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代登州卫有个“施氏百户”家族,与现在蓬莱的施姓不知有无关系

 胶东故事会 2022-02-25

就现在的人口分布来说,“施”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南方姓氏。在地处北方的胶东半岛,这个姓氏并不算常见。

相对而言,蓬莱是胶东范围内一个施姓人较多的县市区(蓬莱与烟台开发区之间近年来屡有区划调整,为行文方便,这里的蓬莱,就按照上世纪九十年代的范围叙述)。

根据《蓬莱县志》的记载,当地施姓较多的村庄有两个,分别为接夼施家庄(按上世纪九十年代区划属五十里堡乡)和下炉村(当时属小门家乡)。

不过,由于年代久远加上资料有限,这两个村庄的施姓人各自的渊源,暂时没有看到详细的介绍。只是在《蓬莱地名故事》书中有这样一条记载:“据传,在明朝时期,施姓由山西小云南迁至蓬莱城南施家庄村居住。到了明朝末年,施姓又从蓬莱城南施庄迁到此地定居。”

考虑到“山西小云南”是民间普遍流传的说法,而现在蓬莱城南也并没有叫作“施家庄”的村落,以上记载中可供追溯的线索实际上并不多。

但如果查询老蓬莱县志的话,可以发现在明代的登州卫军户当中,有一个若隐若现的“施氏百户”家族。他们的居住地点,大体是在蓬莱城周边,跟接夼施家村的传说有相近之处,不知有没有具体关联?

(▲接夼施家庄的大槐树)

之所以说这个“施氏百户”家族若隐若现,是因为县志中只是零星提到了明代中后期三位施姓人物,而并没有详细其家族的原籍、迁到蓬莱的时间以及完整的军职世袭情况。

这三位施姓人物分别是嘉靖时期的施礼、万历时期的施崇勳和大约崇祯时期的施玉政。其中,施礼和施崇勳的身份都是登州卫百户、武进士,而施玉政则是府庠生。

由于记载内容不多,施礼、施崇勳和施玉政之间是什么关系?暂时也不得而知。但参考明代军户世袭职务的规定来看,施礼和施崇勳应该都是百户家族中的嫡支,而施玉政没有担任武职,可能是家族中的庶出旁系。

根据蓬莱县志的记载,明代登州卫指挥衙门就在蓬莱县衙西侧,军户世家本来也大多住在城内。然而受明末“孔有德之乱”的影响,城中军户死难者众,避难迁于乡下者也有很多。根据这一历史背景推测,原来居住在蓬莱城中的“施氏百户”家族有可能就是在此时外迁。这与“接夼施家庄”施姓的迁徙年代也大致吻合。

当然了,以上只是根据县志记载和历史背景做出的一种推测。登州卫“施氏百户”家族与现在蓬莱的施姓人之间到底有无关系?还需要做进一步的考证。在这里,如果有了解情况的朋友,也欢迎留言指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