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被骂投降派的他,被掳到国外装在兽笼里供人观赏?

 激扬文字 2022-02-24

Image

在中国晚清时期的御敌斗争中,有一位魂断异国他乡的高级官员,他效仿伯夷、叔齐,不食异乡粟米活活饿死在印度。

有人评价他“是智将也是杀星”,并且十分肯定他的政治头脑与军事才能;但也存在着另外一种声音,那就是对他满满的嘲讽和取笑。

他就是被时人讥讽为“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的两广总督叶名琛。

在很长一段时期里,人们除了把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一个重要原因归结于他的外交失误外,并没有正视他在内政和御敌上作出的贡献。

甚至口口相传,他是被关进笼子里当作展品,最终羞辱地死去的。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叶名琛(1809年~1859年),湖北汉阳人,清朝科举体制培养出来的优秀人才:26岁中进士,38岁任巡抚,43岁擢总督,46岁拜相国。

他的前半生,可谓顺风顺水。其彪悍的升迁之路,绝对开挂的人生,让多少同僚羡慕嫉妒恨!

曾国藩27岁中进士、李鸿章24岁中进士,他和这俩晚清名臣属于同一阵营;清朝的翰林院中进士平均年龄37岁,他比平均值整整早了十年;曾国藩、李鸿章等人四十七八岁才成为封疆大吏,他比这俩人早了四五年,并且还比他俩年轻四五岁。

从这个角度来看,叶名琛是那个时代最优秀的一小撮人中的一分子。

他不仅善于内政,也长于理财。

咸丰四年,广东著名的洪兵起事中,广州仅有一万五千兵勇,居然抵抗了二十万人的进攻,守住了广州城,并最终将洪兵逐出境外。

作为总督实际操控局面的叶名琛,尽管杀人如麻,但毕竟击退了洪兵的围困,大体扫清了两广,给朝廷保住了财赋之地。

广西太平天国爆发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叶名琛治下的广东为朝廷外输军饷以千万两白银计,这不能不说与叶名琛善于治理地方有关。

应该说,他的作为,不比当年任何一位名臣差。

凭借着不错的政绩,以及剿灭乱党的功劳,叶名琛得到了皇帝的信任,一路平步青云。

如果不是后来摊上“夷务”栽了,叶名琛多半也是一代名宦。

鸦片战争之前,在广州做官,是肥差。

但在19世纪四五十年代在广州做地方大员,却是一个苦差事。因为两广总督,要负责五口通商事务。

尽管打了一场败仗,被迫开了门,但在皇帝眼里,所谓的五口通商体制,无非是从前一口通商的扩大而已。尽量把前来通商的洋人堵在外面,能不进城,就尽量不让进城,能不交涉,就尽量不交涉。

Image

外夷的事,从前没有官方之间的交涉,现在不能没有了,但也仅限于广东地方的地方官。让他们远远地支应着洋鬼子,别让这些人来烦皇帝。

然而,洋人不好对付。打仗之前,洋人就多事,打完了仗,他们的事就更多了。

谁做两广总督,谁麻烦。

结果,这个麻烦让叶名琛摊上了。

当英国人发现他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打开的中国大门,里面居然还有一道看不见的影壁,想通过进一步的修约,打破影壁,进到内院的时候,叶名琛这个总督的差事,就更难做了。

因为,无论他个人有什么看法,对西方有何种认识,在皇帝那边,都是一道铁闸,他没有任何权限,来谈这个事情。

更何况,叶名琛也的确没有这个自觉,去更深地了解西方。

所以,叶名琛决定做一个浸透了水的棉花包,软硬不吃,水火不进。无论你外国人说什么,他都给你挡回来。

法国人因马神甫被杀案件的交涉,被叶名琛搪塞回去了,表示根本没见过这样一个人;

英国人因亚罗号商船上与海盗有染的十四名水手被抓,要求叶名琛给出合理解释,被叶名琛不卑不亢地给顶回来了。

Image

见惯朝廷官员在洋人面前卑躬屈膝的广州士绅百姓终于看见有高级官员能像教训自己一样狠狠教训英国鬼子,无不欢欣雀跃。

但屡屡吃瘪碰壁的英国人和法国人以此为借口,随即炮轰广州城,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战争开始后,叶名琛一方面表现得非常镇定。

当英军三艘军舰越过虎门、攻占广州东郊的猎德等炮台时,叶名琛正在阅看武乡试。他闻讯后微笑着说:必无事,日暮自走耳。

次日,英军攻占省城对岸河南凤凰冈等处炮台,叶名琛闻报后仍不动声色,继续阅看武乡试的马箭比武,断言十五日无事。

叶名琛的镇定,首先来自他的巫术活动。原来他在总督衙门里建了一个“长春仙馆”,里面祭祀吕洞宾、李太白二仙,一切军机进止都取决于占语。其过十五日无事,就是两个大仙告知的。

其次,叶名琛在战争期间的一系列误判,是因为从香港收到的一系列假情报让他对基本形势的判断产生了重大失误。数十个消息源的密探们用全都对清朝有利对英国不利的假消息,为叶总督编织了一个硕大无比的“信息茧房”,让他深陷在“信息茧房”编造的美好前景中不能自拔。

但是,另一方面,叶名琛还是作了积极迎战准备的。除了发布告示悬赏杀敌外,他还下令整备团练两万余人。

各地民团积极响应,城厢内外,各榜长红,约剿杀外人,同仇敌忾广东水师也发动了袭击。

Image

如此看来,六不总督叶名琛,实在是冤枉。

叶名琛当时能够动用的兵力非常有限,因为南方的绝大部分兵力都被抽调到镇压太平天国的前线去了,英军趁虚而入,动用民团是不得已的办法。

在有限的条件下,叶名琛是战了的,只是战而不胜。同时,他拒绝讲和,也无可厚非;如果讲和,无异于投降。

因此,他没有和,没有降,也没有逃跑。

除此之外,似乎也没有更多的办法。

第十四天,英法联军轰开了广州城。

叶名琛没有跑,特意将顶戴花翎戴好,穿上正式的袍服,端坐在大堂之上,等着英国人的到来。

1859年正月初五,叶名琛被掳到了停泊在香港的英舰“无畏号”上。

英国人倒也没有虐待他,而叶名琛自始至终也保持了一种凝然的气节。

Image

据《香港纪事报》载,军舰上所有军官很尊敬他。偶然有人上舰,都向叶脱帽致意,他也欠身脱帽还礼。他在军舰上生活了48天后,即被解往印度的加尔各答。

在印度,叶名琛写了首诗,阐明了自己的心迹:

镇海楼头月色寒,将星翻作客星单。

纵云一范军中有,怎奈诸君壁上看。

向戎何必求免死,苏卿无恙劝加餐。

任他日把丹青绘,恨态愁容下笔难。

诗中所效仿的人物,都是中国历史上具有民族气节的名人。一范即北宋范仲淹;向戎是宋国的大夫,他在公元前546年发动弭兵运动,亲自劝说晋、楚、齐等13国在宋国首都会晤,此后列国间十多年没有战争。

叶名琛自比向戎,是要说明自己不死而随英人走的目的。他也向随从解释自己的心曲:

「我之所以不死而来者,当时闻夷人欲送我到英国,闻其国王素称明理,意欲得见该国王,当面理论,既经和好,何以无端起衅?究竟孰是孰非?以冀折服其心,而存国家体制。」

原来他是要跟英国国王当面理论:为什么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他不认为自己是俘虏,也不是贪生怕死,而是此行身负重责大任,要向英国国王讨回公道!

然而,几个月过去,叶没有发现任何要送他到英国去的迹象。他绝望了,「日望一日,总不能到他国,淹留此处,要生何为?」

既然使命已经不可能达成,那只有一死。

等到自己所带粮食吃尽,随从请求出去购买,叶坚决拒绝,“何颜食外国之物”?英方翻译官送来的食物,一概杜绝不用。随从苦劝不听。

4月2日,叶名琛绝食而死。

临死前只说了一句话:辜负皇上天恩,死不瞑目。

英国人用铁棺松椁盛殓了叶名琛遗体,连同其诗稿送回广东。

其中有一首诗是这样写的:

零丁洋泊叹无家,雁札犹传节度衙,

海外难寻高士粟,斗边远泛使臣槎。

心惊跃虎笳声急,望断慈乌日影斜,

惟有春光依旧返,隔墙红遍木棉花。

英国人觉得像叶名琛这样的人,他的事迹以及他身死的消息,必然会引起中华同胞对外来侵略者的剧烈反抗。

于是开始扭曲事实,并将一条流言带回广东——叶名琛被当作展览品关在展示柜中,且以赤身示人。

此事很快在举国上下传了个遍,朝中群臣虽因放敌入关一事,对叶名琛心怀芥蒂,但也都绝然不相信流言中的内容,于是便有了这样一幅挽联:

公道在人心,虽然十载深思,难禁流涕;

灵魂归海外,想见一腔孤愤,化作洪涛。

尾声

百年之后,我们再看叶名琛,作为一个传统的封建士大夫,他无疑是佼佼者。他的作为,比起破城之后在联军卵翼之下继续任事的广州将军穆克德讷和广东巡抚柏贵,要好到不知多少倍。

但是,偏偏这俩宝贝,皇帝没有怪罪,后来的史家也没过多地批评。

反倒是这个叶名琛,名声大坏,惹后人笑了又笑。在大刀与火炮对抗中,其气概与气节又显得格外的可怜和悲怆。

客观地看,叶名琛有着很多的无奈,站在当时最理性的角度,莫过于以外交让步谋求和平,争取时间变法强国。但是即使叶名琛有这般见识,他能做得了主吗?

在那个时代,那个位置上,做一个负责任的大员,大概也只能这样。后来的人,其实没有资格笑他。

参考资料:《清史稿》《香港纪事报》


Image

Imag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