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读书人到商业大亨,状元实业家张謇

 泊木沐 2022-02-26

张謇是清末状元,他成为状元之后没有在仕途上大展宏图,反而投身实业,成为近代著名的资本家、实业家。张謇出生于1853年,他是南通人。张謇的父辈是小商人,他在读书之余,耳濡目染商旅之事,头脑比大部分读书人都灵活。张謇16岁就中了秀才,不过之后不久因家中遇到变故,他开始四处游历,靠给人当幕僚生活。

在当幕僚的过程中,张骞没有放弃读书,他一直筹划着继续走科举之路。张謇33岁那年参加了乡试,在乡试中他获得了第二名的佳绩,让他在众多考生中声名大噪。接下来的几次会试中,张謇没有了这样的好运气,他四次会试,四次落榜。张謇一气之下,扔掉了经史文章,打算不再参与科举。

不想谋取功名之后,张謇去了书院授课。他曾经获得过乡试第二名的成绩,让他在授课过程中还算得心应手。不过,他不甘于此,他通过走访调查,提出了发展蚕桑,改良农耕,实业报国的理念。他放下读书人的架子和商人当朋友,和他们研究经商活动,了解营商环境。这些人在日后都成了他在事业上的帮手。

张謇42岁那年,又到了会试之年。张謇的父亲强迫他进京考试,张謇无奈之下只能下场。也许是毫无心理压力的原因,张謇在这次考试中高中状元,被派往翰林院担任修撰。这时张謇的父亲病逝,按照礼仪规范的要求,张謇回乡守制。

在家乡期间,张謇认识了张之洞,他帮助张之洞起草了一份民富国强的文件。在这份文件中张謇提出了开办工厂,生产商品,建立一个“商圈”,提高百姓生活水平。朝廷应该设立与营商有关的部门,保护经商者的权益。张謇觉得,应该先从棉纺织业入手,通过改良这个行业的规范,建立完善的商业规则。

张之洞是洋务派的重臣,他的话在朝堂上很有分量。有了张之洞的认可,张謇开始了他的营商之路。一个状元不去研究经史子集,跑去开办纱厂,这在当时是一个特大新闻,由此张謇有了一个特别的称号“状元实业家”。1899年,张謇负责的大生纱厂建成投产,到了同年秋天,纱厂开始盈利。

张謇在经商之余热心公益,他把一部分经商利润投入到教育领域,兴办了多所学堂。比较著名的一家学堂是通州师范学校,这是第一所新式的师范类学校。这所学校直到今天还在,改名为南通高等师范学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