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濒湖脉学]中的脉象分类错误

 心海真情2020 2022-02-28

程维献——新浪博客

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为我国的医药学做出了伟大贡献,他所著的《本草纲目》一书举世闻名,所著的《濒湖脉学》一书至今仍然是现代中医进行诊断的指导理论。但是,由于没掌握正确的分类法,李时珍在《濒湖脉学》中对脉象的分类是混乱不清的。 在《濒湖脉学》中,李时珍把脉象分为如下二十七种:浮脉、沉脉、迟脉、数脉、滑脉、涩脉、虚脉、实脉、长脉、短脉、洪脉、微脉、紧脉、缓脉、芤脉、弦脉、革脉、牢脉、濡脉、弱脉、散脉、细脉、伏脉、动脉、促脉、结脉、代脉。

李时珍说:“一脉一形,各有主病。数脉相兼,则见诸症。”(引自《濒湖脉学》)
李时珍认为,一个脉象一种特征,各有自己所反映的病症,把几个脉象综合起来,才能全面诊察出患者的病情。
李时珍把综合在一起的脉象叫做兼脉,他将二十七脉中的部分脉象进行了综合,提出了如下几十个兼脉:浮迟、浮数、浮紧、浮缓、浮虚、浮芤、浮洪、浮微、浮软、浮散、浮弦、浮滑、沉迟、沉数、沉紧、沉缓、沉牢、沉实、沉弱、沉细、沉弦、沉滑、沉伏、弦数、弦迟、缓细、缓涩、缓滑等。
另外,李时珍还提出了转豆、雀啄、屋漏、弹石、解索、虾游、鱼翔等真脏脉。
综上所述,李时珍所提出的各种脉象共有六十多种。
关于脉象的种类,由于没有掌握正确的分类方法,历代医家的分类结果非常混乱,众说纷纭,没有统一的结论。例如,李时珍将脉象分为二十七种,清代张石顽则分为三十二种;李时珍将兼脉分为三十多个,明代李中梓则分为七十多个;李时珍提出了七个真脏脉,有的医生则提出了十个怪脉。总括起来,历代医家所说的脉象共有百余种之多。
三国时期,魏国医学家王叔和说:“脉理精微,其体难辨,弦、紧、浮、芤,展转相类,在心易了,指下难明。”(引自《脉经自序》)
王叔和阐明,由于“脉理精微”,脉象“其体难辨”、“指下难明”。其实,脉象不易辨认,不只因为“脉理精微”,更因为医家对脉象的分类混乱无序。
由于对脉象的分类混乱无序,诊断中常常出现这种情况:即使是几位非常有经验的医师,他们为同一患者的诊断结果并不完全一致。因此, 对脉象作出正确分类不但非常重要,而且非常必要。
李时珍对脉象的分类存在哪些错误呢?
为了便于说明李时珍对脉象分类的错误,我们先对脉象作一简略分类。
进行分类,对于构造简单的事物,凭经验就可以对它作出正确分类;对于构造复杂的事物,凭经验的方法就不行了,必须要借助于科学的分类法。
根据分类法,对事物进行分类,首先要对被分类的事物进行系统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先用纵向分类法分出事物的种类,再用横向分类法分出事物的属类。对脉象分类也是如此。
我们知道,脉象主要由气血、部位、搏速、搏力、节律等方面构成。根据脉象结构的繁简不同,脉象主要分为平脉、病脉和真脏脉三大种类。平脉是正常人的脉象,病脉是一般病人的脉象,真脏脉是危重病人的脉象。
一、平脉
平脉是正常人的脉象。平脉的气血匀和,部位适中,搏速平缓,搏力均衡。也就是说,平脉的气血不亏不盈,部位不浮不沉,搏速不迟不数,搏力不大不小。平脉只有一个属类。
清代医学家柯琴说:“凡脉之不浮不沉而在中,不迟不数而五至者谓之平脉。”(引自《伤寒来苏集》)
柯琴给平脉下的定义很正确,所谓“不浮不沉”是指部位适中,“不迟不数”是指搏速平缓。
二、病脉
病脉是一般病人的脉象。病脉的气血分为充盈、亏损两种情况;部位分为浮浅、深沉两种情况;搏速分为急疾、迟慢两种情况;搏力分为洪大、弱小两种情况,这是对病脉的系统分析结果。
柯琴说:“若一见浮沉迟数之象,斯为病脉矣。”(引自《伤寒来苏集》)
柯琴给病脉下的定义也很正确,所谓“浮”是指部位浮浅,“沉”是指部位深沉,“迟”是指搏速迟慢,“数”是指搏速急疾。
关于病脉四个方面的八种情况,李时珍谓部位浮浅为“浮”脉,谓部位深沉为“沉”脉,谓搏速急疾为“数”脉,谓搏速迟慢为“迟”脉;其它两个方面的四种情况前人没有统一说法,我们暂且借用前人的命名,谓气血充盈为“滑”脉,谓气血亏损为“涩”脉,谓搏力洪大为“洪”脉,谓搏力弱小为“弱”脉。这里所说的“滑”、“涩”、“洪”、“弱”四脉,和前人命名的涵义不尽相同。
李时珍说:“脉理浩繁,总括于四。既得提纲,引申触类。”(引自《濒湖脉学》)
李时珍认为,脉象种类繁多,不易掌握,应该以四脉为纲去统领诸脉。
脉象的提纲是中医脉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由于对脉象分类混乱,因而关于脉象的提纲历来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
李时珍以浮、沉、迟、数四脉为纲,滑伯仁以浮、沉、迟、数、滑、涩六脉为纲,陈修园以浮、沉、迟、数、虚、实、大、缓八脉为纲,张仲景以浮、沉、滑、涩、数、动、弦、弱、大、微等十脉为纲,还有以其它脉象为纲的。
实际上,对病脉的系统分析结果滑、涩、浮、沉、迟、数、洪、弱八种情况,就是病脉的八纲。病脉八纲和病情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相对应:滑、涩二脉定阴阳,浮、沉二脉定表里,迟、数二脉定寒热,洪、弱二脉定虚实。
(一)滑、涩二脉定阴阳
气血充盈为滑脉,主病为阳盛;气血亏损为涩脉,主病为阴盛。
李时珍说:“滑脉如珠替替然,往来流利却前还。……涩缘血少或伤精,反胃亡阳汗雨淋。”(引自《濒湖脉学》)
滑脉气血充盈,阳气有余,主病为阳盛;涩脉气血亏损,阴气有余,主病为阴盛。
(二)浮、沉二脉定表里
部位浮浅为浮脉,主病在体表;部位深沉为沉脉,主病在脏腑。
李时珍说:“浮脉主表,里必不足。……沉脉主里,主积主寒。”(引自《濒湖脉学》)
李时珍阐明,浮脉主表,沉脉主里。
(三)迟、数二脉定寒热
搏速急疾为数脉,主病为热症;搏速迟慢为迟脉,主病为寒症。
李时珍说:“三至为迟,迟则为冷。六至为数,数即热症。”(引自《濒湖脉学》)
李时珍阐明,迟脉主寒,数脉主热。
(四)洪、弱二脉定虚实
搏力洪大为洪脉,主病为实症;搏力弱小为弱脉,主病为虚症。
李时珍说:“迟而无力定虚寒。”(引自《濒湖脉学》)
李时珍所说的“迟”即迟脉,所说的“无力”即我们所说的“弱”脉。李时珍阐明“迟而无力定虚寒”,是说迟脉主寒、弱脉(无力)主虚。既然弱脉主虚,反之,洪脉(有力)则主实。
李中梓是明代的一位名医,他在《诊家正眼》中说:浮脉,“无力表虚,有力表实”;沉脉,“无力里虚,有力里实”;迟脉,“有力积冷,无力虚寒”;数脉,“有力实火,无力虚火”。李中梓也阐明,浮、沉二脉定表里,迟、数二脉定寒热,洪(有力)、弱(无力)二脉定虚实。
由上可知,病脉八纲和病情八纲是紧密相联的。
医师诊脉,无非是要诊察患者的病情,以滑、涩、浮、沉、迟、数、洪、弱八脉为纲,即可弄清患者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情况。因此,病脉应该以滑、涩、浮、沉、迟、数、洪、弱八脉为纲,既不可多,也不可少。
下面,我们继续讲对病脉的分类。
根据横向分类法,把病脉四个方面各包括的两种情况一一辗转综合后排列起来,就分出了病脉的十六个属类。
这个分类结果排列如下:
1.滑浮数洪脉;2。滑浮数弱脉;3。滑浮迟洪脉;4。滑浮迟弱脉;5。滑沉数洪脉;6。滑沉数弱脉;7。滑沉迟洪脉;8。滑沉迟弱脉;9。涩浮数洪脉;10。涩浮数弱脉;11。涩浮迟洪脉;12。涩浮迟弱脉;13。涩沉数洪脉;14。涩沉数弱脉;15。涩沉迟洪脉;16。涩沉迟弱脉。
掌握了病脉的八纲与类别,就便于为患者诊察病情了。为患者诊脉,气血充盈为滑脉,主病为阳盛;部位浮浅为浮脉,主病在体表;搏速急疾为数脉,主病为热症;搏力洪大为洪脉,主病为实症。诊断结果,患者的脉象属于病脉中的“滑浮数洪脉”,反映患者阳盛阴衰,病在体表,患有实热病症。如果患者的脉象气血亏损、部位深沉、搏速迟慢、搏力弱小,这属于病脉中的“涩沉迟弱脉”,反映患者阴盛阳衰,病在脏腑,患有虚寒病症。由于对病脉进行了清晰的分类,无论几位医师为同一患者诊脉,诊断结果必然是一致的。
三、真脏脉
真脏脉是危重病人的脉象。真脏脉的气血大亏,节律不齐,搏动中出现间歇,是患者脏腑功能衰竭的反映。真脏脉包括的情况比较复杂,对它的分类过程也很复杂,这里不作详述。
以上,我们对脉象进行了简略分类。
下面,我们分析一下李时珍对脉象分类的错误。
李时珍说:“缓脉,去来小驶于迟,一息四至。”(引自《濒湖脉学》)
李时珍阐明,一呼一吸之间,缓脉跳动四次。我们知道,缓脉是平脉中搏速平缓的情况,是分析结果,不是分类结果。
李时珍说:“迟脉,一息三至,去来极慢。……数脉,一息六至,脉流薄疾。”(引自《濒湖脉学》)
李时珍阐明,一呼一吸之间,迟脉跳动三次,数脉跳动六次。我们知道,迟脉和数脉是病脉中搏速方面的两种情况,是分析结果,不是分类结果。
李时珍说:“浮脉,举之有余,按之不足。……沉脉,重手按至筋骨乃得。……伏脉,重按着骨,指下裁动,脉行筋下。”(引自《濒湖脉学》)
李时珍阐明,浮脉在肌肤,沉脉在筋骨,伏脉在筋下。我们知道,浮脉、沉脉和伏脉是病脉中部位方面的三种情况,是分析结果,不是分类结果。
李时珍说:“促脉,来去数,时一止复来。……结脉,往来缓,时一止复来。……代脉,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引自《濒湖脉学》)
李时珍阐明,促脉“一止复来”,结脉“一止复来”,代脉“动而中止”。我们知道,促脉、结脉和代脉,是真脏脉中搏动节律方面出现间歇的情况,是分析结果,不是分类结果。
李时珍说:“革脉,弦而芤。如按鼓皮。”(引自《濒湖脉学》)
李时珍阐明,革脉既似弦脉又似芤脉。我们知道,革脉是个综合结果,但综合得不全面,不是完整的脉象种类。
李时珍说:“微脉,极细而软,按之如欲绝,若有若无,细而稍长。”(引自《濒湖脉学》)
微脉“极细而软”是气血亏损,“按之如欲绝”是搏力弱小,这是涩脉和弱脉的综合。微脉只综合了脉象的气血和搏力的情况,没有综合部位和搏速的情况,也不是完整的脉象种类。
其余脉象,滑、涩、虚、实、长、短、洪、紧、芤、弦、牢、濡、弱、散、细、动等十六脉,基本都是片面的综合结果,并非完整的脉象种类,这里不逐一评析。
李时珍所提出的兼脉,基本上都是片面的综合结果。
李时珍说:“浮迟风虚,浮数风热。浮紧风寒,浮缓风湿。浮虚伤暑,浮芤失血。浮洪虚火,浮微劳极。浮软阴虚,浮散虚剧。浮弦痰饮,浮滑痰热。……沉迟虚寒,沉数热伏。沉紧冷痛,沉缓水畜。沉劳痼冷,沉实热极。沉弱阴虚,沉细痹湿。沉弦饮痛,沉滑宿食。沉伏吐利,阴毒聚积。……弦数多热,弦迟多寒。浮弦支饮,沉弦悬痛。……浮紧表寒,沉紧里痛。……浮长风痫,沉短宿食。……缓大者风,缓细者湿。缓涩血少,缓滑内热。”(引自《濒湖脉学》)
李时珍所说的“兼脉”,由于只综合了脉象部分方面的情况,基本上都是片面的综合结果,不是完整的脉象种类。例如,浮迟、浮数、沉迟、沉数等兼脉,它们只综合了脉象的部位和搏速的情况,没有综合气血和搏力的情况,都是片面的综合结果,不是完整的脉象种类。二十七脉中的“革”脉,其特点是“弦而芤”(李时珍语)。根据李时珍的理论,“革”脉也应该是个兼脉,即“弦芤”兼脉。

李时珍对真脏脉的分类也是混乱无序的。

李时珍说:“脾则雀啄,如屋之漏。”(引自《濒湖脉学》)

李时珍阐明,雀啄脉如鸟雀啄食,跳三、五下则停,然后再跳。雀啄脉只综合了脉象部分方面的情况,不是完整的脉象种类。

其余的真脏脉虾游、鱼翔、弹石、解索等也如是,由于只综合了脉象部分方面的情况,都不是完整的脉象种类。

综上所述,李时珍所提出的脉象种类,二十七脉中的缓脉是平脉中的分析结果,迟、数、浮、沉、伏等脉是病脉中的分析结果,促、结、代等脉是真脏脉中的分析结果,革、微、滑、涩、虚、实、长、短、洪、紧、芤、弦、牢、濡、弱、散、细、动等十八脉是片面的综合结果;兼脉中的脉象基本都是片面的综合结果;真脏脉中的脉象也基本都是片面的综合结果。由于没有掌握正确的分类法,李时珍对脉象的分类结果是非常混乱的。
以上,我们以分类的道理为依椐,分析了李时珍在脉象分类中所存在的错误。
虽然李时珍没有从理论上弄清分类法,但他凭经验已经隐约感觉到应该如何对脉象进行分类了。李时珍提出了脉象的提纲,这实际上是在对脉象进行分析的认识;李时珍提出了兼脉之说,这实际上是在对脉象进行综合与分类的认识。如果他能系统地分析出脉象的提纲,并且能完善地综合出所有兼脉,这样就能对脉象作出正确的分类。

脉学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的珍贵遗产之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扁鹊就总结出了“望、闻、问、切”四种诊病方法。几千年来,我国医生一直用切脉的方法诊断病情,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应用正确的分类法,可以把脉象的类别析理得种属分明,将前人的经验和理论予以总结提高,使祖国这一珍贵的医学遗产发扬光大,为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作出更大贡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