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日秋分,去黑鹤笔下的金色原野撒欢吧!

 新用户8417TrLE 2022-02-25

今日秋分。

秋分当日昼夜等长,自此日后,我国所在的北半球便渐渐昼短夜长,秋意渐浓了。


秋天,也是点心君最爱的季节。天气怡人,植物变幻出各种浓郁温暖的色彩,在野外看不同的动物迁徙,还有糖炒栗子、糖葫芦、桂花糕、大闸蟹、烤肉、涮羊肉等各种好吃的食物!

对秋天最好的致谢,当然是出去撒欢啦!

今天,我们一起去黑鹤老师笔下的大草原,感受这个辽远、明亮的季节吧。

秋日的草原风清气爽,湛蓝的天空中不时有硕大的草原雕悠然盘旋,金色的草场迤逦千里,直达地平线。

——《黑鹤自然小说》

在秋日的阳光下,这头草原狐跑得酣畅淋漓, 因为身体轻小,它四爪轻点干爽的草地,身后扬起一溜白烟。

——《黑鹤自然小说》

在黑鹤老师笔下,秋天的牧草丰茂如海浪直达天边、清晨的天空明净、地平线上的夕阳把洁白的大地渲染为一片纯澈的玫瑰色、广袤的原野一片金色……

↓↓↓

这个童话般的画面,就是《黑鹤自然小说》的封面,这样连起来看,就是完整的草原天际线!

是不是看完之后,感觉到有风从山顶吹过来呢?继续阅读《黑鹤自然小说》吧!



01.
“我曾经拥有风一样的日子”

秋高气爽的季节,沉浸在黑鹤老师的《黑鹤自然小说》之中,好像置身于广阔的草原,看到一闪而过的游隼,自由狂奔的马匹,跳跃飞腾的牧羊犬。

黑鹤老师写的那片旷野之景,是他回忆里“风一样的日子”,“最后的古代”,是失去了童年的草原,短暂的游牧生活

“秋天的牧草丰茂如海浪直达天边,我骑着自己的小马,带着两头像白色狮子一样的巨犬在草原上奔驰,我伸开双手,我的双手能够摸到草尖,我和我的两头大狗在草原里嬉戏的时候, 草能没过我的头顶。”

黑鹤老师的四岁到八岁是在草原上度过的。

在草原深处,游牧民族依然维持着和大自然的古老关系,牧羊犬是他们忠实的伙伴。在自然小说《我童年的牧羊犬》中,他与好朋友——牧羊犬查干和阿尔斯楞度过了一个无法在城市中体验的童年。

“在一些温暖的午后,我也经常枕着它们柔软的身体,在草原里睡上一觉。到了黄昏, 我的外祖母找我回家吃饭,但是草太高了,她根本看不见我。所以,她只能站在一个高坡上喊我的名字。我从睡梦中醒来。”


我们也好像在文字和图画的指引下来到了草原:

金色的牧草,蒙古包上有白色的炊烟升起,家人喊他回家吃饭,两头大狗和男孩从牧草中跑出来……


黑鹤老师还用简短的文字让孩子感受到人与狗狗之间的温情:

“在我离开之后,它们一次次地去火车站寻找我。它们以为我在那里离开,也一定会从那里回来。它们一直在等待着我的归来。”

自然的变迁悄无声息,有些东西或许正在消失,但黑鹤选择用自己的方式来纪念他们。

后来,黑鹤老师的故事里,无数次提到这两只伴他度过了整个童年时光的乳白色牧羊犬。他总会在作者简介里写上“与两头乳白色牧羊犬相伴,在草原与乡村的接合部度过童年时代。”


《床垫上的熊》的文字更是充满了野性,把丛林描绘得细致而贴切。
“阿雅从来没见过那样温和而安静的眼睛,黑色的、透明的、没有一丝杂质的眼睛,那么平静地注视着他。”


人们在山林中听鸟的合唱,发现从未听过的崭新品种的鸣叫声。


“阿雅会耐心地倾听,直到那歌声像山石间突现的泉水,由汩汩细流慢慢地变清晰,有别于其 他的鸣叫声。它会唱得很久。这个夏天,阿雅已经发现了三种新的鸟鸣。”

他的作品中始终洋溢着对自然的敬畏和对自然生灵的挚爱,给读者们呈现一个充满幻想、自由、隐秘、宁静的大自然领地。


 
02.
有“科学味道”的动物文学

儿童文学研究者朱自强教授认为,本真地、写实地描写动物,才可以称之为“动物文学”

而这种强调真实性的“动物文学”是帮助我们了解人在自然界的位置的文学,真实地描绘动物本身纯真的模样,展现大自然本来的面貌和原始生命的节奏。它在现代社会中担任着特殊的作用:向读者(尤其儿童)传播保护自然生态的观念


动物小说一直保持着与自然科学(也是与客观现实)的关联。黑鹤在小说中对动物的行为有多处详细描写,蕴藏着“科学味道”。

比如《聪明的草原狐》中,“我”掏出相机,被草原狐误认为是猎枪。“我”细致地观察草原狐的反应:

“显然,它有被枪射击过的经历。我放下相机后,它又露面了,但显得非常谨慎,仅仅是露出头远远地看着我们。”


而后,“我”用一种细腻且隐蔽的方式保护着草原狐,先是制止更多人的打扰:

“他们就知道我是看到了什么野生动物,准备停车拍照。他们正准备转身看时,我制止了他们,这突兀的动作恐怕会立刻吓跑了它。我随口说,只是一只飞走的草原雕罢了。”

“我”观察到风向使得草原狐嗅到了我们手中食物的味道。为了不污染这片野地,“我”把包装袋收好,偷偷给草原狐留下一块食物。真是一个可爱的秘密:

“我将自己一直握在手中的一块烤鸡和半块面包扔在车轮旁边。车驶出去之后不久,我从后视镜里看过去,那头草原狐已经跑向我们刚才停靠的地方。它站在那里有些许犹豫,然后迅速低头开始吞食,随后又叼起另一块食物,向小山坡上跑去了。”


黑鹤老师在观察动物时,既有文学作家的眼光,也掺入了自然科学知识。这则小故事值得人一再琢磨:

谁都无法单一地在人类创造的“文明世界”或“大自然”中独自生存,如果我们能让孩子明白,理解、尊重比恐惧和无视更有价值,相信孩子会更懂得爱护自然并享受自然的馈赠。

 
03.
美与自然的滋养是我们给孩子最好的爱

黑鹤老师是一名身高1米9以上的蒙古族作家,在呼伦贝尔草原上生活、写作,在自己的营地上养了很多动物,成群的狗、马、牛、羊、骆驼在草原上奔跑撒欢。

黑鹤

无论是小朋友,还是终日在城市中劳碌的成年人,都会非常向往这样自由、亲近自然的生活吧。

他长期生活在草原深处,对牧羊犬、蒙古马、夜鹰、驯鹿等形形色色的动物进行细致的观察和研究,在作品中抒写这些自然生灵的内心世界、悲欢离合、生死命运。


他怀念、记录人生最闪亮的日子——

“五六岁我就可以骑着一匹小马,不配马鞍子,在草原上狂奔,身后跟着两条像狮子一样的白色的狗,我感觉人生从来没这么拉风过。”

他的写作在复原很多东西,“我希望能把已经消失的游牧文化写下来给孩子们看,希望能让这个世界变得好一点、温暖一点。当你给孩子们看动物,看很温暖的那些东西,他们欣然接受,看过之后也会有很多思考,让他们学会感受温暖、感知生命。”


成年人看黑鹤老师的作品,也会感觉内心被治愈,脱离一种“人类中心”视角,片刻逃离城市。在荒野之中,其他生灵和人类的生存方式是多姿多彩的。

黑鹤老师想要通过足够的自然教育,让孩子们明白人类和自然是可以和谐共处的,并且希望孩子们通过自己的作品可以获得一种最基本的自然观。“让孩子们知晓这个世界上除了人类还有别的生命,要懂得尊重自然,懂得珍惜自然。”

最后,分享几个黑鹤老师发的视频截图。我们也到山间、河谷多走走,多看看秋色吧~

图源:小红书app@黑鹤【沐风于野】





 图书推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