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反反复复无定见,葬身火海赵王爷(中)

 梦想童年594 2022-02-24

中和二年(公元882年),镇州节度使王景崇病卒,年仅10岁的王鎔被军士推留后,承袭父位。

周式义正辞严

以前朱全忠在洺州追击晋军李嗣昭时,王鎔曾送书给李嗣昭,表示声援。朱全忠正为此耿耿于怀,盛怒不息。所以周式一来,朱全忠就把半路上截获的王鎔送给李嗣昭的书信拿出来,告诉周式:"王令公送给李嗣昭的书信在我这儿,应该由您把它送给李酮昭吧?"

周式自然明白朱全忠话中的含义,答不好,脑袋搬家不说,更重要的是自己使命完不成,镇、定两州就要归他人所有了。

他强作笑脸说:"王令公写信的目的,只是遵奉天子诏书的意思,劝解双方罢兵而已!晋阳对我们本无恩义可言,王公又怎么会偏向他呢"

朱全忠可不听这些甜言蜜语,继续说:"王令公与晋阳勾勾搭搭,对我们违盟爽约。我是专为此事而来,既然来了,就不准备空手回去!"

周式仍是一副笑脸,但话却义正辞严:"大王是唐室中的重臣,应当以礼义取信天下,成千秋霸业。现在却穷兵黩武,夺城掠地,天下人会怎样看待大王呢?"

反反复复无定见,葬身火海赵王爷(中)

天下人会怎样看待大王呢

朱全忠要夺取天下,最关心的就是天下人心的向背,周式的话恰好说到要害处,他赶忙改变态度,拉着周式的袖子,也笑着说:"前面的话是跟您开玩笑,不作数的!"

周式立即抓往这一转机,呈上已在帐外的牛、酒和金银的礼单,还主动提出让王镕的儿子昭祚以及大将梁公儒的儿子前往大梁,作为"人质"。

借口总是好找的

王镕臣服,朱全忠也就就势改变态度,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昭祚,让昭祚长期住在大梁城内,名为招亲,实为囚禁。

所以后来朱全忠称帝,王镕虽然满心不乐意,但还是采用朱全忠的开平年号,以表示自己是大梁的臣僚。

朱全忠虽然使王镕俯首称臣,但他也清楚王镕并非真心,对付王镕的最好办法仍然是把他消灭掉,从而真正夺得镇、定、深、冀四州。

借口总是好找的。魏博节度使罗绍威病故,魏博大乱,朱全忠以保护王镕安全为借口,派亲军三千,由供奉官杜廷隐、丁延徽率领,分别来到深、冀两州,名义是"协助镇守"。同时另派大将王景仁、李思安,率师七万,驻扎在柏乡(今属河北省),摆出了一副吞并王镕的架势。

反反复复无定见,葬身火海赵王爷(中)

一副吞并王镕的架势

但深、冀两州的守将不肯放汴军入城,飞骑向王镕报告。谁知糊涂的王镕却下了让汴军入城、自己的部队出城驻扎的命令。杜、丁两将入城之后,马上关闭城门,杀戮城内居民及留守将士。一夜工夫,深、冀就插上了朱全忠的大旗。

两军相逢,必有大战

王镕至此才看透朱全忠的用意是吃掉自己,又转而向晋阳告急。

这时李克用已经病故,继位的是他的儿子李存勖。李存勖虽然痛恨王镕的反反复复,但他也明白保住王镕就是给自己保住了镇、定、深、冀四州的大片领土,掩护了自己的侧翼,所以还是派大将周德威率骑兵三千南下,不久自己又亲领大军,从赞皇(今属河北省)东下,驰援王镕。

王镕这时也改变态度,改后梁开平四年为李唐的天祐七年(公元910 年)。

两军相逢,必有大战。李存勖远道而来,急于决战。他命周德威、史建瑭向汴营挑战。但王景仁的策略是闭门不出,任从叫骂,充耳不闻。目的很明显:先避晋阳军的锐气,等过些日子李存勖的部队斗志松懈以后再以少胜多。

反反复复无定见,葬身火海赵王爷(中)

两军相逢,必有大战

第二天,周德威、史建瑭看到叫骂不起作用,就命骑兵逼近汴营,放箭挑衅。

因逼得太近,汴军士卒中箭者百余人,这下可激怒了梁军。先锋李思安、副招讨使韩勍率步骑三万,向晋军发动了反攻。这三万人全是梁军龙骧、神威、拱宸等番号的精锐部队,着装华丽,武器精良,而且训练有素,无论在人数上,还是在气势上,都镇往了周德威的部队。

这下轮到周德威、史建瑭着急了,急命士卒后队改作前队,一边应战,一边撤退。一直退到济水河边,凭借河流的阻挡,才算顶往了汴军的攻势。好在周德威、史建瑭指挥有方,撤退时还能保持战斗队形,没有造成太大的损失。

两军隔水而阵

过了几天,时间已到了天祐八年,即后梁开平五年(公元911年)。李存勖又命周德威、史建瑭率三千骑兵,事先在柏乡的村落山林间埋伏好,然后派出三百名骑兵,逼近汴营,砍杀出营割马草、打柴禾的士兵。

李思安闻讯,气得双脚直跳,他请求出营追杀。韩勍前几天已得了甜头,所以不太在意,还是按老办法,列阵而出。

这三百骑兵,本是诱敌之兵,见梁军列阵出营,且战且走,落荒而逃。

汴军不知是计,报仇心切,在后猛追,向北直追到高邑县境内。汴军仗着人多,列阵六七里,有恃无恐。晋阳军也倾营而出,隔济水列阵。两军隔水而阵,最要紧的是夺取河桥,冲杀对方。河桥早就被周德威一方控制,王镕的部将梁公儒亲督士卒守桥。汴军连续发动了四次冲锋,都没有奏效。

反反复复无定见,葬身火海赵王爷(中)

两军隔水而阵

李存勖与监军使张承业在高处观战,看见汴军经过几次夺桥战斗,已疲劳不堪。当时已过中午,但汴军还没有吃饭,斗志大减。李存勖命亲军通知周德威:"放汴军过桥,趁他们列阵未完时击败他们!"

周德威领会了李存勖的意图,作了一番布置,然后命梁公儒后撤。汴军以为梁公儒顶不往了,一窝蜂地抢过了桥。

(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