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B选项》:通过1+3,提前储备复原力

 新用户36625prl 2022-02-26


这周一例会后,约几个同事,开放性地聊了一下今年的工作以及行业现状,在这个过程当中,一个话题引起了大家的一些共鸣和反思——中年危机。其中有一个同事,在我们看来,他业务能力很强,做事很认真,凡是他负责的事情,总是会有比较不错的结果。

但是,他坦言了自己现在的迷茫,因为想到自己年龄在增加,最近几年进步有点慢,而且往上走,既不是他所要,而且机会也会越来越少。我自己其实也想过这个问题,而且目前也在探索过程中,虽然目前这种危机还没有完全现象化出来,但是有潜在的风险。

我们如何能够更好地提前应对呢?我认为了,除了要不断提升实力,把握机会外,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提前提升自己的复原力。

什么是复原力?我们此前在《韧性思维》|如何让自己更加抗跌打?中已经分享过,就是从打击中快速恢复,甚至变得更强的能力,就像尼采说的“那杀不死我的,比我是我更加强大”。

提升复原力最好的方法,固然是让自己经历打击,然后从中成长。但是,我们大多数人是很难故意给自己找打击的,一方面这样没有必要;另一方面是万一自己承受不了怎么办?

所以,我们如何能训练呢?我目前想到的方法是,从日常小的,不可避免的打击开始,慢慢积累力量,就像用打小仗的方式,慢慢积累打打仗的能力;另外一种,就是从那些经历过打击并恢复的人的故事中学习,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能从励志电影中积蓄力量。

这周我就读到了这个故事,主人翁是个名人——Facebook(现在的Meta)的首席运营官,雪莉.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在2015年,她的丈夫意外死亡,而她也走入了人生的至暗时刻,她花了很长时间从这段低谷走了出来,并将这段经历汇聚成了《B 选项/B Option》(有人也翻译成《另一种选择》),我很难体会她的感受,但是从这本书给了我关于复原力的一些启发。

复原力通常有两个来源:支持系统和个人修复。

1 支持系统

在阅读了一些复原力的书籍后,我认识到,我们有时很难只靠自己恢复过来,我们需要有外界的支持。就像桑德伯格一样,她在失去丈夫后,为了更好应对,她主动联系了他的好朋友——沃顿商学院的教授,亚当.格兰特,并从格兰特那里获得很多的帮助,而《B选项》也是他们合著完成的。

对于我们大多数普通人,我们可能没有很强的人脉关系,但是我们可以经营好我们身边现成的支持系统,最常见的就是我们的家人,比如,我的合伙人在我陷入低谷时,就给我提供了很好的支持,让我尽快地走出来。

2 个人修复

在个人修复方面,结合书中内容,分享三个我自己亲测有效的方法。

2.1 写作

桑德伯格在书中提到,在她丈夫去世的5个月内,她写下了10多万字,其中包括生活中的点滴到对人生意义的思考,而这个行为,帮她应对了排山倒海的情绪。为什么写作会有帮助?

我一直认为,写作能够让我们的理性思考占上风,从而减低负面情绪,不过书中提到的一句话,让我很受启发:

哲学家索伦·克尔凯戈尔说过,“要理解生活,你只能回头看;而要生活得更好,你只能大步向前”。写日记帮我理解过去,重建自信以享受现在和未来。

我理解,写作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组织我们的过往,形成一个连贯的故事,提升对生活的理解。同时,格兰特也建议桑德伯格记录每天三件做的好的事情,能够帮助我们一点点建立自信,也就是我现在也在用的“小小成就事件”。

2.2 感恩

感恩,就是对别人对你的帮助表示感谢,或者是对现在境遇的感谢。我自己也有过尝试,我会有意识地记录和感谢那些帮助过我的人,比如我之前碰到一个工作上的选择,我不知道如何抉择,而刚好此前在“得到高研院”认识一个同学,她是资深的HR,我和她讨论了一下,她帮我分析了情形,并给出了具体的建议,后来事情真如她所料,我也做出了目前看来正确的选择。

我向她表达了感谢,而表达感谢的时候,让我体会到一种连接感和幸运感,我想可能是因为这种连接感(人类三大底层动机之一),让我们更加有力量应对冲击,并从中恢复。

2.3 运动

运动的好处不用多讲,运动不仅可以保持身体健康,而且也是我们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甚至研究表明,对于抑郁症患者,保持一定的运动量,和服用抗抑郁的药效果相当,而且前者还没有什么副作用。我每周都会保持5次运动,一般主要是跑步,这让我有更好的精力状态及情绪状态,而且我发现,如果有一周,我没怎么运动,整个人都会感觉不好。

总结

我们总会在人生的某些时刻遭受打击,或大或小,如何能快速恢复过来?我们可以提前储备一点复原力,储备的方法是1+3,1表示建立一个支持系统,3表示写作、感恩和运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