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阳明心学解读:成败源自本心,认清自己,是最顶级的智慧

 寂寞的雄鹰 2022-02-26


小时候,人总是有很大的理想,想要成为科学家、宇航员等等。长大以后,绝大部分人放弃了理想,在现实生活里蹉跎,到了一定年纪,开始回顾一生,发现自己过得并不好,成功离自己遥遥无期。

但是,王阳明认为,人生的是非成败不在于外界事物,而是源自本心。认清自己内心的人,活得通透自在,成功唾手可得。认清自己才是最高的智慧,拥有这种智慧就能成大事。

01

人贵自知,自知者明

人贵在有自知之明,有自知之明的人明白自己能力的极限,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所以能做出正确的选择,不会犯大错,这种人始终走在正确的路上,所以能够成功。

王阳明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心中的杂念会干扰我们对自己的认识,别人的过誉让自己傲慢,外界的贬低让自己卑微,这都是缺少自知之明的弊端。

心存傲慢则必败,心存自卑则怯懦不前,不符合实际情况的认知都是“心中贼”,不能不破除。

庄子曾经在濮河边钓鱼,楚王派两位大夫前去请他做官,两个大夫对庄子说:“希望您能出山为楚国成就大业。”

庄子拿着鱼竿,不看他们,说:“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三千年前死去了,楚王用锦缎包好,把它珍藏在宗庙的堂上。你们觉得,这只神龟愿意死去,让人们珍藏呢?还是愿意活着在泥水里摇尾巴呢?”

两个大夫说:“愿意活着在泥水里摇尾巴。”庄子说:“是啊,你们请回吧!我也甘愿在泥水里摇尾巴。”

庄子认清了自己的追求,所以不会被世俗名利诱惑,如果他不自知,去做了官,那么世上只是多了一个勉强为官的庸吏,少了一个思想深邃的哲学家,可见有自知之明的重要。

现代人总是喜欢听别人说自己好话,听到别人吹捧自己就洋洋得意,这何尝不是一种捧杀?

聪明的人不喜欢听人奉承,而是实事求是,看到自己的长处,也清楚自己的短处,所以能够扬长避短,发挥能力。

我们在生活中也应该少听好话,清晰地认识自己,破除“心中贼”,把时间和精力用在对的事情上,何愁不能成功?

02

心无旁骛,量力而为

愚蠢的人喜欢三心二意,认为自己全能全才,什么都能干,什么都去干,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聪明的人心无旁骛,明白自己的能力有限,把精力投入到一件事情上,所以能很好地做成大事。

王阳明在《传习录》中劝人专心不变——“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能在一件事上好事多磨的人,才能在社会上成功立足,面对外界的风云变幻,只要心定,始终不改变自己的本心,就能找到成功的方法。

汉武帝时期,匈奴侵犯边疆,有个叫卜式的牧羊人为了帮助国家抵御侵略,把自己家产的一半捐献给朝廷,汉武帝派人问他想不想做官,卜式却说:“我只会放羊,不会做官。”

后来国内又闹饥荒,很多富豪家族都尽力隐藏自己的财产,避免被皇帝要求捐款,而卜式又主动捐了十万钱帮助灾民。

汉武帝非常感动,招他到皇家园林里牧羊,后来赐予他官职,卜式就用自己放羊的经验来做官,把地方治理得很好。

卜式仅仅靠着放羊就发了家,还做了大官,说明心无旁骛的人能够做成大事。现在大多数普通人之所以平庸,就是因为能干的事情太多,挑花了眼。

今天做这个,明天又转行做那个,没有把时间花在一件事情上,又自我感觉良好,这就是对自己能力和志向缺乏认知的结果。

如果每个人都能够专心做好一件事,用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来做同一件事,即使是捏泥巴,这个人也能够取得大成就,因为社会上这样的人太少,凤毛麟角。

宝石之所以珍贵,就是因为稀少。认清自己,用一生去做一件事,这样才能登峰造极。

03

“致良知”,成败在心

人们对待成功和失败,总是从外界的条件找原因,其实这也是本末倒置了。

王阳明在心学中提倡“致良知”,就是因为他认为向外界的事物寻求真理是颠倒的,真理就在人的内心之中,所以应该向内求取,挖掘心中的良知。

王阳明还写过这样一首诗:“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边寻。”这也是在强调人的内心才是决定事物发展方向的根本。

成败的根源在于内心,坚持良知的人总是成功的。

曹鼐是明朝的宰相,他曾经在泰和担任“派出所所长”,有一次,他抓到一名女犯,这个犯人长相美艳,让他非常心动。当时他是独自执法,身边没有别人,所以更加难以按捺心中的欲望。

曹鼐想了又想,自己不能知法犯法啊,情急之下,只好用纸一遍遍写下“曹鼐不可”4个大字,写完就烧掉,烧了又写,反复几十次,一直和自己的欲望斗到了天亮,竟然没有乱心。

这样的定力,为他后来做到宰相位置打了基础。在没有监督之下,曹鼐也曾想到过乱,但最终觉得不可乱。最后的不乱,是道义、良知最终战胜私欲的结果。

儒家认为“君子慎独”,越是在没有别人监督的情况下,越是要保持良知。对于现代人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现在的人提倡及时行乐,要满足物欲,所以难以时刻保持良知。

这种只满足物欲的心态,不能说错,但是肯定会阻碍自己走向成功。

人本身的精力已经很有限,还要将大把的时间耗费在追求物质享乐上,与之相对的,能用来做大事的精力就少了,要花费的时间跨度就更长。

比如说,原本一年能够出一本书,花花肠子多的人要三五年才能写完,甚至最后写不完,因为他为了享乐放弃了。这也是无法认清自己的良知所带来的坏处。

为什么王阳明一直提倡“致良知”呢?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现在太多人本末倒置,把自己失败的原因归结于家庭条件或者运气,这都是执迷不悟的。反观社会上同样有先天残疾,家庭贫困,最终却成就大事的人,只是因为他们能坚持自己的本心罢了。

总之,人生的智慧不在外面,就在我们的心中,所以要认清自己的能力和缺陷,心无旁骛地做好一件事,始终坚守良知和本心。

违背良知就是耽误自己,阻碍自己成功之路,能够明白这些,并且认真去贯彻文中所述三点,谁都不是平庸的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