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靠公孙瓒庇佑才立足的刘备,凭什么敢到中原去发展?

 时拾史事 2022-02-25

本文系时拾史事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初平年间,活动在幽州一带的刘备,还未尝到加入世家网络的甜头。彼时的他,虽有公孙瓒庇护,却仍游离在权力中枢之外,受人任意驱使,这是刘备决定进入中原谋求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

可刘备与陶谦之间的关系,毕竟不如他与公孙瓒的同门情谊。既然如此,刘备又为何要离开幽州这个“安乐窝”,选择更加危险的徐州呢?他这么做,到底有没有依仗呢?

刘备立场的改变

公孙瓒、刘备与陶谦有一脉相承的勇武与凶悍,但不同的是,公孙瓒对士族的排斥,是一以贯之的;而陶谦虽有拉拢士族的心思,却苦于无法奏效,所以他的立场常会动摇;反观刘备的转变,才是最为彻底的。这正是公孙瓒与刘备之间的分歧。

或许是因为幼年经历,公孙瓒对名士清流非常痛恨。据《后汉书·公孙瓒列传》记载:“(瓒)睚眦必报,州里善士名在其右者,必以法害之。常言'衣冠皆自以职分富贵,不谢人惠’。故所宠爱,类多商贩庸儿。所在侵暴,百姓怨之。”

公孙瓒拜师卢植,小有名气,借后者名望,他有了发家资本,先为涿县县令,后因军功起家,成为幽州地界上赫赫有名的“白马长史”。拥有了强大武力后,公孙瓒愈发骄狂,并曾多次公开表达自己对名士清流的反感。

然而,掌握财富的毕竟是门阀世家,公孙瓒既然与他们交恶,便要寻求其他办法以弥补军费开销。因此,公孙瓒才会与数师刘纬台、贩缯李移子、贾人乐何当三人结拜(见《三国志·公孙瓒传》注引《英雄记》)。这三人,虽然社会地位不高,却个个“富皆巨亿”,是公孙瓒的最优选择。

拉拢豪强、打压士族,行游侠做派,是公孙瓒执政的一大特色。同时,这也是他把刘备当成自己人的主要原因。可胸怀大志的刘备,却并不希望自己以勇武而知名。在出任平原国相后,刘备“外御寇难,内丰财施”,并与百姓同吃同住,以致于“众多归焉”。这是典型的养名手段。

名望,是朝廷选拔官员的重要评判标准,也是东汉名士立足中原的凭仗。刘备任平原相后开始“养名”,说明他已认清时局,并为日后加入世家网络中做好了充足准备。而促使刘备离开公孙瓒的直接原因,则是其本部兵马的严重损失。

神仙打架,凡人遭殃。刘备虽受公孙瓒庇佑,但也要出人出力。为争夺青州,公孙瓒命麾下田楷为青州刺史,令他率领刘备等人屯于齐地;袁绍见此,也署长子袁谭为青州刺史,令其略定青州。

在北海国相孔融派太史慈求援时,刘备都能随便派出三千精兵;但进入徐州时,他就只剩一千左右的老弱残兵了。由此可见,刘备在与袁谭的交战中,的确损失惨遭。故而刘备刚到徐州,陶谦便立即送上了四千丹阳兵。那么,刘备到底有什么依仗,值得陶谦投资呢?

刘备的强大关系网

在世家网络之中,每个结点都代表了一位名士;而结点之间的“线条”,则是名士之间的联系方式。刘备立足于幽州,靠的是他与公孙瓒之间的单线联系;但刘备能入主徐州,并成功得到陶谦支持,则是靠“多线并行”,同时发力。这不得不提到刘备背后强大的“关系网”。

据《华阳国志》记载:“先帝亦言:'吾周旋陈元方、郑康成间,每见启告,治乱之道悉矣,曾不及赦也。’”

陈元方,即颍川名士陈纪,其父陈寔陈太丘乃一代鸿儒,在士林中颇有声望。陈寔去世后,有三万余人前来送葬,就连荀彧的叔叔、号为“硕儒”的荀爽,也为其披麻戴孝,足见颍川陈氏在名士圈子中的可怕影响力。陈纪虽不如其父,但也闻名一时,拥有广阔交游。

郑康成,则是一代经学大家郑玄。据《后汉书》记载,郑玄的弟子遍布天下,海内外皆闻其名。因此,汉献帝、何进、袁绍、陶谦、孔融等人,无不对郑玄礼遇有加,哪怕黄巾军遇到郑玄,那也是倒头便拜,并“相约不敢入县(指郑玄的家乡高密县,因郑玄之名而未受黄巾军劫掠)境”。

刘备早年能闻名于中原,离不开此二人的题扶与指点。郑玄是卢植同门,刘备与他搭上关系,不难理解,可刘备又是如何与陈纪结交的呢?

原来,高唐县隶属于平原国;巧合的是,刘备任高唐县令时,陈纪正是平原国相。看来刘备日后能出任平原国相,除了有公孙瓒支持外,陈纪也可能是出过力的。也难怪,刘备任豫州刺史后会征辟陈纪之子陈群(九品中正制的倡议人)为豫州别驾。

更加巧合的是,陈纪、郑玄与文坛执牛耳者孔融也交往甚密,这恰好符合了“家族网络”的特点:名士代表的结点,很少是单线联系,在这个“圈子”当中,大家彼此之间,都有密切往来。而刘备与孔融、陈纪、郑玄乃至陈登、糜竺之间,正是这样的一个“小圈子”。

刘备的“改换门庭”

刘备进入徐州后,免不了结识“圈子”中的其他人,比如陈登与糜竺。这应该是孔融的介绍。据《三国志·崔琰传》注引《九州春秋》记载:“(孔融)后徙徐州,以北海相自还领青州刺史,治郡北陲。”在徐州“换届”期间,孔融恰好就在此地。

又据《三国志·先主传》记载,陶谦去世后,糜竺、陈登等人联合起来,请刘备出任徐州牧。备假意推辞,抬出袁术,欲探众人口风:“袁公路近在寿春,此君四世五公,海内所归,君可以州与之。”中原群雄这么多,刘备为何要推举袁术呢?

一方面,袁术是公孙瓒、陶谦的宗主(联盟盟主),刘备让徐州给袁术,尚在情理之中;另一方面,袁术早就有所表态:封丘之战后,他自称为“徐州伯”,足见对徐州的觊觎之心。

话说回来,徐州民殷物丰,又为交通枢纽,刘备怎么可能不想要?但他心里也很清楚:倘若没有当地士族的支持,自己将很难在徐州立足下去。因此,刘备推举袁术,实则是以退为进,想要看看众人的态度。果不其然,孔融与陈登当即表示了对刘备的肯定与支持。在这件事中,陈登的表态还要比孔融重要。

徐州治所位于下邳郡。陈登所在的下邳陈氏,“历世著名”,乃是当地数一数二的豪族望姓,陈登的大爷爷(登父陈珪之伯)陈球,与袁术“俱公族子弟,少共交游”,后为太尉,位列三公。这说明下邳陈氏纵然略逊于汝南袁氏,但也是名满天下的顶级豪族。是以陈登这个“地头蛇”的表态,对刘备能否入主徐州而言,至关重要。

刘备的打算并未落空。在孔融的“背书”下,陈登不仅力劝刘备接管徐州,还为他拉来了一个强力盟友——袁绍。

据《三国志·先主传》注引《献帝春秋》记载:“陈登等遣使诣袁绍曰:'……州(指陶谦)将殂殒,生民无主,恐惧奸雄(指袁术)一旦承隙,以贻盟主(指袁绍)日昃之忧,辄共奉故平原相刘备府君以为宗主……’绍答曰:'刘玄德弘雅有信义,今徐州乐戴之,诚副所望也。’”

袁绍的肯定回复,犹如定心丸一般,坚定了刘备“争盟淮隅”的决心。但可惜的是,刘备立足徐州不过一年光景,便被匆匆赶下台去。那么,除了袁术之外,还有谁参与了这件事呢?

未完待续… …

参考资料:陈寿撰,裴松之注《三国志》;范晔撰,李贤注《后汉书》;李晓杰著《东汉政区地理》;梁允麟著《三国地理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