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金钱利胆汤(张羹梅) 【组成】金钱草60g平地木30g板蓝根3g枳壳売9g柴胡3g赤、白芍各9g生大黄3g(后下)生甘草3g硝矾丸4.5g(分吞) 【功效】疏肝清热,利胆排石。 【主治】胆囊炎、胆石症,属肝胆湿热者。症见以胁痛,寒热,厌油口苦,便千尿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 【方解」方中金钱草功擅清热利湿,利胆、溶石、排石为君;硝矾丸(由绿矾、玄明粉各等份,面糊为丸,黄豆大)、生大黄利胆排石、溶石为臣;板蓝 根、柴胡、枳壳疏肝清热解毒;赤、白芍、平地木养血、凉血、活血为佐;生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为使。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利胆、排石之效。 【点评】胆囊由于解剖和生理上的特性,胆囊结石不易排出,目前尚无特效中西药物。临床上将炎症消除(暂时),即算收效。张氏处方,不在排石,重在溶石(金钱草,硝矾丸均有很好的溶石作用),冀大石化小,小石化了(更小),最后“了”ー一随胆汁人肠排外,以收全功。思路之新,用药之巧,足可师法。 2.金钱开郁散(魏长春) 【组成】金钱草30g柴胡10g积实9白芍9g多甘草8g郁金9g乌贼骨9g浙川贝母9g. 【功效】疏肝利胆,解郁镇痛,清热化石。 【主治」胆石症,慢性胆囊炎,属湿热气郁者。症见上腹部间歇作痛,右胁疼痛尤剧,或呕吐苦水,或气,泛酸,恶心,舌苔薄白,脉弦。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 【方解】本方系张仲景四逆散加味而成。方中柴胡疏肝达郁;枳实理气泄浊;白芍缓急止痛;甘草益胃缓中;加郁金解郁止痛;川贝母化痰散结;乌贼骨制酸止痛;金钱草清化湿热、解毒消肿。综合全方,具有疏肝利胆,解郁镇痛,清热化石之功. 【加减】若兼脘痛,加蒲公英、甘松、天仙藤;若阴虚血热,烦躁,头昏头 痛,舌质红蜂者,则去柴胡,加焦栀子、决明子、旱莲草;若舌边有瘀斑,或妇女有痛经,经血色紫量少,加川芎、当归、丹参或失笑散(五灵脂、蒲黄) 【点评】本病系湿热气郁,结石阻于胆道,以致通降失职所致。现代药理研 究证实,方中金钱草有利胆作用,并能促进肝细胞的胆汁分泌,肝胆管内胆汁增加,内压增高,胆道括约肌松弛,而使胆汁排出,还能使小便变为酸性,而促使存在于碱性条件下的结石溶解。故用于胆石症收效甚佳。凡胆病湿热壅阻较盛,大便秘结,出现黄疸者,则非本方所宜。 【验案】沈某,男,50岁。1959年2月16日诊。右上腹部疼痛,反复发作已30余年,近2天来剑突下较痛,阵发性加剧,痛连右侧肩背,伴呕逆,脉弦,舌红。X线摄片示:胆囊内有大石1块,小石5块。予金钱开郁散加减:金钱草60,积实6,渐川贝母、广郁金、柴胡、炒白芍、攻瑰花各9g,蒲公英15g。服5剂后疼痛未作,仍以原方或佐当归、川芎、丹参以活血,厚朴花、天仙藤以调气并根据时令及兼症的加桑叶、菊花、茯菱、滑石、谷精草、忍冬藤、乌骨、冬葵子、夜交藤、東仁,共服药129剂,先后3次X线摄片,胆石全部消失。 内容来自腾讯新闻
|
|
来自: 华华YHBH0207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