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丽惠州》惠州古桥(上)探访西湖六大名桥

 一葉一如来 2022-02-26
图片

惠州古桥(上)

探访西湖六大名桥

图片

人生一路都是风景

自古就有着“岭南名郡”、“粤东门户”之称的惠州古建筑数量众多,在这些古代建筑中,桥梁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据不完全统计,惠州有古桥40余座,这些古桥点缀于惠州的青山绿水之间建筑年代不一风格各异,虽历经岁月却古风犹存,不仅代表了惠州城市的变迁、发展,也见证了惠州千百年来的沧桑巨变,今天的《美丽惠州》节目我们一起探访惠州的古桥,聆听古桥背后的故事

图片

西 新 桥

西新桥又称苏堤,西湖六桥之一。与东新桥相对,位于苏堤中段,为西湖六桥中的第一桥。苏堤是由苏东坡资助栖禅寺僧人希固所筑,后人为纪念东坡,将此堤称作“苏堤”。堤中的西新桥连接平湖和丰湖,乃东坡捐出玉带带头资助修成

图片

西新桥

据记载,从南宋末年到明代数百年间,西新桥曾多次重修,特别是南宋庆元二年(1196),惠州太守林复组织重修西新桥,并以石继木,初步筑成五道可通行船舫的石门。直到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惠州太守吴晋再次改造西新桥,形成了如今我们所见的西新桥模样

图片

拱 北 桥

拱北桥是西湖六大名桥中的第二桥,位于平湖与东江之间。北宋惠州太守陈偁围湖筑堤时创建,后历代均有修筑,原功能为西湖湖水满时通过此桥放水入东江,后桥面上亦通车做交通之用。由于惠州四周群山环绕,城中西湖雨水充沛,加上当时水利设施落后,拱北桥在西湖北岸起着泄洪和拱卫西湖的作用,故称拱北桥。拱北桥由初建时的“泄横槎水”,到今日依旧为西湖蓄水、放水的主要闸道,虽横跨近千年,却一直都担当着西湖水利枢纽中的重要角色

图片

拱北桥

图片

烟 霞 桥

烟霞桥是惠州西湖六桥中的第三桥,被人们称为六桥中的美女子,它飘逸秀丽气质不凡,当时曾与永福寺一起构成西湖古八景之一“野寺岚烟”,有“世上黄尘吹不到,烟霞桥外白云封”的意境,烟霞桥远离闹市景色清幽秀丽,飘然尘埃之外桥上可静观湖光山色,看柳色生烟,群鸟飞翔一派诗情画意

图片

烟霞桥

图片

迎 仙 桥

迎仙桥古时称为三眼桥为惠州西湖六桥中的第四桥,1986年重建,在元妙观左前方可通芳华洲,相传由此赴元妙观接神迎仙可心遂愿成,故得名迎仙桥

图片

迎仙桥

图片

明 圣 桥

惠州西湖第五桥明圣桥位于环城西二路通往丰湖书院的堤路上,这条堤路由北宋太守陈偁所建,因此被称为陈公堤,陈公堤中建的明圣桥又称黄塘桥,为筑堤时一同建造。明圣桥最初是一座石门木桥,但是经过多次的修葺加固以及拆除重建之后,就变成了现在这样一座上可通车,下可通船的石拱桥

图片

明圣桥

图片

圆 通 桥

圆通桥为惠州西湖六桥“第六桥”,往桥北望,堤桥如带,亭榭掩映,洲渚纵横,明代陈运诗曰:“忘机亭上群鸥集,堪作人间水墨图。”圆通桥在历代几经废兴,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重修该桥,桥名为大通,1932年原来红石拱桥的圆通桥改为钢筋混凝土公路桥桥下两旁增设拱门,使车辆可通过圆通桥到达当时的水门车站,1935年,圆通桥桥下增加两个拱门,还增加了10个涵洞,堤坝也增高1米多,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日军入侵惠州,圆通桥被破坏,当时用竹木搭了一座便桥让居民行走,1969年政府将原来的破拱桥改建为单跨双曲拱桥,并加宽桥面,1982年曾进行修葺,1983年8月将原双曲拱桥面加一层整体钢筋混凝土增强过往车辆承受力,改善两端引道和宽度到1992年,为疏导交通政府新建一桥又称新圆通桥,1993年建成通车是一座混凝土结构半月形、五拱城市交通桥和老圆通桥组成一椭圆形的双桥景观

图片

圆通桥

2014年11月24日,圆通桥重修落成通车,依旧是椭圆形的双桥景观,这是惠州西湖六桥中,改变最彻底的桥梁。工程完工后,圆通桥为5孔16米跨径的拱桥,桥梁横断面采用分幅的双向6车道。桥上路面铺上了平整的沥青,两旁安装汉白玉栏杆。相比原来,改造后的圆通桥单幅桥面由原来的2车道加宽至3车道,同时加宽了人行道,增设了绿化带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