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之风温证治论

 西医也在学中医 2022-02-28

上一篇素问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的文章中,黄帝内经解释了为何冬季寒冷,来年春天必然风温热病流行的原理。原理知道了,那有如何治疗风温热病呢?我们继续看素问的风温证论治。

文章图片1

【原文】经曰: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又云:冬不藏精,春必病温。是因冬令

损耗其精,寒邪乘虚而人,所以成温病之原也。盖冬令阳气闭藏,不得宣通,邪伏于少阴之经,酝酿成热,至春令阳升阴降,借少阳转枢之力而出之于太阳,是为温病,复感春风,即名风温。夫伏邪蕴热在少阴,而外感之风中于卫阳,表里俱热,故尺寸之脉俱浮焉。风邪鼓盈,与里热相合,排挤津液外泄,原有汗出,若再误用辛温之剂汗之,热邪反增,津液亦不能支,致使身热如火,汗出不止。若毒热内扰,心宫不宁,神明不清,则言语难出,神昏多眠之症遂作。且阴液既灼,而筋骨不濡,犹有身重不便,难以行动,手太阴金脏恶火者也。热邪克肺,失其清肃之令,制节不行,出人气促,鼻息必鼾鼾然有声也。若误用下法,热邪下陷,下焦津液告竭,则见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误用火灸,或烧针取汗之法,以热攻热,津液立见消亡,则皮肤发黄,惊痫、瘛疭之证现矣。由是观之,凡辛温之药,皆犯误火之梦,消导之药,皆犯误下之禁,惟宜用葳蕤汤或桂枝合人参白虎汤,辛凉解肌,清热,庶风温解,里热退,而诸证皆愈矣。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疴疾不起,何有风温之患哉?

《黄帝内经》有言:若冬天感受寒凉,来年春季必得温病。又言:冬天若不注意藏精,来年春季必得温病。这是因冬季耗散了真精元气,则寒邪正可乘虚而人,因冬令阳气不得宣发,故与少阴之气同气相求,伏藏于人体内郁久化热,成为温病之源。当春季来临,借少阳转枢之力,并同人体之阳气向外升腾,再加春风之邪侵扰,则发病为春温,表里俱热,尺寸之脉为浮象,热迫津液外出为汗。若此时再用辛温发汗之法,则津液更亏,热邪更胜,以致身热如火,汗出不止。若毒热内扰,甚至会出现心神不明,则言语难出,神昏多眠之症。而且阴液既受热灼,则筋骨不得濡养,会出现身重不便,难以行动之症,热邪克肺,使之失其清肃之令,制节不行,则出入气促,有如鼾声。若误用下法,可导致热邪下陷,下焦津液耗竭,则见小便不利,直视失澧。误用火灸,或烧针取汗法,则为以热攻热,津液立见消亡,会出现皮肤发黄,惊痫、瘛疭之症。由此而看,凡用辛温之药,是犯误用火热之禁忌。若用消导之药,是犯误下之禁忌。唯有用葳蕤汤或桂枝合人参白虎汤,辛凉解肌,益阴清热,可解风温,退里热,使诸证皆愈。所以圣贤之人注重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保藏精气,使疴疾不起,又何有风温之患?

2021年的冬季比往年寒冷,大雪纷飞,连岭南地区都霜雪挂枝,2022年五运六气全年风木见长,风温热病比往常更厉害,所以治疗思路上可以考虑辛凉解肌,益阴清热,可解风温,退里热,使诸证皆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