯。

图片

花式点心

唐代,1972年吐鲁番阿斯塔那187号墓出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点心以小麦粉为原料,经捏制或模压成形烘烤制成。表面呈土黄色,分四棱式、菊花式、梅花式等,做工精美,造型别致,体现了当时人们高超的面点制作技艺和审美情趣。

在唐人看来,饮食并不单求吃饱,还要吃出花样,要求色、香、味俱全。这种饮食习俗在唐代吐鲁番地区也十分流行。作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枢纽之地,吐鲁番地区的饮食文化深受中原文化影响,阿斯塔那墓出土的各种花式点心月饼,都足以说明这一点。同时,吐鲁番地区又将葡萄,核桃、石榴、洋葱、蒜、香菜、菠菜、胡椒等果蔬香料传人内陆,极大丰富了中原地区人民的饮食文化,许多已深深扎根于中华饮食文化中,成为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图片

彩绘驼夫俑

唐代,1973年吐鲁番阿斯塔那206号墓出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此木俑将人头、躯干、上臂、小臂、双下肢、双脚分段雕刻,然后胶合而成,再施以彩绘。俑为一胡人男子像,浓眉深目、鼻高且挺直、短胡须,头戴白毡尖顶帽,帽沿外翻,露出暗红色帽里,毡帽两侧绘红色四出菱纹图案,身穿齐膝绿色恰袍,胸前左侧衣角外翻,露出红色衬里,上绘深红色树草和蜜蜂图案。腰系黑带,脚穿黑色长靴,两臂弯曲向前并紧握双拳,作牵引驼马状,显得英俊、坚毅,显示了乐观自信的民族性格。木俑制作技法精湛,艺术风格鲜明,具有很强的写实性。


图片

绢衣彩绘木俑

唐代,1973年吐鲁番阿斯塔那206号墓出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女俑头部为木塑彩绘,身躯以木柱支撑,胳膊用纸捻制成,呈侍立恭候状。发束高髻,头微向左侧。面部描绘花钿。身着团花锦上衣、黄地白花绢制披肩。下穿红、黄相间竖条曳地长裙。一派高贵、典雅、艳美的姿态。

阿斯塔那206号墓,是高昌左卫大将军张雄与妻子的合葬墓。唐贞观之初,高昌王麴文泰对抗唐朝,有分裂行径,张雄则主张统一,与麴文泰发生激烈冲突,于公元633年忧愤而死。公元640年唐朝平定高昌后,有感张雄之忠,将张雄的两个儿子封为高官,并封其妻为“永安太郡君”。公元688年其妻死,被厚葬于张雄墓中。故该墓随葬品丰富,大多具有明显的盛唐风格。


图片

彩绘宝相花小木罐

唐代,1972年吐鲁番阿斯塔那230号墓出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此木罐旋制,鼓腹,平底,上带盖,盖有伞形钮。黑色器表上描绘白色纹样。盖上饰卷草纹,罐体绘当时流行的宝相花纹和云纹。整体线条流畅,纹饰精美,但色彩附着不牢固,是专为随葬制作的冥器。

图片

“文明元年”麻布残片

唐代,1973年吐鲁番阿斯塔那19号慕出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此麻布残片原白色,上墨书“文明元年八月”和“吴”字及两方朱色印章,印文不清。阿斯塔那古墓出土相当数量的麻类织物,包括衣物、被单、被褥、脚布等,时代自两晋至唐。在部分唐代麻织物上,保存有墨书题款,写明年月、地区、布帛性质、纳布人姓名、数量等,并钤有州、县以及税收仓库管理部门的官印。从该麻布的题记看,应是文明元年八月一吴姓农民上交的调布。

唐代租庸调法规定:每丁每年纳粟二石,为“租”,随乡土所产蚕桑之乡每丁每年缴纳绫或绢或绝二丈、丝绵三两;非蚕乡纳布二丈五尺,麻三斤,称“调”;每丁每年服役二十日,若不从役,可以缴纳绢或布代替,谓之“庸”。

阿斯塔那古墓出土的唐代带墨书题记的布、绢,涉及今河南、陕西、湖北、湖南、四川、江苏、浙江等省区,反映了唐代国家高度统一、新疆和内陆省区间密切的政治、经济关系,是研究唐代租庸调制度实施情况的珍贵实物资料。

图片

彩绘伏羲女娲绢画

唐代,吐鲁番阿斯塔那佛塔出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彩绘人首蛇身伏羲、女娲二人,以手搭肩相依,蛇尾相交。女娲在左,发束高髻,两腮涂红,额间花钿,身着宽袖翻领衣,右手执规。伏羲在右,头戴巾,留须,身穿宽袖翻领衣,右手与女娲搭肩相拥,左手执矩和墨斗。二人共穿一条花裙。上方画象征太阳的红心圆轮,尾下是象征月亮的圆轮,四周是象征星辰的线连小圆。

图片

美人花鸟图绢画

唐代,吐鲁番阿斯塔那187号墓出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绢本,设色。画面中有两位女子,左侧仕女呈行走状,高髻扎花,阔眉,额描花钿,双颊抹绯红,杏仁嘴,上穿淡绿色鸡心领上衣,下着红地印花长裙,外披白帛。右侧仕女身形较小,身穿圆领咖啡色长袍,腰间系带,内穿晕裥长裤,脚穿圆口立帮麻底鞋。在两位仕女的上空,有多只飞鸟在彩云间翱翔。

图片

蓝色斜褐缂饰裤

西周,1985年且末扎滚鲁克4号墓出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宽腰、直筒裤。裤裆中央缝有“十”字形毛布,边缘呈逐渐内收的阶梯状,对折成三角形缝合在裆部。毛布为2/2斜纹,经纬线皆呈“Z”捻向。裤腰和裤腿为红色底缂毛。裤腿用幅宽55厘米的毛布料一折为二缝缀而成,接缝在内侧。在裤腰和裤腿底边用“通经断纬”的缂织方法织出组合菱纹和回纹饰边,饰边为红色地,蓝、茄紫、土黄、姜黄、紫红等色毛线显花纹。

图片

彩绘泥塑猪首人身俑(复制品)

唐代,1972年吐鲁番阿斯塔那215号墓出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泥塑彩绘,猪首人身,头部写实又有适度夸张,脸型瘦,鼻和嘴长,鼻孔大,
嘴里左右有颗獠牙把上唇顶起形成褶皱。猪鼻前伸,龇牙咧嘴,双耳直竖,猪眼微睁。身部为唐人装束,微坦胸。上身着橘黄色交领宽袖长衫,散领右衽,领口、袖口及下摆边缘均镶以宝相花纹锦边,大袖衫下摆只及胯部,双手齐胸作恭揖状。下穿棕褐色地红蓝碎花纹长裙,裙长曳地。足穿方头鞋,站立于长方形底板上。

图片

彩绘木马

东晋,1964年吐鲁番阿斯塔那22号墓出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此两件彩绘木马采用分段雕刻技法制作,由马头、马鬃、上身、下身、马尾、四肢等13块部件胶合而成。木马通体施白色底,底色之上敷彩,以赭、黑及石
绿等色描绘出五官和马鞍等其他部位。木马呈嘶鸣状,双目注视前方、呈现出强烈的动感。此木马造型与唐马不甚相同,反映了东晋时期的工艺特点和当时人们对马的认识。马自被驯化以来,便成为人类重要的生产和交通工具。对于西域众多草原游牧民族来说,马已经融入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形成了独特的马文化。

图片

尼雅遗址及“五星出东方”护膊

图片

图片

墓主人生活图

东晋,1964年吐鲁番阿斯塔那13号墓出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此图由六块尺寸相近的纸拼接而成,画面横向展开,描绘墓主人日常生活场景。左侧树下马夫备好鞍马,仪仗放置一侧:中间悬幔之下,主人持扇坐于矮榻上,其妻侍立榻旁,榻旁树上歇息着凤鸟;右侧厨房内侍女正在烹饪饭菜,上部绘田地和农具。

画面左上角圆圈内绘有代表月亮的蟾蜍,右上角圆圈内绘代表太阳的金乌,两者间有两组不同指向的北斗七星。此画风格古朴,画面中人物服饰和矮式家具与同期中原风格类似,显示了中原文化对西域地区的影响。

图片

泥塑女俑

图片

图片

舞伎图壁画(复制品)

晋代,策勒达玛沟佛教遗址出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此组壁画原件共7幅,出自于阗达玛沟东南部胡杨墩佛寺遗址,是被盗遗址中出土的键陀罗风格伎乐天神像。舞伎婀娜多姿,神态各异,优美动人。面部特征相似,面部圆润,弯眉大眼,鼻梁挺拔,嘴唇丰厚,体态丰盈。披帛绕臂,翩翩起舞。

壁画大都以铁红色为主,人物线条优美刚劲,柔韧舒展,极具于阗佛教绘画“用笔紧劲,如屈铁盘丝”之特征。于阗佛教绘画都用矿物质颜料,层层堆积由浅至深,以表现人体肌肤的立体感。这种手法被于阗画师尉迟父子带入中原并对中原绘画产生相当的影响。

图片

思维菩萨头像(复制品)

唐代,策勒达玛沟佛教遗址出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两件壁画残片皆仅存菩萨头部,菩萨脸庞低垂,闭目,作思维状。有头光、神光头戴花冠。额间有白毫。菩萨面部没有染肤色,与头光的地色相同、接近于画史中所谓的“白描”效果,线条流畅粗率,而不像中原壁画在起稿线基础上再进行精细复勾的做法,颇可体现焉者画工用笔的率性奔放。壁画用色以黏石类倾料为主,通过研磨目数不同,而呈现颜色深浅的变化。大量采用这种赭色为达玛沟壁画用色的一大特点。

图片

轮王说法图(复制品)

唐代,策勒达玛沟佛教遗址出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此壁画残片,出土于达玛沟托普鲁克墩2号遗址佛寺前殿西北角。

轮王有身光、头光,束高髻,坐于台上说法。三人面向轮王,跪在垫子上,双手合掌听法。有花朵似从空中落下,表示说法时天花乱坠。轮王与听法者服装相似,皆袒右。轮王, 又称转轮王,是印度佛教中的一个概念。简单来说、每逢治世,必有转轮王出现。佛统领宗教世界,转轮王统领世俗社会,即所谓“一佛一转轮王”,这一理论为现世君主提供了宗教上的合法性,使得轮王观念成为中亚和东亚统治者不断借用的一套宗教政治资源。

图片

千手千眼观音残像(复制品)

唐代,策勒达玛沟佛教遗址出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菩萨眉间有一眼,有多臂,可知为千手千眼观音。菩萨身上佩戴项链、璎珞、宝缯等多种佩饰。莲茎中生出一化佛。造型上最大的特征在于,画家以一种类似“屈铁盘丝”的线描勾勒菩萨。线条纤细而具有弹性。头光中的绿色和赭色都用了晕染的技法,形成渐变的光晕效果。千手千眼观音是密教题材,这一题材在达玛沟的出现,体现了密教造像在于阗地区的流行。

图片

彩塑菩萨头像

南北朝~唐,焉耆锡克沁千佛洞出土,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此头像发髻为大波浪纹,圆脸,眉眼细长,双耳饰花式耳环。此菩萨头像是1928年黄文弼先生参加中瑞考察团在新疆进行科学考古时发现的文物之一,是中国考古学家首次到新疆进行科学考察的成果。这些造像展现了佛教艺术传入新疆地区后与当地风格的融合,造像面庞圆润,细眉高目,既有佛教发源地古印度的艺术风采,也有东方艺术的特色,具有明显的地区过渡性,是佛教艺术发展史中不可或缺的佐证。


图片

图片

舍利盒图案

图片

回鹘高昌王及大臣供养像

唐~五代,吐鲁番柏孜克里克石窟

图片

回鹘高昌王后供养像

唐~五代,吐鲁番柏孜克里克石窟

图片

思维菩萨图(临摹品)

南北朝,拜城克孜尔石窟38号窟。此图原作年代属于公元4世纪中~5世纪末。菩萨侧坐在莲花座上,面相丰满,袒露上身,肌体圆润。头戴珠冠,颈挂项圈,耳坠铛,右手屈肘撑于腿上,食指轻轻托着丰腴的面颊,左手随意抚在胯部,双眼流露着凝神遐想的目光。菩萨前可见一孔雀残像。此图色彩艳丽,线条清晰、流畅,具有生动而感人的艺术魅力。


图片

►►感谢您的阅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