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自然活法》二十五讲(5):为啥会装呢?是因为这个东西还没有处理!(中)

 启明灯 2022-02-25




△左滑图片有惊喜


△点击播放音频

亲爱的灯芯,

吉祥如意。

当下,

您的感觉如何?



《传习录》第74条

【原文】

问:“先儒曰:'圣人之道,必降而自卑;贤人之言,则引而自高。’如何?

先生曰:“不然。如此却乃伪也。圣人如天,无往而非天,三光之上天也,九地之下亦天也。天何尝有降而自卑?此所谓'大而化之’也。贤人如山岳,守其高而已。然百仞者不能引而为千仞,千仞者不能引而为万仞。是贤人未尝引而自高也,引而自高则伪矣。”

01
上面这段还是应该再总结一下,实际上我们只是如实地观照,如实地表达而已。这个“而已”的意思,就是你不需要再额外添加什么东西了,是啥就是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道就知道了,感觉到就感觉到了,没感觉到就是没感觉到,这才是你真正的感觉。
 
用不着说,你故作姿态,我故意要很低,或者故意要很高,这个故意要很低,还是故意要很高。这个里面实际上有个什么心呢?有一个向外求的心,希望我能对外面产生什么样的作用,希望别人对我有个什么样的看法。因为本身这两个动机(观点)其实都是匮乏,你想改变谁呢?
 
我们以前讲的说,这个人最下贱的动作就是想要改变别人。你看我们这人一生下来开始想改变世界,然后搞对象,想改变那个;结了婚了,改变孩子。一直觉得自己很强大,一直试图去塑造什么,塑造一个孩子,塑造一个企业,后来空上几年,有了自己的摊子,打造一个什么,你打造啥呢!你想想。你连自己如实观照,你连自己都看不见,你想做什么呢?
 
所以我们向外做真的特别下贱,无论你想改变谁都特别下贱。“下贱”,我不是骂人的。什么意思?不高贵嘛,你往自己这里边走;我是往圣人上走,这就高了嘛!这就是贵了嘛!结果我不,我就是自己一直保持着一塌糊涂,甚至越来越一塌糊涂,然后去改造别人,自己一天到晚气得半死,人家不变,气得半死,或者担心得半死,你说你怎么能出来呢?
 
所以,仅仅是观照自己。而且是什么?而且是如实观照。你里面一个不如实,匮乏就出来了,你体会一下。本来我就一分,我非要跟人家说我是一分半,你就这一分多一点点,就这“一点点”。
 
你在里面那个担心,你就能发现,一观照,能看见了。可是我们有时候不习惯观照,已经下意识地变成一个自然的动作,就要吹牛,或者要做个什么掩饰。
 

02
《大学》里面讲——“大学”,就是成大人的学,成大人的窍门儿。这个里面就讲,“不自欺也”。告给你,千万不要骗自己,就是如实观照。“如实”真的挺需要勇气的,尤其是开始的时候。
 
我以前说超越自卑感,就这一下子,反正我是说了挺长时间,说了起码有半年了吧,就是超越自卑感,反正是没见到谁有明显地让我看到他在做功课。要去超越自卑感,他似乎觉得好像自己已经超越了自卑感似的。可是我们怎么讲呢?自卑的人其实挺明显的,他打对面一过来,特别明显,他里面那个无力,他挣扎,他要挣扎地让你看见:我是有资格不自卑的,我好像不自卑了。他要挣扎地让你看见他的强大,让你看见他的那个本事,他一挣扎的那个劲儿,你马上就能看见。
 
可是你明明看见是个自卑,可是他就是不处理,你又不能指住鼻子告诉他:“诶,你自卑了啊!”你咋说他?所以我觉得过自卑这个功课特别重要,我可以断言,绝对不是危言耸听,这个功课不过,其他的功课都不起啥作用,都是雾里看花。你想想。
 
我就说我自己,我在过这个功课之前,比如说读什么传统文化,听谁的讲座,跑到哪个地方跟哪个老师学……哎呀,好家伙,你看起来也挺忙的,一说起来也是资深传统文化人士了,起码跟初学者比算是资深的了,可是又有什么意义呢?
 
你会发现你所有学过的东西,你根本没有改变,你该生气照样生气;该难受照样难受;该担忧照样担忧;该操心照样操心;你该活不出来,照样活不出来。你一点儿没变。
 
无非是什么?无非是你的职业变了。什么叫职业变了?就是原来我是个卖菜的,现在我成了个卖传统文化的了。你懂了吧,职业变了。原来我是个上班的,现在我成了个念经的了。职业变了,所有的东西都没变,那你说你学上半天有啥意思?学上半天其实没有任何意义,你以为传统文化能救你吗?你以为佛法能救你吗?
 
我告诉你,别说佛法救不了你,佛来了都救不了你。因为佛自己讲过——“不度无缘之人。”没法儿度,不是他不愿意度,他度不了你,无缘呐!“缘”是啥?“缘”就是你自己愿意翻过那道坎儿。
 

根据2020年4月22在太原市百花谷的讲座整理

您的每一句话  我们都会认真听

欢迎留言分享 点击这里,说你想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