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营造学堂】“骨骼惊奇”的中国古建筑

 古建秦 2022-03-01

图片

建筑的“骨骼

即为建筑物的受力结构

也就是建筑的框架体系

中国传统建筑为木结构的框架体系

正是这种惊奇的木结构

造就了“墙倒屋不塌”的建筑传奇

图片

01

木结构的优缺点

优势:(一)取材方便

           (二)适应性强

           (三)有较强的抗震性能

           (四)施工速度快

           (五)便于修缮、搬迁

缺点:(一)木材用量大成材周期长,

                导致大料紧缺

          (二)木建筑易燃、不防潮、

                 宜虫蛀

          (三)难以满足大空间的需求

图片

木构架的组成采用榫卯结合,木材本身具有的柔性,加上榫卯节点有一定程度的可活动性,使整个木构架在消减地震力的破坏方面具备很大的潜力。许多经受过大地震的著名木架建筑如辽代建筑天津蓟县独乐寺观音阁,1976年大地震的时候,天津的房屋倒塌了几乎一半,但是独乐寺观音阁虽然年久失修,摇来晃去就是没有倒。还有山西应县佛宫寺塔也是辽代建筑,建成已千年,在经历了数次地震依然保存完好,这些就是有力的证明。

图片

天津蓟县独乐寺观音阁(辽 公元984年)


02

木构建筑是如何搭建的呢?

图片
图片

木结构基本构建名称之后,

组合在一起会发生什么“反应”呢?

图片
图片

穿斗式和抬梁式结合

抬梁式又“叠梁式”,顾名思义,这种形式最大的特点是梁一层又一层往上叠起。具体为柱子上安,梁上接着放短柱,短柱上接着放梁,就这样直至屋脊。抬梁式因为有柱梁的支撑作用,且柱梁尺寸较大,能提供较宽敞的室内空间,同时,外观也可以看起来磅礴大气。因此,这种结构形式多应用于古代的官式和庙堂建筑中,以及北方民居建筑中。

穿斗式 在中国南方各地的建筑中用得较多。它的基本组成构件是柱与穿枋,柱直接承檩,没有梁,这种做法可能和早期的纵架有一定渊源关系,已有悠久的历史。在汉代画像石中就可以看到汉代穿斗式构架房屋的形象。

03

木构建筑的未来

当钢筋混凝土森林席卷全球,中国传统木构真的就无计可施了么?

快来看看原来木结构还可以这样。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