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意志主义之一:叔本华2 2.非理性主义的认识论 叔本华列举了意志先于理性、理性服役于意志的几个论据,例如:动物有意志无理性却照样活着,人一生下来先有意志后有理性,意志的冲动是理性阻止不了的,人的许多行动不是理性权衡之后采取,而是做完了才认识等等。他断言依靠理性或逻辑思维不能认识世界的本质(即意志),只有直觉才是认识世界的唯一的途径。 下面我们再进一步探讨叔本华非理性主义认识论的具体内容。 首先,叔本华把理性看作是意志的奴仆和工具。叔本华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意志,在人出现以前,这种意志是盲目的欲求和冲动。当意志客观化到了高级阶段,即出现了人之后,个体为维持生存和传宗接代就要求一种辅助的工具。就象意志的任何欲求都要通过一个器官表现出来一样,人的认识的欲求就通过大脑表现出来,转化为理性认识,这种认识通过概念、语言来进行思维活动。由此,叔本华认为理性本来就是从意志产生而来,是满足人欲望的工具。在他看来,人们常常认为人的行动是由理性支配的,其实这是一种假象。叔本华说,意志好像一个勇敢而刚强的瞎子,理性只不过是由他背着给他指路的明眼的跛子,真正起驱动作用是瞎子的步伐,明眼的跛子只是按照瞎子的需要去指明道路而已。就是说,意志虽然要借助于理性这个工具来认识,但是推动理性去认识的仍然是意志。人的理性、知识从它们的起源和实质来说,都完全是服从意志的;意志是主人,理性是奴仆。贬低理性,抬高意志是叔本华非理性主义认识的一个特点。 其次,叔本华认为,理性思维只能认识表象世界,而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在他看来,运用理性思维的人永远不能透过外部达到事物的实在本质。不论怎样进行探究,除了影像和名称之外,永远不能接触到任何东西。就好像一个人被关在堡垒的外面,绕着堡垒转来转去而找不到入口一样。无论他如何努力,至多只能描绘一下堡垒的外貌,而不可能进入到堡垒之内,不可能获得真理。而要认识作为世界本质的生存意志,认识表象之后的物自体,只有依靠生存意志的内省或自我的反省,即一种非理性主义的直觉。 3.悲观主义的伦理学 他在《人生的智慧.世界的痛苦》中写道:" 人在意志的支配和奴役下,无时无刻不在忙忙碌碌地试图寻找些什么,但每一次寻找的结局,无不发现自己原是与空虚同在,最后终不能不承认这个世界的存在原是一大悲剧,而世界的内容却全是痛苦。" 叔本华更援引但丁的《炼狱》为例,说但丁何以能把地狱描写得如此生动形象,乃是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而当他一写到天堂时,则干瘪抽象,因为地上并无任何极乐可供他借鉴命笔。叔本华还进一步发挥说,意志现象愈完善,痛苦也就愈显著。植物是没有痛感的。最低等动物痛感很微弱。脊椎动物因为有了完善的神经系统,痛感能力就较高,到了人,痛苦就达于顶峰。而对于人来说,也是智力越发达,痛苦越深重,因此天才最痛苦。 此外,在叔本华看来,人生之所以是一场苦难,还在于生存本身是一场持续的斗争。生命的每一秒钟都是在为抵御死亡而斗争,而这是一种" 注定要失败的斗争"。因为死亡已稳操胜券,人活一天,都是向死亡靠近一步,但死亡对于人,就象猫对老鼠一样,在吃掉对手之前,先要尽性地折磨戏弄它一番。因此,在叔本华看来,世界上根本没有幸福可言,痛苦对于生命来说才是本质的,所以生命就是痛苦,一部生命史也就是痛苦史。总之,人生就是苦难的深渊,人生如" 泡影" ,人生是一场漫长的" 恶梦"。那么,如何摆脱这苦难的深渊呢?叔本华认为,人若要从苦难中解脱出来,就必须泯灭一切意志、欲望。但他认为,这并不是说要用消灭肉体(比如" 自杀")来达到,因为这只能得到更大的痛苦。 他认为真正可取的方式是" 意志转向" ,即把自己的意志、欲望高高挂起,避免它们实际地接触任何东西,力求在内心中对一切事物保持冷漠的态度。摆脱意志的奴役,压抑自私的欲望,放弃对现实的幸福的追求,以达到心灵的平静、深沉的休息和神圣的安祥。这是叔本华为人们指定的一条超越罪恶的不幸世界之上的出路。 叔本华认为,由于人生是痛苦,所以人的生育本身是罪恶,而性欲就是最大的耻辱和罪恶,人类要摆脱痛苦和不幸,就必须在自身中抑制情欲,把现世的享乐视为虚幻,遏制自私的欲念,怜悯他人的痛苦。他反对一切理想观念和普遍义务,强调同情心是道德行为的最坚实和最可靠的保证,是最重要的德行基础,并且只有发扬同情心才能遏制私欲和相互残杀,解脱人类的痛苦和不幸。他同时认为,要获得同情心,就必须排除由感觉得来的助长欲望的偏见,求得真知,认识宇宙绝对意志的本质以及个人从属于绝对意志的关系,并通过哲学的沉思和艺术的鉴赏以求得精神的解脱。 叔本华认为,哲学和艺术的精神解脱还只是暂时的、消极的,而最根本的、积极的解脱则是否定个体意志,弃世绝欲,达到佛教的涅槃境界,使没有价值的个体复归于宇宙的绝对意志,实现道德的最高理想。 叔本华的哲学在西方哲学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叔本华是唯意志主义哲学流派的先躯和主要代表之一。他为唯意志主义奠定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后来的唯意志主义者,如尼采,就是以他的生存意志为出发点,加以改造、引伸、扩张而建立起来的。叔本华的学说对马赫主义、实用主义、生命哲学、甚至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都有一定的影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