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南市滨江记忆|老小孩讲述

 八顾 2022-02-24

 

 

 

孟茶正

 

 

       四月天,我又一次来到黄浦江滨江,沿着步道边散步边欣赏风景,花团锦簇、芦苇摇曳、阳光明媚,春风拂面,望着江水,思绪万千……

       熟悉的江边,记忆中的江边不时浮现在眼前。

       少儿时代我对黄浦江边的记忆是零星的。

       那时我家住在老南市第九医院附近,离黄浦江不远,弄堂里的小男孩经常到江边去捉金蜗虫、蟋蟀以及玩官兵捉强盗游戏,父母叮嘱最多的是不要到黄浦江边去玩,因为时常会听到有人在江中游泳、洗澡溺亡的不幸消息。每到夏秋季节,居委会都会组织家庭主妇轮流去江边义务值班,我母亲是个积极参加者,每次值班要大半天。记得有一次母亲在江边值班,家中来了一个亲戚,我请一位邻居阿姨带领我和亲戚来到黄浦江边,沿江望去,江中水流黄浊,江边泥地坑坑洼洼,杂草丛生,空旷的江边只有我母亲一人坐在自带的小板凳上。第一次到江边后,我一个小女孩想不明白弄堂里小男孩为什么喜欢到这种地方去嬉戏。

       第二次到江边是班级开展学雷锋活动。1964年春节前的一天清晨五时半,我们全班同学在关桥码头集中,跟随环卫工人一路倒马桶,一路推粪车。笨重的粪车,压在弹格路上吱吱作响,粪车盖不密封,一路滴漏,一路闻臭。进入码头,看到倒粪槽旁粪便满地,简直令人作呕。那次学雷锋活动中我们戴着红领巾,还在胸口别上了大同中学的校徽,一路上不时听到居民的赞扬,但我却高兴不起来,环卫工作的艰苦,又脏又臭的粪码头在我的脑海中留了记忆。

       参加工作后,到江边单位联系工作较多,我曾有意寻找少儿时记忆中的荒滩,未见踪影。老南市一带的滨江已密布着客货码头、仓库和工厂。路过环卫码头,环境已有改善,虽不时会飘出异味,但已不用屏息掩鼻而过。记忆中的江边正慢慢地发生着变化。

七十年代末,大批知青返沪后一时无法就业,当时我在半淞园街道团委工作,为帮助生活特殊困难的知青,我一次次去江边的南市发电厂、南市自来水厂、电力修造总厂、建设机器厂以及七0八研究所等国营大中型企事业沟通、求助。可能是企事业的社会责任感使然,也可能被我们的努力所感动,南市电厂等几家厂都安排了临时工,七0八所同意街道组织服务队进所从事后勤工作。高大气派的厂房、隆隆作响的机器,还有那些单位对街道工作的支持,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八十年代的十六铺地区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和历史的优势,成了农副产品集散地,小商小贩云集。在区委办公室工作的我多次与小东门街道的干部一起到现场调研,只见客运站人头传动,通宵排队买票的,手提肩挑上下船的,时不时人流形成对冲。东门路、咸瓜街一排排坐满了卖蛋女,市民从四面八方汇集而来,用粮票和香烟票换鸡蛋,小街小弄拥挤不堪,我们将调研情况及时反映,区公安、工商和街道联手,加强了管理。同样的问题在董家渡沿江地区水产码头和水果码头也存在,码头的繁忙,促进了流通,丰富了市民的菜篮子,也带来了喧嚣、纷杂和脏乱,给附近居民生活造成了影响,区各职能部门积极应对挑战的精神至今难忘。

       1991年12月1日南浦大桥建成正式通车。刚劲挺拔的主桥,旋转上下的引桥,犹如飞龙横卧在江上。通车前三天,市里组织市民上桥参观,小南门街道的机关干部由我带队到浦西引桥段值勤,桥上桥下人潮涌动,人们喜笑颜开、欢呼雀跃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大桥建设中南码头地区动迁了两百多家企业和五千多户棚户简屋,随之开始在大桥浦西引桥下的滨江建设公园绿地,机关干部曾多次去参加义务劳动。绿地中的“大桥建设者”雕像前的广场是区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逢重大节日,在此举行升旗仪式,成为大桥滨江地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公园绿地旁建成的公交枢纽站有十几条市内公交线路汇聚,去大桥下换乘车,常常会想起当年参加义务劳动的往事。

       进入二十一世纪,黄浦江沿江的环卫、水产、水果等货运码头陆续搬迁。老南市沿江一带的建设发展进入快车道。

       2002年上海申博成功,世博展馆选址在从南浦大桥至卢浦大桥之间的滨江地区,原先熟悉的企业将搬迁, 听到这个消息,在高兴之余又有些惆怅,江边这些百年历史的电厂、水厂和船厂是我们民族工业骄傲,为上海的发展、为人民生活改善作出过积极贡献。世博会在浦西园区的设计和建设时充分考虑了这一点。世博会开园后,我曾四次进园参观,而在浦西园区参观城市足迹馆和城市未来馆时,看到利用原有厂房做的展馆以及高高矗立的烟囱倍感亲切。

       从浦江两岸的综合开发到浦江两岸公共空间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沿江各区的努力下,2017年底黄浦江两岸岸线全线贯通,向民众开放,民众多了观光休闲健身的美丽精致的新空间。大概是因为我现住老城厢小南门,也可能上了年纪容易怀旧的缘故,到滨江散步走的最多的还是从苗江路到新开河这一段。漫步滨江,美不胜收。世博段的工业遗存述说着近代民族工业的创立与发展;老码头的复兴五库经过修旧如旧的改建,变身为创意空间、酒店餐饮;十六铺水上旅游中心造型别致的“浦江之云”和 “浦江之睛”相得益彰。站在亲水平台上,望着缓缓流动的江水,心旷神怡,远眺浦东,高楼鳞次栉比,近看外马路中山路,久事大厦、复星大厦、交通银行大厦拔地而起,浦江两岸交相呼应。

       一滴水珠可以见太阳的光辉,老南市滨江的变迁折射出的是上海的飞速发展,祖国的巨大变化。我与共和国同龄,经历过建国初期的艰辛,参与了改革开放的实践,也分享着建设发展的成果。在共和国七十华诞到来之际,衷心祝愿伟大祖国繁荣富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