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余映潮教学艺术经典语录—读写结合,形式丰富

 宝妞 2022-02-26

余映潮教学艺术经典语录—读写结合,形式丰富 

注重读写结合是教材编写的一种理念,也是课堂阅读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有价值的训练活动。当我们潜心地对教材进行梳理提炼时,便会发现,那真是一座富矿,好的方法好的角度竟是那样的美不胜收:

(1)仿写学用:《星星变奏曲》——试仿照这首诗的“如果……如果……”或“谁不愿意……谁不愿意……”写几句诗,表达一种企盼;《芦花荡》—课文中有不少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如“月明风清的夜晚……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弯弯下垂的月亮,浮在水一样的天上”等,找出并抄下来,仔细体味,再仿写几句。

(2)补说续写:《芦花荡》——课文中有一段话精彩地描写了老头子因没有圆满地完成任务而懊丧、内疚、自责的心理,请找出这段话并细细体味,然后把第二天二菱目睹老头子的英雄行为时的心理活动补写出来;《喂——出来》—展开想像,从小说结尾续写下去,一二百字。

(3)变体改编:《与朱元思书》——把课文改写成现代文,介绍富春江“自富阳至桐庐”的景色;雨说—以“雨的自述”为题,将这首诗改写成一篇三五百字的小散文,体会这两种体裁在语言表达上的区别;《石壕吏》—把这首诗改写成一篇记叙文或一幕短剧。

(4)事实印证:《恐龙无处不在》——“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这段话对你有什么启发?你能从自己的学习或生活经验中举一两个例子来阐述这一观点吗?

(5)想象创编:《我的第一本书》——课文中的人物,除了“我”和“父亲”以外,还有同学黄二毛、乔元贞和老师“弄不成”。这三个人言行写得不多,却让人难忘。试从中任选一个,在课文所提供的材料的基础上,发挥想像,虚构一个小故事。

(6)迁移拓展:《旅鼠之谜》——除了旅鼠之外,其他动物也有一些奇异的现象,请根据你的观察和了解,写一段文字,说明某种动物奇异的表现及其原因,在班上交流;

《俗世奇人》——为你周围有绝活的人,比如能一笔画出一个圆的数学老师,能生动模仿各种声音的同学等写一篇人物速写,要抓住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的特征,写出他们的奇处、绝处。

(7)读后随感:《岳阳楼记》——思考“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含义,把你的认识写成一段文字,与同学交流;《亲爱的爸爸妈妈》—你对那位日本作家的言论有什么看法,写一则感想或评论,200字左右。

(8)体验感受:《夜》——去感受夜色,写一篇抒情短文或几行小诗;《傅雷家书两则》—写信是人与人之间传递感情、展开深层次心灵交流的常见方式,它与面对面的交谈有着不同的效果。请你也试着就某一话题,跟父母进行一次朋友式的通信交流。

(9)话题短文:《故乡》——作者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这句话的内涵。并结合社会和人生,以这句话为话题,写片段作文;《孤独之旅》—每个人在成长的路上,或多或少地感受过孤独,试以“我的孤独”为题,写一段话。

(10)技法实践:《组歌》——在这两首散文诗中,作者采用第一人称,借助丰富的想像,艺术地描绘了“浪”和“雨”的生活,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你不妨模仿这种写法写一首散文诗;《我用残损的手掌》—诗人往往把情感寄寓在具体的形象上,使抽象的心绪变得具有可感性。借鉴这种写法,联系你的生活体验,写几句富有诗意的话,抒写自己的一种感情。 

(11)自由表达:《谈读书》——把《谈读书》中的名言警句摘抄下来,并选出你最喜欢的一条作为论点,试着给它配上几个论据;《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把课文的最后一段抄在本子上,并选取这段中的某一个观点,举出生活中的一两个事例来证明它;《信使》—试写一段话,作为信客墓碑上的文字。

(12)定向探究:《出师表》——诸葛亮在我国是家喻户晓的人物,有关他的事迹、传说、俗语还很多。课外搜集有关资料,以“千秋诸葛我评说”为题写一段作文。

(13)作品评说:《醉翁亭记》——下面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改写《醉翁亭记》而成的一首词(略),名为“瑞鹤仙”。你喜欢《醉翁亭记》还是这首词,写一段文字,简要说出自己的想法。

……

这些,对我们阅读教学中的“读写结合”活动设计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