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湖南土家族习俗文化导游词

 12345csdms 2022-02-28

原创 张家界伍阿哥 湖南导游 2021-07-31 11:50

收录于话题#湖南导游带团百科20个
图片

伍阿哥

图片

土家族

图片


很高兴认识你,我就是伍阿哥

天青色在等烟雨,而我在湖南等你

图片





风景,因欣赏而美丽


旅行,因讲解而渊博

土家族称呼

我们张家界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在这块美丽神奇的土地上居住着土家族、苗族、瑶族、侗族、白族等33个民族。在这里汉族人极少,我们的朋友大多数都是汉族吧!那到了我们张家界,到了我们大湘西,那你们可就变成少数民族了哦!各个民族在我们张家界快乐的生活在一起,岁月已经在他们身上留下了浓墨重彩,他们均保留着本民族的特色,我们这次来张家界旅游就能够近距离的接触到我们这些兄弟民族的同胞们,有的阿哥、阿妹还极有可能跟他们交上朋友!张家界生活着这么多的民族,我们有没有比较好的识别他们的方法呢,怎么样一下子就分别出他们的民族呢?以便更快的和他们交上朋友!有吗?哎!对!(服饰、语言)从穿着打扮这里入手是最好的!
像我们在张家界游玩的时候,如果迎面走来一个穿着非常漂亮的民族服装,走路一摇一摆的一个阿妹,那我们大致上就可以确定这个阿妹是瑶族的;像著名的歌唱家宋祖英就是我们大湘西的一位苗族阿妹,她身材高挑,细细瘦瘦的,长得非常的苗条,长得非常苗条的就是苗族的!皮肤长得白的就是白族的,那你们千万可别说伍阿哥是黑族的哦!看来我们车上的阿妹都是苗族和白族的哦!那我们车上的阿哥可都是壮族的啊!一个个高大威猛,结实强壮!这是很多人对于我们湘西民族的一个看法。
伍阿哥已经自我否定了是黑族,那你们猜一猜伍阿哥到底是什么民族的?(土家族),我们的阿哥、阿妹真心细!伍阿哥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土家人!土家族是古代巴人的一支,最早起源于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武落钟离山,帮助过武王伐纣的巴禀君是我们的祖先,传说巴禀君是白虎的化身,土家人总共有800多万,是全国的第8大民族。
土家族自称“毕兹卡”、“密基卡”或“贝锦卡”,意为“土生土长的人”。历史上土家族先民被称为“蛮”或“夷”。宋代以前,居住在武陵地区的土家族与其他少数民族一起,被称为“武陵蛮”或“五溪蛮” ;宋代以后,土家族就单独被称为“土丁”、“土人”、“土民”或“土蛮”等;改土归流后,随着汉族移民的增加,“土”、“客”、“苗”往往对举,以对武陵地区的土家、汉、苗三族进行区分;土家”作为族称是在较晚时期出现的,民国时期的《咸丰县志》将土司后裔的“支庶之家”称为“土家”,而将当地汉族移民称为“客家”。
我们这次会在游玩的过程中看到好多酒店的名字取名为“毕兹卡酒店”,好多土特产,比如“毕兹卡酒”,意思就是土家人开的酒店,土家人喝的酒
土家族的渊源和认定过程:土家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它拥有悠久的历史、绚丽的文化,他曾经被遗忘,说它被遗忘是因为在1957年我这个民族才被国务院认定为是我国一个单一的少数民族。湘西解放后,1950年,湘西永顺县土家山寨的田桃老师作为苗族代表参加了中南区少数民族代表团,到北京参加国庆典礼,期间田老师所在的代表团团长向周总理介绍田心桃时说:“她外祖母是苗族,祖父母是土家,她讲的是土家语,与其他民族都不—样”。田心桃也大胆的向党中央提出“自己不是苗族而是土家族,并且请求确认土家族是一个少数民族”的建议。田心桃的建议引起了中央领导高度重视,先后派著名人类学、民族学、语言字专家杨成志教授,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研究所所长罗常培研究土家族风俗。1953年9月,党中央又派调查小组到湖南土家族调查,根据调查情况,从事实上,学术上论证了土家族为单一民族。1957年正式成立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土家族历史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遗憾的是土家族只有语言的流传,没有文字的记载。
图片

伍阿哥

图片

土家族

图片





风景,因欣赏而美丽


旅行,因讲解而渊博

下面伍阿哥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土家族的风土人情。土家人热情好客,性格豪爽,喜欢结交朋友,同时也爱打抱不平,但大都民风飚捍,你对他好,他就会对你好,你对他10倍的好,他就会还你一百倍,把心掏给你他都心甘情愿,但假若你惹恼了土家人,包你没有好果子吃!
所以我们爱抽烟的朋友要注意了,除了不要随意在景区里面抽烟以外,还要注意不要随意接受陌生人递来的香烟(防止被人使了巫术);在宗教信仰方面,信仰道教佛教的几乎没有,我们都信奉自己的一种独特的巫术;在居住方面,以前我们都住吊脚楼,一般靠山或者是靠河而居;在饮食方面除了跟其他的湖南人一样喜欢吃辣椒以外,我们还要在菜里面加上酸,我们土家族“三天不吃酸和辣,走路头晕眼也花,心里就象猫爪抓!”,土家人个个都是制作酸辣菜的高手,我们把诸如四季时令蔬菜瓜果和山中野菜,野味通过烟熏、腌制等等一系列方法,做成我们的可口的下饭菜,那种香啊!那种辣啊!好带劲!当地的谚语:“坛子酸菜随身带”就很形象的描绘出了我们湘西人对酸辣菜的偏爱;在服饰穿戴方面,阿哥、阿妹头上都要缠帕子,阿哥喜穿对襟衣,袖短而大,阿妹则穿右开口的满襟儿衣,下穿八副罗裙,在穿着方面都比苗族朴素!
土家族是一个大山的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在长期的与大自然以及社会敌人搏斗的漫长岁月里创造了极为灿烂丰富的民族文化,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能够传至今,在我们没有文字的土家族是非常不容易的!我们土家族之所以能够把这么珍贵的民族文化保留到现在并且把这支民族保存下来,主要是通过这样几个方面:古老的歌谣和原始的舞蹈等等一系列的方式来完成的!像舞蹈方面,我们主要有摆手舞,茅古斯舞,八宝铜铃舞,傩愿戏等等,而在歌谣方面主要有山歌,情歌啦!


赶年

土家族第二个特别之处在于它有两个节日跟汉族不一样。第一个节日是过年。土家族人过年称为“赶年”。什么叫赶年?顾名思义,赶年就是急急忙忙过年,赶着日子过年,赶在汉族过年的前一天过年。汉族腊月三十过年,土家族就在二十九过年,汉族在二十九,土家族就在二十八过年,反正要比你汉族提前一天过年。可能有些朋友想不通,为什么土家族这么一个小小的民族,过年都要压着汉族过,是不是历史上土家族和汉族之间有什么深仇大恨呀?如果这样想,你就大错特错了。
关于“赶年”的来历,土家族民间流传着许多脍炙人口的传说。这些传说可能故事有别或情节不一,但大都与土家族的历史及战争有关。
其中流传最为广泛的是:明朝嘉靖年间,湘西土司王为率领土家军赶赴东南沿海抗击倭寇从而提前过年的故事。倭寇就是当时的日本海盗,屡屡侵犯东南沿海,烧杀掠夺,无恶不作于是明朝皇帝恼火了,下令征调兵丁前往征剿,而且限期必须到达指定海防前线。当时湘西这边是什么情况呢?湘西这边属于土司制度,土司制度是封建社会时期在少数民族地区通过分封地方首领世袭管职以统治当地人民的一种特殊政治制度,在湘西的土司制度始于五代十国时期的溪州之战,止于清朝末期,在湘西流传了八百多年。土司王有自己的王宫朝庭文武百官军队,甚至还能私造地方钱币,对当地人民也有生杀予夺的权力,自治程度非常之高,是名副其实的“国中之国”。在张家界城区边上就有一座专门展示土家族历史文化的土家风情园,当地老百姓也称其为土司城,就是按照以前的土司王城模样修复起来的,里面有世界上最大的吊脚楼群。
土司王虽然自治程度很高但他从名义上要服从于中央朝庭的统治,主要是通过两种方式来体现:一是纳贡;二是征丁。纳贡的物品都是地方物产,如布匹、茶叶、岩耳、药材、朱砂、桐油、楠木等种类繁多,在明朝正德年间,湘西彭氏土司王就曾向朝庭进贡楠木而受到赏赐。至今湘西进贡的大楠木还支撑着北京城里的那些宫殿;征丁就是一旦有战事发生,土司王有责任和义务向朝庭输送兵丁,湘西离北京城有几千里地,以前通讯手段可没有现在这么发达,可以一个电话就通知到,在古代得通过驿站快马加鞭一站接一站把皇帝老子的圣旨传过来,赶过来的时候刚好在过年的前一天,皇命不可违,战事又紧急,可又新年在即,没有办法,老人们决定把准备过年的萝卜豆腐腊肉一锅煮了,提前一天过赶年,由此还产生了当地的一种特色火锅“三下锅”。这种习俗也就这么一直保留了下来,至今无论是山村还是市区只要是土家族人,他们都是提前一天的晚上过年
时至今日,湘西还流传着这样的诗句:“八月里是中秋,堂前点兵下苏州;右手举起刀一把,左手提起倭人头。”,在土家风情园内也有明朝皇帝题写匾额“东南第一功”。这就是土家人第一个节日赶年的来历。

土家情人节

接下来,伍阿哥给大家说说第二个与众不同的节日。大家都知道西方人的情人节在阳历的2月14日,日本还有个白色情人节,在3月14日。农历的7月7日,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那一天,是我们中国人自己传统的情人节。那么土家族人的情人节是哪一天呢,有没有朋友能猜出来的?
告诉大家,是在农历的三月初三,大家一定要记好了,尤其是团里面还没有娶上老婆的年轻阿哥们。在晚上的民俗晚会现场和人间瑶池宝峰湖上,有时候小阿妹会问大家,土家族人的情人节是哪一天?如果答对了,小阿妹就跟着你回家了。伍阿哥现在告诉大家了,让大家白捡一个便宜。当然带了老婆一起出来的,就不要贪便宜了,小心吃不了兜着走。

踩脚定亲

伍阿哥接下来给大家说说土家族人别具特色的婚嫁习俗,说说土家族的阿哥阿妹们怎么样谈情说爱。土家族阿哥阿妹认识主要有三种方式(媒妁之言、山歌对唱和踩脚定亲)。
第一种方式比较普遍,在全国绝大部分的农村现在都还是这样的;
第二种方式也不足为奇,在全国一些少数民族聚集地都有以歌为媒的习俗,比如说云南贵州广西等地方就很普遍;
第三种方式“踩脚定亲”,这种习俗就不同一般了,可能各位闻所未闻,因为这种习俗只有在湘西的土家族和苗族聚集的地方才流传着在这里,伍阿哥要慎重地提醒团里面的各位阿哥们,在张家界走路可千万得小心点,不要踩着人家小阿妹的脚后跟,尤其是那种打扮得土气一点的,一看就是刚刚进城的山村里出来的小阿妹尤其不要踩着,否则你麻烦就大了!为什么呢?伍阿哥等一会再告诉你。
在湘西还流传着赶集这种习俗,当地人也称之为赶墟。“墟”字是一个土字旁加上一个虚心请教的虚。湘西以山为主,山民住得比较零散,这里几户,那里几户,很难形成市镇,要买卖什么东西非常之不方便,于是就形成了赶集这种习俗。在一个月的特定几天就把买卖集中在特定的某几个地方,这样轮流着进行商品交往,这样就要方便很多。
在赶集的集市上面,比较偏一点的位置,有一块比较特殊点的地方,干嘛用的呢?专门供土家阿哥阿妹认识用的地方。年轻的阿哥到了要娶老婆的年岁后,一到赶集,他就会到集市上面去,去干嘛呢?既不买东西也不卖东西,一双眼睛就贼溜溜地盯着小阿妹的脚后跟看。如果他觉得小阿妹貌美如花倾国倾城的话,就会走到小阿妹的身后,偷偷踩一下小阿妹的脚后跟,这就表示我阿哥看中你了。小阿妹回头一看,看你长得跟赵本山一样,肯定扭头就走,厉害点的还会骂你一句“砍脑壳的鬼!”,如果看上你这阿哥比较帅还是大城市里来的,她就会满脸羞红的回踩一脚,踩你脚尖表示愿意交待,踩你脚背表示期待发展,踩你脚后根,恭喜你成为了我们湘西的女婿了!小阿妹肯定会连哄带骗连拖带拽架你上山当“押寨老公”去的,这个就是湘西的“踩脚定亲”。
哎呀!我看团里面各位阿哥们一个个喜形于色满面春光,是不是想着一会下车了去试一试呀?想都别想!如果哪位被小阿妹瞧上了,就只能留在湘西落地生根了。几天以后其他朋友返回家的时候,你叫人带个话:叫家里人帮忙把户口迁过来。想走也可以,先经过三道关再说:中小学生有个九年制义务教育,我们土家小阿妹这里也有,就是专门对付那些踩了脚以后不认帐的。
头三年:你先给小阿妹家里面砍三年柴,小阿妹家里面做得是柴火饭吃得是腊鱼腊肉,你就每天早上把柴刀磨快点,多砍点柴回来给小阿妹家里面熏腊鱼腊肉;
中间三年:你就外出打三年苦工,把小阿妹的嫁妆钱赚出来。你不要小阿妹了,小阿妹还得嫁人,这嫁妆钱得由你挣出来;
最后三年嘛:比较简单了,既不要你起早贪黑上山砍柴也不要你天远地远外出打苦工。你只要每天晚上把一盆洗脚水倒好,端到小阿妹的闺房里面去就可以了。至于你想不想出来,能不能出来,出不出得来,那就是你自己的事了!有些郎们可能意志比较坚定,还在想着试一下踩脚,然后偷偷跑掉。你肯定跑不掉的,小阿妹自有妙计对付你,什么妙计呢?伍阿哥一会再告诉你们。

猪尾巴提亲

前面我们讲到了土家族阿哥阿妹认识的几种方式。他们通过这些方式相识并确立恋爱关系后会相互继续交往,一到赶集的日子就到边边场上去约会。等到时间差不多的时候,阿哥要到阿妹家里面去提亲。如果阿哥家境贫寒,金银珠宝绫罗绸缎送不上的话,没有关系,但有一样东西绝对不能少。什么东西呢?一个猪后腿。湘西有杀年猪熏腊肉的习惯。到了年底的时候,阿哥家里面杀年猪熏腊肉的时候,就会把一只猪后腿留着熏制出来,稀奇的是,还得带着猪的尾巴,当地人管这种习俗叫做“猪尾巴提亲”。
阿哥去提亲的时候就用背篓背着猪后腿过去。湘西人热情好客,不管小阿妹家长态度如何,进门就是客,他们会用丰盛的土家菜来招待阿哥。像岩耳炖鸡葛粉炒腊肉就是湘西名菜。阿哥回来的时候,阿妹的父母亲会送他一个小黑布包,如果黑布包里面是双份的红鸡蛋,就表示同意。如果不同意呢,大家说怎么办?很简单,就是拿一把剪刀,喀嚓一声把猪尾巴剪下来让阿哥带回家去。腊肉好吃,我们就留下来了,猪尾巴你自己带回家去郁闷的时候下酒喝。
伍阿哥经常带全国各地的一些朋友,他们就喜欢开玩笑说我家里面要是有一位长得如花似玉的小阿妹一年到头这不用花钱的腊肉可就吃不完了。一到赶集的日子,我们就派出小阿妹往边边场上一站,阿哥们闻风而动,苍蝇一样叮过来,然后到了年底,我们就专门坐在家里面收腊肉后腿肉了,但猪尾巴我们一个不留!当然,这显然是开玩笑的,因为我们湘西小阿对婚姻看得非常重,从哭嫁这个习俗就可以看出来。

哭嫁

我们湘西还有一个独特的习俗叫哭嫁。什么叫哭嫁呢?我们汉族的女孩子出嫁的时候可能也会哭,毕竟舍不得家人亲戚朋友,可是比起湘西土家小阿妹来说,就是小巫见大巫。湘西小阿妹一边哭一边还要唱歌,这种歌就叫哭嫁歌。
它的形式多变内容丰富,有想念父母亲戚朋友,也有骂媒人的,说媒人不做好事,硬是要把自己从家里面分开。骂媒人是哭嫁中最有意思的一部分,小阿妹牙尖嘴利,骂人拐着弯骂,很有水平。在湘西有这样一种说法“不会哭的姑娘不会嫁”,湘西老辈人把小阿妹出嫁的时候唱哭嫁歌的水平作为衡量女子贞德贤淑的标准,所以为了表现得好点,湘西小阿妹从十二、十三岁开始就开始练习唱哭嫁歌。
到结婚前的一个晚上,就有一个非常隆重的习俗叫做“陪十姊妹”,出嫁的小阿妹要找来另外九位跟她年龄差不多没有出嫁的姐妹一起陪着她唱哭嫁妹。俗话说得好“三个女人一台戏”,大家设想一下:十个女人一起哭的阵势有多大呢?更何况这些小阿妹全部要盛装出席,头上缠着头巾,身上穿着本民族喜庆的服装,手里面还要拿着自己绣的手帕,脚上还要穿着绣花鞋。
哭嫁是土家族婚俗习惯中最为隆重的习俗,但是,非常可惜的是,随着土家人对外接触的扩大,在带来物质文明进步的同时,土家族一些本民族的可贵文化正在慢慢流失。哭嫁现在也是难得一见了,只有在一些相对落后的山村或者说一些民俗类的演出场所才能够看到。
之前阿哥在想:我就试一下踩脚,然后偷偷跑掉!你跑不掉的,我们这里的阿妹好多都会“放蛊”。

伍阿哥

土家小习俗

图片




图片

风景,因欣赏而美丽


旅行,因讲解而渊博


赶年货

我们湘西还有一个习俗叫赶年货。阿哥给你介绍一下赶年货:在深秋的夜晚,田间正值收割完毕,大量的泥鳅、黄鳝跑出泥田。三两人用火把或电筒将其照住,然后用鱼火钳或抓子很轻松地就能将其捕获。是土家人最喜爱的夜晚活动。

施濠濠儿

我们湘西还有一个习俗叫施濠濠儿。阿哥给你介绍一下施濠濠儿:濠濠儿是捕获泥鳅的工具。用细篾编制成小型竹笼,口小、肚大、颈细,细颈里装满有倒钩蔑。在濠濠儿中放置香味食物做诱饵,然后将濠濠儿斜放置田中,泥鳅、黄鳝闻香而入,无法返回。濠濠儿如果放得多,往往一夜之间能捕获数十斤,甚至上百斤。

放栅栏

我们湘西还有一个习俗叫放栅栏。阿哥给你介绍一下放栅栏:在河水合拢口安放筛栏或者竹栅栏。鱼顺水而下,由于水的冲力,便之进入栅栏。也有的安置鱼笼,鱼笼形如喇叭,竹编而成,口小肚大,内装有倒钩蔑,以此阻止鱼从笼中回头。

网捕鹌鹑

我们湘西还有一个习俗叫网捕鹌鹑。阿哥给你介绍一下网捕鹌鹑:当猎犬发现鹌鹑时,即狂叫追赶。猎人见之,即张网进逼,四面包围。当鹌鹑群飞惊进时,猎手迅速张网罩去,往往将其一网打尽。有时可捕得数十只,甚至上百只之多。

晨打媒子

我们湘西还有一个习俗叫晨打媒子。伍阿哥给你介绍一下晨打媒:先备猎枪一支,轻便竹蓬一个,清晨把竹蓬脚插入山中,将训练好的野母鸡(媒子)放出,媒子鸣声不断,乎朋引伴,待野禽受诱惑,前来欲与媒子寻欢时,开枪击之,无有不中。

棒打雉鸡

我们湘西还有一个习俗叫棒打雉鸡: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棒叫“迷魂棒”,用来麻痹猎物;第二棒叫“压顶棒”,以阻止野雉冲天而飞;第三棒叫则迅疾而有力,当野雉在压顶棒下降落时,来不及再次起飞,正中其身。

夜打野鸡

我们湘西还有一个习俗叫夜打野鸡。伍阿哥给你介绍一下夜打野:夜晚用火吧罩住猎物,然后用火枪射击。野禽一般在火把照耀下,一般不惊飞。尤其是竹鸡,往往数十只栖息在树丛中,击落一只后,其余闻枪不飞。反而挨得更紧,可以将其全部击落。

溪潭捉鱼

我们湘西还有一个习俗叫溪潭捉鱼。伍阿哥给你介绍一下溪潭捉鱼:一是潜入深潭,用手伸入后栋捕鱼;二是潜入水中用竹叉驱赶较深较大的石洞中的鱼,用捞斗于洞中捕获;三是砸鱼,这种方法选用于浅水滩上,鱼定被震昏,然后翻开石头,手到擒拿来。

捉石蛙

我们湘西还有一个习俗叫捉石蛙。伍阿哥给你介绍一下捉石蛙:是土家人招待客人的上等佳肴,通常生活在毒蛇出没的山涧溪谷,见火不动。捕法有几种,一般是火捕法:一人举松明子大(火把),一人负责捕捉。若附近有毒蛇,见火即啄,则由另一人探刀斩之。

挖土蜂儿

我们湘西还有一个习俗叫挖土蜂儿。伍阿哥给你介绍一下挖土蜂儿:土蜂比蜜蜂小,通常会在泥土下面做成很多层的蜂屏。挖土蜂时,先找一捆干稻草或者干茅草置于蜂窝门的上方,先用火点燃,再用锄头将火焰移到蜂门上。边挖边烧,蜂子就会全部被烧死。

火烧芦蜂

我们湘西还有一个习俗叫火烧芦蜂。伍阿哥给你介绍一下火烧芦蜂:芦蜂一般在大树枝上造一个泥球窝,窝中的蜂蛹经过油炸后,清香可口。摘芦蜂窝的人通常会找一根很长的竹竿,竿上捆上一把经过油侵泡后的稻草点燃后堵住蜂门,出逃的蜂子都会被烧光翅膀而落地。

摝虾米

我们湘西还有一个习俗叫摝(lu)虾米。伍阿哥给你介绍一下摝虾米:摝虾米有两种方法,一是浅水,一只手随便哈把(像撮箕)在水草下向前移动;另一只手用草把往里赶;第二种方法是把水草置于深水处,几个时辰时辰过后,将草摝起,然后扔掉,就剩活蹦乱跳的虾米了。 

翻盘嘎

我们湘西还有一个习俗叫翻盘嘎。伍阿哥给你介绍一下盘嘎:“盘嘎”书面语叫螃蟹,吃起来满口生香,盘嘎白天一般藏在河里的石头下面,轻轻的翻转石头,就能抓住它,它喜欢夜晚出来活动,见光不动,抓起来更加容易,但是抓它时要注意方法,不要被它夹住指头。

簸箕麻雀

我们湘西还有一个习俗叫簸箕罗雀。伍阿哥给你介绍一下簸箕罗雀:在门外大簸箕上撒上谷子,大簸箕上面罩一个小的簸箕,人躲在门后用绳子把上面的小簸箕拉起来,当麻雀飞来吃谷时,突然放松绳子,然后将两个簸箕置入帐子里,就可以生禽麻雀了。

捕脚鱼

我们湘西还有一个习俗叫捕脚鱼,伍阿哥给你介绍一下捕脚鱼:脚鱼又名团鱼、甲鱼。善捕获者多于浅水滩上巡视。当见一微微隆起的细沙堆,沙堆前不时有一细小水泡时,便知是团鱼藏身之处。捕获者用脚踏住小沙堆,用手迅速拂去团鱼头上的浮沙,待团鱼缩回脖子时,即可乘机捕捉。

放套子

我们湘西还有一个习俗叫放套子。伍阿哥给你介绍一下放套子:用细麻线或者细棕绳织成圆形的活套若干个,置于禽鸟必经之处,绳子两端系于小树干或者木桩上。在冬天寒冷之际,斑鸠、画眉等都有不愿意高飞的特性,待其头部进入套中时,活套即自行缩小,越蹦越紧,慢慢的就不能动弹了。

放索子

我们湘西还有一个习俗叫放索子。伍阿哥给你介绍一下放索子:在野兽出没必经之路上,两旁各插硬木桩一根,桩上系粗绳子一条,内做一精巧活套,外端系于碗口粗细的的硬木树上,将树弯成弓形,孔内系蒸肉一块于活套中,当野兽欲食食物时,触动活套,启动弓形树干机关,树身猛然弹起,将野兽挂于树上而无法挣脱,此法非常残酷,若不小心会误伤人畜。

放砸

我们湘西还有一个习俗叫放砸。伍阿哥给你介绍一下放砸:选一高险处,上方悬巨石一块,用绳子拴牢,绳子另外一端系上一块肉,野兽食肉时,无论是足碰绳子,还是食肉时偷不到摆动,都会拉动巨石,致使上空巨石突然落下,将野兽砸死。

赶仗

我们湘西还有一个习俗叫赶仗。伍阿哥给你介绍一下赶仗:赶仗是土家族的狩猎活动,每逢冬春时节的赶仗,已成为张家界土家人的传统习俗,志书上记载赶仗的情形“深林密箐,往日皆土官围场,一草一木,不许轻取,每冬狩猎,为之“赶仗”;先令舍把、头目等,视虎所居,率数十百人用大网还之,旋看其草,以大惊兽,兽奔,则以鸟铳标枪立毙,无一逃脱。”

偷主梁木

我们湘西还有一个习俗叫偷主梁树。伍阿哥给你介绍一下偷主梁树:土家人建房,屋脊上的大梁木都是偷来的。偷梁树时需要选出几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将梁木砍倒后,在树兜上将主人家准备好的红包放上,估计该梁树值多少钱就包多少钱,被偷的主人知道后也不会生气,假意追赶,走一走过场。

先生上梁

我们湘西还有一个习俗叫先生上梁。伍阿哥给你介绍一下先生上梁:主梁装好后,由两个能说会道的先生开始上梁,整个上梁词由赞梁树、赞主梁、赞酒菜、赞古人、赞屋场等项目完成。如师傅用茶盘端着酒菜赞道:“手端茶,盘四字方,张郎造架鲁班装...”。

吉时起梁

我们湘西还有一个习俗叫吉时起梁。伍阿哥给你介绍一下吉时起梁:掌墨师傅执鸡公念:“此鸡此鸡,不是非凡鸡,王母娘娘报晓鸡,头又高,尾又长,凡人拿起无用处,弟子拿起止煞气...”。念毕,壮汉振臂高呼:“起!迅速将主梁抬上屋架。”

开梁口

我们湘西还有一个习俗叫开梁口。伍阿哥给你介绍一下开梁口:掌墨师傅开梁口,边开边念:“凿子拿在手,两脚忙忙走,主东请我开梁口。”,另一个接着说:“你开东,我开西,开个骡马叫嘻嘻。”,然后问屋主人家:“要富还是要贵了”。主人答:“富贵都要”。接着主人用衣襟将开梁口凿下的第一斧木渣兜好,包上红布,珍藏干箱底,以寄托美好愿望。

进山取料

我们湘西还有一个习俗叫进山取料。伍阿哥给你介绍一下进山取料:木匠师傅在进山砍树取料的头一天,要带祭品上山,于林间祭山神。砍下来的第一根树,要倒向东边,以此祈求日神保护,整个房子所需木材大部分由主人自备,不足部分由亲友无偿援助。

师傅发墨

我们湘西还有一个习俗叫师傅发墨。伍阿哥给你介绍一下师傅发墨:发墨由掌墨师傅进行,从堂屋左右中柱正中弹一条墨线,作为整栋防雾灯准绳,开始时,主人牵着墨线一头,掌墨师拿着墨斗,静听四周动静,只要一听到响动,就将墨线弹下去。

祭火铳

我们湘西还有一个习俗叫祭火铳。伍阿哥给你介绍一下祭火铳:传说大锐曹被玉皇大帝封锅所以要经常祭,方法是从猎物身上趁其活着时上扯下一些羽毛,再从其伤口蘸上鲜血,在火铳点火的地方贴一会儿,当然还有口诀,在猎物多的地方现在还能流行。

讨黑

我们湘西还有一个习俗叫讨黑。伍阿哥给你介绍一下讨黑:在大庸旧时,家中小孩子生病,大人总会将其抱到灶门口,口口中念有词地向灶神讨一指头黑锅烟,然后将这指头等条烟抹在小孩的额头上,小孩子就会不药而愈。传说灶神又称灶王爷。每年腊月十三晚上天汇报,除夕日返回人间,所以老大庸土家人年年要对其祭祀,对灶神的崇拜,寄托了土家人一种消灾祈福的美好愿望。

寄胎

我们湘西还有一个习俗叫寄胎。伍阿哥给你介绍一下:寄胎就是将怀孕者腹中的婴儿用巫术寄存到别的地方,让其不能正常生产,据说“寄胎”也有好的一面,如果怀孕这正常生产不顺,也可以求人把胎儿寄到顺水的地方,但这种“寄胎”没有多少人真正的见到过。

下雪山

我们湘西还有一个习俗叫下雪山。伍阿哥给你介绍一下下雪:下雪山就是将正常温度瞬间降成冰点。一是小雪山,如果用锅做饭时被人下了雪山,那么任你怎么烧火,甑子里的饭怎么都不会熟;二是大雪山,砖窑里的温度几千度时,如果窑里出现了问题,下了雪山后,可以随意在里面走动,但是要倒穿蓑衣才行。

阴剪刀

我们湘西还有一个习俗叫阴剪刀。伍阿哥给你介绍一下阴剪刀:“阴剪刀”就是一把看不见,却真实存在的剪刀,阴剪刀可以剪断钢索,随时可以让走钢索的艺人身受重伤,所以凡是外来的杂技艺人就是最怕这一把剪刀了。表演时都得恭恭敬敬的拜四方,即拜蔼高人之意,祈求会阴剪刀的土老司们手下留情。

上刀梯

我们湘西还有一个习俗叫上刀梯。伍阿哥给你介绍一下刀梯:一根树干上,二十四把钢刀和一枚程亮的钢叉,是土老司专门为主人驱邪、消灾时所用的刀梯,刀梯上刃与刀对称排列,刀刃朝上,刀梯竖在空地中间四周拉上请神符咒和辟邪令旗,土老司脚踩钢刀向上爬,到最高处时腹部顶着钢刀又做540度旋转后从另外一面下来,整个过程令人生畏。

玩铧口

我们湘西还有一个习俗叫玩铧口,伍阿哥给你介绍一下玩铧口:玩铧口就是老大庸土老司为他人消灾解难时所表演的绝技。所谓铧口就是犁最下面用生铁铸造的鏆头,玩铧口包括“端铧口”、“咬铧口”、“踩铧口”三项内容,让人体验肉与火的较量,颠覆常见视觉。现在每逢盛大的节日便敬神,玩铧口已经转化为一种表演形式而进行表演了。

踩铧口

我们湘西还有一个习俗叫踩铧口。伍阿哥给你介绍一下踩铧口:将烧得通红的铧口,一字排开,土老司口念咒语,赤着双脚,像过河跳岩一样踩着铧口,脚到之处,火星四溅,直冒青烟,险象重生。据说玩铧口很有讲究,铧口要烧得通红,如果铧口烧得半生不红就容易出事。这种绝技,保留着原始巫傩文化的神秘本质与内涵。 

咬铧口

我们湘西还有一个习俗叫咬铧口。伍阿哥给你介绍一下咬铧口将烧得通红的放在地上,然后喷一口法水,便张口用牙把通红的铧口咬起,转一圈后放下,“咬铧口”是用来驱疫辟邪的,咬完铧口后,土老司便用司到揣着铧口,向上面喷一口油,油火“哗哗”燃烧,俗称“喷油火”,意为将伤亡野魂的邪气统统扫地出门。

端铧口

我们湘西还有一个习俗叫端铧口。伍阿哥给你介绍一下端铧口:“端铧口”时,土老司先要焚香烧纸、画符念咒等一系列请神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踏罡步斗,神秘莫测。事毕,暗暗念动口诀,手中不停的在空中指点比划,再用杂木棒从火堆里翻出烧得通红的铧口,用两只手把它端起来,转一圈后,在一旁放下,然后将手示众,毫发无损。

定鸡

我们湘西还有一个习俗叫定鸡。伍阿哥给你介绍一下定鸡:一只普通的大公鸡,一个古老的法术,几句神秘的咒语,片刻之间,就能把鸡给定住,被定住的大公鸡任你怎么去摸它、去抓它、去吓唬它,它都一动不动,丢石头吓唬,也没有反应,放鞭炮炸它,还是不动,非常神秘。

渡关避煞

我们湘西还有一个习俗叫渡关避煞。伍阿哥给你介绍一下渡关避煞:小孩子出生后,算命先生会按照其出生时辰推算出一生中会碰上那些关煞,关煞主要有四季关、四柱关、夜关关、百日关等,如果关险,就要请土老司渡关。渡关根据关煞的不同方法各异,如“百日关”就要做“百家衣”、食“百家饭”。

夜哭郎

我们湘西还有一个习俗叫夜哭郎。伍阿哥给你介绍一下夜哭郎:家里有夜哭郎时,据说一剂夜哭贴比药还管用。方法是用一张小红纸,上面写到“天惶惶,地惶惶我家有个夜哭郎,行人过路念一遍,一觉睡到大天亮”。写好后,用用浆糊贴在门外的电线杆上,小孩子便不再哭闹。

围猎卜课

我们湘西还有一个习俗叫围猎卜课。伍阿哥给你介绍一下围猎卜课:卜课方法有二,一是草课,进山前取一根稻草,按照一定的方法穿插后,用拉不拉得开来决定有不有收获。第二种方法是供水碗,山上放了很多套子或者夹子,所以要想知道哪一出已经猎取成功,这一碗水就会告诉你。

泼水饭

我们湘西还有一个习俗叫泼水饭。伍阿哥给你介绍一下泼水饭:“泼水饭”就是用饭菜供奉逝者、孤魂和野鬼,使其离开,不祸害人,旧时凡是有人生病了,都认为是有鬼缠身,就用“泼水饭”将其送回,其方法很简便:用一个饭碗,装上一些米饭,加入冷水泡着,端到了野外的十字路口处,点燃香烛纸钱,把碗中的水饭泼在地上,就表示把孤魂野鬼送走了。

匠人方术

我们湘西还有一个习俗叫匠人方术。伍阿哥给你介绍一下:在大湘西,很多匠人,如岩匠、木匠、瓦匠等,师传时都授有方术,所以请匠人时,要礼义相待,匠人每做完一段工程后,都会暗中便用方术回报主人,如果是礼义之家,家里以后就会风调雨顺,如果得罪了匠人,家里可能就不顺了。

大门朝向

我们湘西还有一个习俗叫大门朝向。伍阿哥给你介绍一下大门朝向:土家人的房屋地址大都位于向阳坡地,或者坐东朝西,或者坐西朝东,一般不坐南朝北,因为门窗若向北开,有“北风扫堂,家破人亡”的说法,大门一般不能选择子午向,不能对准凶山恶水,不能对准尖山,门前如果有徐徐水流则是聚气之地,气聚则人气旺而家和顺。

屋场地势

我们湘西还有一个习俗叫屋场地势。伍阿哥给你介绍一下场地:风水宝地,素有“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之说。所选定的新屋场要后有来龙,前有去脉,左边山势要比右边高,屋前不远要有溪水长流,屋向不能朝着陡坡或者山合地,这也是基于“一层案比一层高,代代儿孙出英豪”之说。

屋场龙脉

我们湘西还有一个习俗叫屋场龙脉。伍阿哥给你介绍一下屋场:龙脉是指四周山脉的走向或气势。先要请有名望的风水先生,让其架着罗盘看龙脉的走向,以测山势和凶吉。连绵纵横的山脉越峻长,该地的龙脉就越旺,若有数条山脉汇合于那一个地方此处则被认为是风水宝地了。如果有水绕在门前,居住者一定人兴家旺。

过赶年

我们湘西还有一个习俗叫过赶年。伍阿哥给你介绍一下赶年:过赶年即是提前一天过年。据说明代嘉靖年间,土家先民正准备过年,朝廷突然下了圣旨,调湖广土兵前去江浙一带抗倭,为了使土家官兵过了年再走,所以就提前了一天,吃团年饭时,下半夜开始,慢慢吃到天亮,预示来年越来越兴旺,前景越来越美好。

抢新年

我们湘西还有一个习俗叫抢新年。伍阿哥给你介绍一下抢新年:大年三十零点,谁家的鞭炮在鸡鸣第一声之时炸响,就表示他家已经抢到了新年,然后全家人轮流春三下碓,推三转磨,再换三声猪、三声牛,敲三下仓门,以求新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家人大吉大利。

七月半

我们湘西还有一个习俗叫七月半。伍阿哥给你介绍一下七月半:农历七月十五这一天,据说是亡魂归家的日子,故又称鬼节。清早要迎祖,迎祖时要将祭品至于门外,呼唤先祖进家门享用。晚上子时前要送亡魂归去,谓之“送祖”,相传这一天阴司放假,让亡魂回家省亲。所以这一天,人们不出远门,也不刮胡须,怕祖先不遇,或者不认识。

六月六

我们湘西还有一个习俗叫六月六。伍阿哥给你介绍一下:明洪武初年,朝廷派杨璟、周德兴平剿茅岗土司覃垕,历经七年,覃垕战败被擒,六月六遭受凌迟处死,行刑时,身现九条肉龙,皇帝便将覃垕皮放置龙座三天,对天忏悔,于是六月六这天,便成为了土家人的重大纪念日,这一天,家家都要翻晒衣物,称“晒龙袍”。

四月八

我们湘西还有一个习俗叫四月八。伍阿哥给你介绍一下四月八:农历四月初八为土家人浴福日。年年此日,家家户户都要拿出上好的酒菜祭祀牛王,跳铜铃舞。据说是这一天玉皇大帝把牛赐给了土家人,土家人从此解决了耕种问题,为了感谢神牛,人们便把每年的四月初八定位牛的生日,让牛休息,并给好吃的,以作纪念。

三月三

我们湘西还有一个习俗叫三月三。伍阿哥给你介绍一下三月三:传说古时候有两条毒蛇精,常出来害人。玉皇大帝于三月三派神仙下凡除之,蛇精躲在磨眼里,神仙顺手拿起糯米粑粑塞住磨眼,将蛇精堵住,蛇不能出。此后每逢这一天,家家扯嫩蒿叶拌糯米做粑粑。土家歌谣云:“三月三,做起粑粑扎蛇眼。”

打陀螺

我们湘西还有一个习俗叫打陀螺。伍阿哥给你介绍一下打陀螺:将一截长10厘米、直径6厘米左右的园杂木削成圆锥形即成,再用竹子做成鞭杆,在杆前端系上麻绳就成了陀螺鞭,用陀螺鞭绕紧陀螺用力一拉,陀螺便在地上旋转起来,然后用陀螺鞭不断的紧抽陀螺。陀螺比赛一般分三种形式,一比远,二比旋转时间长短,三比陀螺与陀螺相碰撞打架。陀螺比赛需要斗智、斗力、斗技巧,是一项极富童趣的室外活动。

打三棋

我们湘西还有一个习俗叫打三棋。伍阿哥给你介绍一下打三:棋盘只要其中一方在一条直线上有三个棋子,就算打了一“三”,每打一“三”,便捉去对方一个棋子,无论哪一方棋子被捉完啦,或者没有办法组得成“三”了,即宣布失败。

猜昧子

我们湘西还有一个习俗叫猜昧子。伍阿哥给你介绍一下猜昧子:猜昧子书面语叫“猜谜语”,是古代劳动人民集体智慧创造的文化产物,是老大庸人民非常喜爱的一种休闲和娱乐活动。昧子大多是口语,句式长短不一,很讲究节奏和押韵。在乡下流传得相当广泛,几乎每个人都能说出几个甚至几十个昧子。

丢手巾儿

我们湘西还有一个习俗叫丢手巾儿。伍阿哥给你介绍一下丢手巾儿:众人围圈向内坐着唱歌,一人拿手绢在圈外绕行,悄悄将手绢丢于一个人背后,如果此人发现,要立即捡起手绢追逐丢手绢者,但只能追一圈,若追上,丢着要重丢。若追不上,则表演一个节目。

卖龙车车

我们湘西还有一个习俗叫卖龙车车。伍阿哥给你介绍一下卖龙车车:后面的人抓紧前一个人的后衣尾,边走边喊:“买龙、卖龙车车,撞到杨家爹爹,大公、大公你买不买龙?”,买龙者面对者龙头说:“买!”,说完,买龙的就要抓龙尾,龙头带领龙身拼命保护。

躲猫儿

我们湘西还有一个习俗叫躲猫儿。伍阿哥给你介绍一下躲猫儿:两组人的游戏,一组人分头选择地方隐藏好身体后,带队的需要打一声招呼哨,叫“扯果儿”,另外一组人听到“扯果儿”后,开始分头寻找隐身者,找齐后,互换身份,从头再来。

蒙帕帕

我们湘西还有一个习俗叫蒙帕帕。伍阿哥给你介绍一下蒙帕帕:蒙帕帕近似躲猫猫儿,不同的是需要蒙住眼睛寻找躲藏者。躲藏者也不需要到处乱躲,只需要在“瞎子”周围东躲西闪地调戏就行了,趣味性相当强,是一种大深山里的儿童游戏。

扳响炮儿

我们湘西还有一个习俗叫扳响炮儿。伍阿哥给你介绍一下扳响炮儿:将黄泥和加水后揉成橡皮泥,然后做成“碗”状,翻过来向地下猛扣,泥碗着地时,碗内的空气爆发中冲破碗底,对方就得用自己的橡皮泥给补上,谁的橡皮泥先用完,谁就输了。

打毽儿

我们湘西还有一个习俗叫打毽儿。伍阿哥给你介绍一下打毽儿:毽儿又叫毽子,用一小块布包上一枚铜钱,插上七八根鸡毛就成了。对场地要求也不高,平地就行。踢法多种多样,既可以比次数,也可以比连踢的时间,还可以比踢的花样。

跳房子

我们湘西还有一个习俗叫跳房子。伍阿哥给你介绍一下跳房子:先在平地上画一个房子(2格组成房身,4格三角形组成房顶)形状,在房子中间按照次序标注上1、2、3、4、5、6,然后将一块越两寸宽的小木板分别丢在“一至六”区,再逐次用单脚跳进去把把小木板提出来。

抓子儿

我们湘西还有一个习俗叫抓子儿。伍阿哥给你介绍一下抓子儿:将五个石子向上抛出,然后用手背接住,再抛,选择一个接住,然后用这个石子边抛边抓完地上的四个石子。第二关,要成双的抓,接空中石子要用扣。根据闯关的不同,有抓单、抓双、鸡母娘抱蛋等技巧。

种莲子

我们湘西还有一个习俗叫种莲子。伍阿哥给你介绍一下种莲子:很多人做成一排,各自合掌等待种莲子,一人手捧一粒石子当“莲子”,种到谁面前,谁就双手迎接。无论有不有莲籽都得马上合拢,种完后,让跟着走的人猜,得莲籽的就要学声鸡叫。

图文来源:伍振林,部分来源于网络,如有违反你的权益请联系删除。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