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医魏长春治胆石症秘验方】《金钱开郁散》

 经方人生 2022-02-26

【组成】金钱草30g,柴胡10g,枳实9g,白芍各9g,炙甘草8g,郁金9g,乌贼骨9g,浙川贝母9g。
【功效】疏肝利湿,解郁镇痛,清热化石。
【主治】胆石症,慢性胆囊炎,属湿热气郁者。证见上腹部间歇作痛,右肋疼痛尤剧,或呕吐苦水,或嗳气,泛酸,恶心,舌苔薄白,脉弦。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
【方解】本方系张仲景四逆散加味而成。方取柴胡疏肝达郁;枳实理气泄浊;白芍缓急止痛;甘草益胃缓中;加郁金解郁止痛;川贝母化痰散结;乌贼骨制酸止痛;金钱草清化湿热、解毒消肿。综合全方,具有疏肝利胆,解郁镇痛,清热化石之功。
【加减】若兼脘痛,加蒲公英、甘松、天仙藤;若阴虚血热,烦躁,头昏头痛,舌质红绛者,则去柴胡,加焦栀子、决明子、旱莲草;若舌边有瘀斑,或妇女有痛经,经血色紫量少,加川芎、当归、丹参或失笑散(五灵脂、蒲黄)。
【点评】本病系湿热气郁、结石阻于胆道,以致通降失职所致。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方中金钱草有利胆作用,并能促进肝细胞的胆汁分泌,肝胆管内胆汁增加,内压增加,胆道括约肌松弛,而使胆汁排出。还能使小便变为酸性,而促使存在于碱性条件下的结石溶解。故用于胆石症收效甚佳。凡胆病湿热壅阻较盛,大便秘结,出现黄疸者,则非本方所宜。
【验案】沈某,男,50岁。1959年2月156日诊。右上腹部疼痛,反复发作已30余年,近2天来剑突下绞痛,阵发性加剧,痛连右侧肩背,伴呕逆,脉弦,舌红。X线摄片示:胆囊内有大石1块,小石5块。予金钱开郁散加减:金钱草60g,积实6g,渐川贝母、广郁金、柴胡、炒白芍、玫瑰花各9g,蒲公英15g。服5剂后疼痛未作,仍以原方或佐当归、川芎、丹参以活血,厚朴花、天仙藤以调气。并根据时令及兼症酌加桑叶、菊花、茯苓、滑石、谷精草、忍冬藤、乌贼骨、冬葵子、夜交藤、枣仁,共服药129剂,先后3次X线摄片,胆石全部消失。

图片

【金钱草】别名:大金钱草、对座草、路边黄、遍地黄、铜钱草、一串钱、寸骨七。为报春花科植物过路黄Lysimachia christinae Hance 的干燥全草。夏、秋二季采收,除去杂质,晒干。性味:甘、咸,微寒。归经:归肝、胆、肾、膀胱经。功能主治:清利湿热,通淋,消肿。用于热淋,沙淋,尿涩作痛,黄疸尿赤,痈肿疔疮,毒蛇咬伤;肝胆结石,尿路结石。

图片

【柴胡】为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北柴胡”及“南柴胡”。春、秋二季采挖,除去茎叶及泥沙,干燥。性味:苦,微寒。归经:归肝、胆经。功能主治:和解表里,疏肝,升阳。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子官脱垂,脱肛。注意:大叶柴胡的干燥根茎,表面密生环节,有毒,不可当柴胡用。

图片

【枳实】为芸香科植物酸橙及其栽培变种或甜橙的干燥幼果。5~6月收集自落的果实,除去杂质,自中部横切为两半,晒干或低温干燥,较小者直接晒干或低温干燥。性味:苦、辛、酸,温。归经:归脾、胃经。功能主治:破气消积,化痰散痞。用于积滞内停,痞满胀痛,泻痢后重,大便不通,痰滞气阻胸痹,结胸;胃下垂,脱肛,子宫脱垂。注意:孕妇慎用。

图片

【白芍】别名:芍药。为毛茛科植物芍药的干燥根。夏、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头尾及细根,置沸水中煮后除去外皮或去皮后再煮,晒干。归经:归肝、脾经。性味:苦、酸,微寒。功能主治: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用于头痛眩晕,胁痛,腹痛,四肢挛痛,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注意:不宜与藜芦同用。

图片

【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胀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晒干。性味:甘,平。归经:归心、肺、脾、胃经 。功能主治: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注意:不宜与京大戟、芫花、甘遂同用。

【炙甘草】是用蜜烘制的甘草,俗称炮制,就是将蜂蜜置锅中炼成中蜜,改用文火加生甘草片拌炒均匀,3~5分钟出锅,置烤房或烘箱烘至不粘手时取出,放凉即可。

图片

【郁金】别名:玉金、白丝郁金。为姜科植物温郁金、姜黄、广西莪术或蓬莪术的干燥块根。前两者分别习称“温郁金”和“黄丝郁金”,其余按性状不同习称“桂郁金”或“绿丝郁金”。冬季茎叶枯萎后采挖,除去泥沙及细根,蒸或煮至透心,干燥。性味:辛、苦,寒。归经:归肝、心、肺经。功能主治:行气化瘀,清心解郁,利胆退黄。用于经闭痛经,胸腹胀痛、刺痛,热病神昏,癫痫发狂,黄疸尿赤。

图片

【海螵蛸】别名:花拉子、麻乌鲗(zéi, 同“乌贼”)、乌贼骨、墨鱼骨。为乌贼科动物无针乌贼或金乌贼的干燥内壳。收集乌贼鱼的骨状内壳,洗净,干燥。归经:归脾、肾经。性味:咸、涩,温。功能主治:收敛止血,涩精止带,制酸止痛,收湿敛疮。用于胃痛吞酸,吐血衄血,崩漏便血,遗精滑精,赤白带下;溃疡病。外治损伤出血,疮多脓汁。

图片

【川贝母】别名:贝母、川贝。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或梭砂贝母的干燥鳞茎。前三者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松贝”和“青贝”,后者习称“炉贝”。夏、秋二季或积雪融化时采挖,除去须根、粗皮及泥沙,晒干或低温干燥。性味:苦、甘,微寒。归经:归肺、心经。功能主治 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用于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咯痰带血。注意:不宜与乌头类药材同用。

【浙贝母】功能主治:清热化痰,散结解毒。治风热咳嗽,肺痈喉痹,瘰疬,疮疡肿毒。注意:寒痰、湿痰及脾胃虚寒者慎服浙贝母,浙贝母反乌头。

【川贝母与浙贝母的区别】①产地不同,川贝母主产于四川、云南等地;浙贝母原产于浙江象山故而又叫象贝母,现主产于宁波,现在杭州、江苏、安徽等地也有种植。②口感不同,浙贝母吃起来比较苦,川贝母的口感相对偏甜。③二者都有化痰止咳,清热散结的功效。④价格不同,川贝母比浙贝母的价格要贵些。⑤功效上各有偏重。川贝性凉而甘兼有润肺的功效,所以多用于肺虚久咳,痰少咽干等症。浙贝苦寒重,开泄力大,多用于外感风热或者痰火郁结的咳嗽。另外,治疗痈疮肿毒一般优先选用浙贝。浙贝母长于宣肺清热,而川贝母长于清热润肺。

附 注:


【剑突】心脏区的胸壁前下端有一剑突软骨,起保护心脏作用。

图片

祖国医药学历史悠久、渊源流长,涌现出众多灿若明星的医学药学家,正是他们在悬壶济世、耕耘杏林的过程中,在一方一药的基础上,使其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今天完整的中医药学体系,对中华民族的繁荣和昌盛做出了卓越贡献,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

敬告:本平台所发布药方,仅供参考!中医讲究辨证论治,对症用药。同一类疾病,根据不同病因,施以不同治疗方法。如有方中病症者,请及时上医院就诊,对证施治。擅自用药,风险自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