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何说古代的科举就是帝王之家的骗术?揭开科举的本质,太阴险了

 猎户ywysh4sdge 2022-02-27

只有幼稚到可笑的小孩子才会相信一个底层出身的农民能通过科举而一夜之间改变他自己和家族的命运,因为那只存在于戏曲故事里。

在传统戏曲里,往往反复强调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穷困潦倒的穷秀才历经千辛万苦来到了京城,在大比之日,妙笔生花,以三篇文章赢得了皇帝的金榜题名,从此之后这位穷小子不但娶了宰相的女儿,还过上了幸福的上流生活。

只要稍微有点历史常识的人都会发现,这个故事不但很假,而且还带有浓厚的帝王之术(俗称洗脑)。

当我们揭开真实科举的面纱之后,会将那些梦想穿越到古代的穷小子们羞愧到无地自容。


Image

·科举对穷人来说就是一个遥不可及的骗局

在古代的科举及第里,可谓是万里挑一,而且还是三年一次。

有的时候,在整个帝国之内,一次科举仅仅只录取不到300人,平均一年才不到100人。

有人会问,像唐朝和唐朝之前的王朝科举就是一个象征性的摆设,难道帝国就不需要管理人才吗?当然需要,那么皇帝不经过科举怎么招纳人才呢?古人的方法叫做“举孝廉”。


Image

谁是孝廉?说白了想在古代成为孝廉必须具备如下几个条件:

1、出身在权贵之家,贵族之间相互推荐自己的儿孙出去做官;

2、有直系的亲戚在朝廷中担任要职,否则你家再有钱也属于“寒门”;

3、有一定的学识,最重要的是要有重臣在皇帝面前推荐你;

4、有深厚的家庭背景,至少往上三代都出身名门世家;

5、你不能出身在商人、屠夫和农民家庭里,你的身份是第一位的;

6、你要有足够的资本去运作这件事,也就是到处送礼找关系;


Image

在很多幼稚的小朋友眼里,寒门就是穷人。

其实,在古代,寒门的意思是没落的贵族,而非真实意义上的穷人。

Image

穷人即没资格做官,也没资格和门阀贵族们竞争,原因有如下几点:

1、人家祖上打下的江山,凭啥你通过读几年书就被你取代了呢?

2、同样是孩子,贵族家的孩子一出生就可以薪聘请名师来指导,自家也有足够的藏书和礼教,更有上层阶层的思想和斗争经验;

3、农民连基本的生存都成问题,会有钱来供孩子长期的高消费吗?

4、就算农民子女能读得起书,进京赶考路上的费用就高的惊人,进京之后各种打点也需要花大价钱,名气更是拿钱和关系砸出来的,又怎么和贵族子弟们进行竞争呢?

5、穷人生活在底层,他所生活的环境造就了他们思想的局限性,查查历史书上的王侯将相,有几个是穷人家出身的孩子?

6、在官官相护的古代,穷人拿什么去和古代的官宦家族的子弟去公平竞争呢?Image

这样说来,科举的作用是什么?就是给底层一个遥不可及的希望,让你能看到,却永远也实现不了。

当然,在两千年中的封建历史中,个案是不缺的,比如朱元璋,但我们不能拿个案来代表多数。

就朱元璋本身来说,他出身的狭隘性决定了他所制定的游戏规则只对他们老朱家自己有利,而忽视了其他贵族阶层的利益,这样自私自利地吃独食行为注定了后来文官集团的集体“造反”。

Image

·科举的机会不是留给穷人的

科举的本质是什么?是让你拥有一个能为帝王服务的资格,说白了也就是一个高级奴才。

但在一个家天下的王朝里,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成为帝王之家的奴才的。

你以为就中国的古代讲究门第吗?你去看看欧洲那些国家的古代,他们到现在依然讲究贵族身份。

如果你不姓冯,你恐怕连当将军的资格都没有。真正第一个打破身份禁锢这个魔咒的是拿破仑。

拿破仑就要自己给自己加冕,就要打破血统论,就要建立一个为全民服务,而不是以贵族为中心的帝国,这才是拿破仑最伟大的地方,而不是他打下了多少领土。

一些有天赋的人是可以通过科举进入权力中心,但前提是他必须要出生在官宦之家。

平民百姓即接触不到这些东西,也负担不起科举的费用,更适应不了科举之后的权力斗争。

Image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当一个正常人进入疯人院之后,所有疯子都会认为这个正常人是精神病,这就是乌合之众这本书所讲的核心。

当揭开科举的真实的面纱之后,必然会引起很多人的攻击和撕咬,因为他们只活在他们自己所认为的世界里。

最后作者不得不总结说:古代科举只不过是稳定读书人的一个帝王骗术而已,最后拼的还是家庭背景,不是吗?

Image

Imag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