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川小学回眸

 老魏的新视界 2022-02-25

魏公平 魏兴宽  文

历史上的什川以河分治。河东诸村(长坡、北庄、南庄、上车为什川乡,西山、接官亭为接官亭乡)隶属于榆中县,河西诸村(泥湾、打磨沟、河口)隶属于皋兰县。河东四村人口稠密,居住集中,村与村之间几乎没有明显界限。这里城乡经济文化交流频繁,民情淳朴,崇尚儒学,文化盛行,重视启蒙教育,私塾发展较早,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一、起步创建

1934年,本地乡绅魏裕民等商议,将三处私塾合并到长坡原“武学堂”内,定名为“什川小学”。魏裕民担任校长,聘请塾师魏德谦、魏贵江等人为教师。当时学生有30多名,所学教材以《四书》、《五经》为主,增设算术一门。这所小学堂为什川集中办学、逐步走向村学教育之始。

 1935年,什川乡乡长方振乾和乡绅魏从厚、魏学庠等人倡议官私合办小学,得到当时榆中县政府的支持和乡民的拥护。他们把城隍庙及其邻接的庙宇定为校址。筹建校舍期间,成立校董事会,方振乾兼任校长。校董事会因陋就简,将城隍庙的东西厢房修缮为4个教室,在城隍庙的东侧一小院内建起办公室和宿舍共9间。建设资金一部分来自榆中县政府拨的教育经费,大部分是从本地几个庙会和部分富户中筹集的。乡民热情很高,自发投工建设校舍。校舍建成后,经乡绅举荐,榆中县政府委任青年教师魏应中为校长,将原“什川小学”的师生合并,扩招新生并聘请外地教师丁绍成、何宪珍等人任教。当时入校学生已达到70名,设4个年级,定校名为“什川初级小学”,教材采用国民政府教育部编发的统一课本。

昨天的隍庙已演变为今天的明德小学。

1936年,“什川初级小学”增设高小五年级。1937年秋又增设六年级,至此,小学六个年级齐备,遂将校名改为“什川完全小学”当时开设的课程有国文、算术、珠算、音乐、体育、美术等,成为较正规的常日制完全小学。

 1942年,“什川完全小学”进行第一次扩建校舍,向东面庙宇群发展,利用了部分房舍,增建了部分教室和办公室。

     1948年,“什川完全小学”进行第二次扩建,增加教室4座,办公室11间,将原百子菩萨殿迁到新建的佛堂,在殿址新建起砖木结构的欧式校门,校门坐北向南,两边青砖圆柱尖顶,中为拱形门,拱形门上部镶嵌巨型横框,内刻“榆中县金崖镇第二中心小学”,校名由榆中县政府命名。校名雕刻精致,高大美观,与“中山堂”(原文庙改建)在一条中轴线上,四栋教室分列两旁。当时全校共6个年级,10名教师,160名学生,并开始招收5名富家女入学,打破了女童不能入学的封建旧规。与此同时,乡绅魏至泰、魏职相等人募款,在上车村建起一所小学,有4个教室,设初小4个年级,为儿童就近上学提供了方便。这所小学被命名为“保国民小学”,于1950年合并入“中心小学”。

二、发展提高

    解放后,什川乡的教育事业得到蓬勃发展。1952年,党和政府号召适龄儿童全部入学,又掀起了扫除文盲的高潮,什川小学学生猛增400多名,低年级有了甲、乙班之分。

 1952年,什川小学建立了中国少年儿童队组织。1953年成立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支部。当时担任教导主任的青年教师陈文俭任团支部书记。1954年,将少儿队改名为中国少年先锋队,成立大队部,陈文俭老师兼任大队辅导员。团支部和少先大队在适龄学生中发展了许多团员和少先队员,组织学生开展了丰富多彩、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有意义活动。每年积极开展春游旅行、参与当地的“梨花节”的文艺演出,每逢节、假日向群众表演节目。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还组织诸如“解放台湾”、“上甘岭”等为内容,进行野外大型模拟表演的团、队活动等,寓教于乐,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和政治觉悟。

    1954年,什川小学第三次扩建,拆毁神像,将原雷祖殿、二郎神庙、圣母殿改建为教室。学校还开辟四块体育场,总面积8亩多,开展多项体育活动,体育项目丰富。1956年,因学生剧增,校舍不足,将原来撤并的上车街小学堂开设为分校,仍设初小四个年级,由中心学校统一管理。

 1957年,什川小学第四次扩建,将除城隍殿外马王庙等殿堂的神像拆毁,全部改为教室,教室增至为20个。至此,隍庙建筑群(占地约13亩)基本被改造为一所教育设施齐全的学校。到1958年,在校学生达到1200多名,成为当时乡村为数不多的一所大学校。

从1952年至1957年,是什川小学的兴盛时期。榆中县教育科从县内教师中先后选派富有经验的岳廷祯,谈精忠,岳建华担任校长,陈文俭、魏周玺担任教导主任,并选派从师范学校毕业的学生来任教。按时拨付学校经费并经常派工作组检查、指导学校的各项工作。在学校成立中国共产党支部,培养、吸收青年教师颜国东、魏兴善、魏至乐等加入中国共产党,从组织上和经费上保证了学校的各项教育活动。50年代培养的这些党员,后来都先后担任了学校校长和学区校长,成为当地办学的骨干力量。本地教师魏应中,外籍教师张嘉伯、岳培忠,温应录等,他们为人师表,治学严谨,把青春和才智献给了什川的教育事业。1958年前,什川小学毕业生升学考试都在兰州,考试录取后在兰州上中学。每年考试录取均达到80﹪以上,名列榆中县乡村小学前列。良好的教育和较高的升学率,多次受到县、乡政府的表彰。

三、巩固调整

 1958年2月,什川(包括西山、接官亭)划归皋兰县管辖。此后,由于政治运动和三年困难时期的影响,教学秩序受到冲击,什川小学的许多学生辍学,学生数由1958年的1200多名骤减为600多名,剩下的学生也不安心,教学质量大幅度下降。

 1964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群众生活逐年提高。南庄(后分为南庄村和北庄村)、长坡、上车三个生产大队,分别办起了耕读学校,把辍学的学龄儿童招收进去,进行普及教育,开始了生产大队办学的尝试。同时,由于什川小学的学生猛增,学校进行了第五次扩建,由生产队无偿投工,投物,增修校舍,设22个教学班。

 1963年至1965年,政府教育部门大抓教育质量,什川小学恢复了教学秩序,学生数量逐年增加,校风大为好转,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同时,学校开展学雷锋活动,广大师生以雷锋为榜样,苦教苦学,争做好人好事,被皋兰县文教局评为先进学校。

1966年后的“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教学秩序受到严重的冲击和影响。直到1968年春,什川小学复课,三个大队耕读小学一齐合并到什川小学内。当年秋季,什川公社革委会根据上级精神,决定将什川小学分开,下放到三个生产大队去办。从此,什川小学分为长坡小学、南庄小学和上车小学,全部校舍资产“一分为三”,什川小学不复存在。

回顾历史,什川小学为什川乡和附近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办学历时34年,基本普及了小学教育,提高了什川民众的文化素质,为2000多名青少年奠定了良好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知识基础。这些人绝大多数成长为有文化、有觉悟的劳动者,在各行各业中都有所作为。其中有的在建设社会主义事业中担任领导职务,有的成为学有所成的专业技术人才。仅据新版《皋兰县志》载(1999年前),从该校就读经培养深造后担任领导职务县(处)级以上的共有26人,科技、教育、卫生各界副高级以上人才10人。还有不少奉献乡里的名老中医,老教师、自学成才的农业科技人才及能工巧匠等,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来源:《什川史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