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盛常国 | 野山笋

 海燕文化工作室 2022-02-24




野山笋 




文/盛常国

在宁波的奉化,有好多山,最能说明巨龙似的著名的山,就是四明山。它从余姚山界过来,一直连绵着溪口诸多山水景区,再往东跌宕起伏地直到江口甬山尽头。
我家就住在四明山的余脉下,离西端溪口20里,离东边江口10里。其它的我不知,单是这附近的群山,一到春天,我就会想起许多山上的美味。野山笋就是其中之一,从小爱爬山的我,拔野山笋成为一种喜好。有山总有一些小竹子生长,无论在山沟里,陡坡里,甚至山顶上,都有一茬茬生命力极强的小竹林。每当春天暖洋洋的日子里,这些小竹林齐刷刷地钻出鲜嫩的小笋,村民们习惯称为野山笋。由于野山笋鲜美可口,超过其它笋类,所以在旺季时上山拔笋,下山煮笋,成为村民又一大忙节。
我拔野山笋会挑最近的山,是村西岭山上。那里虽然说不上有一大片竹林,但像我这样力气小的人,漫不经心地爬在一处一处低平的山坡,一根又一根拔野山笋。虽然只有手指那么大,有了20斤左右就马上回家,不会感觉太累。那些体强力壮的人,就不一样了。他们要寻找更多的,必须能一下子拔到上百斤的,且野山笋如笛子那么大,就必须翻山越岭去。回家后,大叫累。特别是女人,他们蓬头垢面,衣衫被柴禾扯破,有的是双手伤痕累累,看着就害怕上高山了。
当然,也有几次听着村民们说起高山上的野山笋,眉飞色舞的样子,决定去翻山越岭了。刚好有一位同龄者,愿伴我一起去。我们是早晨出发,首先翻越西岭山。然后光脚淌过深山之处的鄞县木坑水库,再一直爬山到鄞江人的山界。突然发现被砍光的柴木山,竟然生长着一大片粗壮的如笛子那样野山笋。因为这里不是我们村的山界,属于鄞县的,担心护林人员要扣押。于是,每人拔了50斤左右的样子,慌忙往家赶。气喘吁吁翻上西岭岗后,才把肩上背的笋一扔,俩人直挺挺地倒在凉亭里大叫累。还有俩人到处在身上抓痒痒,那种痛苦,就会让我马上懊悔这次拔野山笋。
此时,已经到午后了。上来一位年长的男村民,准备去拔笋。一看我们装在蛇皮袋里的笋说:“你们俩个大笨蛋啦,这拔的一半以上是苦竹笋,不能吃的。”说完,他帮我们都挑出了苦竹笋,让我们哭笑不得。后来知道,这苦竹笋奇苦难咽。它最明显的特点是颜色鲜绿,全身长着雪白的细毛。这些毛一碰到人的皮肤,就会奇痒无边。
还有一天下午,一位初中时的同学找到我,说上远的高山去拔野山笋,我欣然答应前去。同样是过了西岭山和木坑水库,一致同意去翻越上岗山。那上岗山是周围最高山不说,且人迹稀少,到处都是悬崖陡壁,我们仅靠拉岩石上的小柴禾上去。当然,同学说那山顶上有很多野山笋,一星期前与别人一起拔了百斤以上。而对于爱喜欢挑战大自然的我来说,爬山、拔笋,是一举两得的事。但那知到了山顶后,发现上午刚被人拔过的痕迹。好在我们俩各拔了30多斤回家了。
野山笋在北坑岭山,四角尖山等等,都有很多的,都留下了我拔野山笋的足迹。
野山笋有好几个品种,有鳗笋,黄壳笋,金笋,大笋,剑竹笋五大类。鳗笋外表青绿,生长于低矮的杂柴丛中,笋的形状是笔尖的,连它每一层壳叶须也是包着笋形。它的产量特别高,生长的地方,根本无落脚的空位。所以一个几十平方面积的鳗竹林,够你拔一个小时的笋,几十斤不成问题。由于它很细小,有的只有筷子那么大小长短,所以一些有丰富经验的村民不会十分喜欢,他们往往去寻找其它笋类。而喜欢拔这些小鳗笋的,在山脚山沟低坡等容易的,都是不愿爬高山或体弱者。当然,并不是所有的野山鳗笋都很细小,那些远处的、肥沃的、很少有人采拔的山间,也有大拇指粗的。
金笋外表呈暗红色,壳叶须翻下,非常稀少,近山区不常见。由于金笋味儿有些涩,煮调时很难掌握火候,所以也有些人不喜欢采拔。
大笋,也叫大竹笋,外表黄绿相间中,有些花豹那样的斑点,非常好看诱人。因为竹杆有的像锄头柄那么粗,所以生长的笋也大,是所有野山笋中最粗大的笋大王。它生长于荆棘丛生的深幽山沟里,要拔为己有,非得要有披荆斩棘的勇气。大笋也属于比较稀少的山笋类,但对于没有经验的人,无论怎么煮,也是煮不出一个好味道,它刺喉的笋味无法消除。而有煮笋老手的方法,是先放点盐热锅翻炒,然后倒入大笋不停地翻炒,程度为锅底见水,笋肉柔软。然后再放入大汤水煮沸一个小时以上,后放佐料,再煮长时间。反正时间越长,不良的笋味越消失,而美味也越可口。当然,大笋一般都制作咸笋干,一来它个儿大制作方便,二来它只有制成咸笋干,用于放汤或煮肉中的配料,最有佳肴之称。
剑竹笋,外表青绿,生长于最潮湿的低洼处,有时在山脚的水库边也生长旺盛。但往往比鳗笋还要细小,所以喜欢采拔的人不多。不过,它的味儿不属下等。
最受村民釆拔的黄壳笋,外表黄淡色,去壳后笋肉上尖下粗金黄色。它不需要用猛火煮太长时间,像煮一碗红烧肉那么时间,就可美美入口。常见煮成的一碗菜,是咸齑黄壳笋,它是众笋类中最鲜美可口的。为此,无论是个儿怎么小,就是长在陡岩上,村民们决不放过它。凡拔野山笋老手,往往能背着上百斤下山。最近几年来,妻子上近山拔来一些,虽然有点小,但味美不改。
野山笋同样可煮成油闷笋,如数量多的,就用买来的玻璃罐头自制成倒笃笋,一年内不会变质。也可晒成笋干,包装成咸笋袋,是山区人赠送城里的亲戚朋友的佳品。






END






作者简介

常国  

盛常国,男,1962年12月出生于浙江奉化一贫困农家。1979年初中毕业。19813月写作尝试,距今共被采用散文小说诗歌评论新闻等400余篇,共获一二三等奖文章10余项。其中《给我写作力量》获《宁波广播电视周报》征文一等奖,《乘轮船》获《文学港》杂志征文一等奖,《修鞋》获省第七届故事大赛一等奖,《慈孝是家之本国之魂》获宁波慈孝文化节十佳征文奖,《岳母大人,您的大爱如海》获全国十佳书信奖。2018年与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等人一起,入选浙江文艺出版社改革开放四十年征文《四十年四十人》一书人物之一。现为宁波市作家协会会员、奉化区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