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废物”式养老盛行,近2亿老年人“混吃等死”毫无生命价值

 谢耳朵馆长 2022-02-24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中国人似乎更加看重养老,古代社会就有养儿防老的说法。
虽然大多数父母确实给予子女给予无私的爱,但从利益的角度出发,他们也希望子女能够妥善照顾自己的晚年生活,让自己可以不做任何事情便衣食无忧。
而其他国家的老人却拥有截然不同的想法,即使人生即将走向尽头,他们仍然会向外人讲述自己的传奇经历,实践自己尚未完成的人生理想。这些都体现出了他们对自由的向往,对人生意义的追求和认可。
在他们身上你能够感受到生命的流动,而与这些国外老人相比,中国老人的生活更像是一潭死水。
大部分人都选择安分守己的待在家里,每天无所事事的对着空气发呆,甚至有人固执的留在那个早已没落的小村庄。
这样看起来有些凄惨的晚年生活,常常被人们冠以颐养天年的名号,但从来没有人真正问过这些老人,这究竟是不是他们想要的晚年生活。
心理学家塞缪尔厄尔曼(Samuel Ullman)曾说过,岁月会让人衰老,失去了激情,灵魂也会衰老。
我们应该明白,老年人只是在身体机能上有些退化,但他们的精神世界人一样可以做到炽烈火热,充满活力。
但遗憾的是,每次这些老年人提出一些设想,或是自己想要尝试的新鲜事物时,身边的人总是会劝他们早早放弃。
在他们看来老人就像是已经耗干的电池,只要能够满足生活基础的物质需求,吃好喝好就足够了。
而自己为父母提供了基础的物质生活,也就尽到了应有的孝顺义务。这种看起来更加轻松安逸的废物式养老模式,不仅毁掉了当代年轻人,也毁掉了将近2亿的老年人。
生命的存在是有价值的,既然我们还活着,就应该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让自己生命的意义得到提升,生命也会随之延长。
这种养老方式看起来轻松安逸,反而是对生命的不尊重,也会让老年人的生活变得更加尴尬,提前进入到混吃等死的模式中。
相信年轻时每个人对自己的人生都有大把的构思与规划,我们花费时间为自己的衣食住行打拼,但在忙碌之余,我们也会悄悄的为心中的梦想而努力。
年老后孩子为老人的生活提供了基础的物质保障,老人自然拥有更多的时间来规划理想与未来。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大部分人也不愿意接受自己已经变老的这个事实,他们不愿意看到自己在体力,或其他能力方面不如年轻人。
这一时期的老人迫切需要某些事情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如果身边的所有人都告诉他,自己并不需要他的帮助,老人的孤独感自然会迅速上升。
特雷莎修女也曾说过类似的话,孤独和不被别人需要的感觉,是世界上最悲惨的一种贫困方式。
如果一个人长时间得不到精神上的满足,他便会逐渐产生一种消极厌世的情绪。芝加哥心理协会(Chicago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曾做过类似的研究,认为一个长时间孤独的人更容易过早死亡。
对于老年人来说,退休后能够继续参加社会活动,和社会保持密切的联系,反而能够让他们的精神世界变得更加富足。老年人仍是一个活生生的个体,而不是一个可以被局限在小空间内的宠物。
年轻人不应该为了自己图省事,就剥夺父母追求生活的权利。就拿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的互联网来说,现在至少就有2亿多的老年人,从来没有接触过互联网。难道这些老人真的不喜欢、不能接受互联网吗?其实不然。
他们可以凭借网络找到自己喜欢听的戏曲,这些戏曲甚至已经无法在村庄看到,同时他们也可以遇到志趣相投的同龄伙伴。
曾经有人做过调查,有8成以上的老人都表示自己愿意接触互联网,只是有9成的年轻人都不愿意为他们提供帮助,似乎这近2亿老年人的生活只剩下混吃等死。
目前中国的养老模式已经进入到了怪圈中,年轻人似乎都在将自己的父母当成废物来赡养,认为他们像一个娇贵的瓷娃娃,什么事情都做不好。
毋庸置疑,“废物”式养老盛行的背后,是年轻人对老年人生命价值的漠视。在不威胁生命安全的前提下,年轻人也要学会尊重父母的爱好与意愿。
而现在的一部分老年人也应该学会转变心态,不要轻易认为自己已经老了。事实证明,即使年龄不断增长,老年人也具备像年轻人一样的学习和创造能力。
山东就有一位从小没有接受过教育的女士,在年过半百时才开始读书写字。
很快他就找到了学习的乐趣,并在70岁的时候出版了自己的文学作品。她将自己的故事写进书中,成功卖出了7万多本,而完成这一系列行为,她只用了16年。这其实也不过是一个年轻人,从小学读到大学所用的时间。

如果这十几年的时光里,老人真的轻易服老,恐怕他才会真的变成一个只知道吃喝的行尸走肉。
无论我们现在处于人生的哪个阶段,都应该持续不断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只有意识到这一点,生命的价值才能尽数体现。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