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874万应届毕业生的应聘寒冬,个人和企业如何处理?

 明少早说 2022-03-02

874万应届毕业生的应聘寒冬

个人和企业如何处理?

写在前面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王辉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表示:2020年应届高校毕业生有874万,同比增长40万,预计2020年的就业形势将更加严峻,个人和企业究竟如何应对这个不平凡的求职季?


往年的“金三银四”被今年的疫情打得“不三不四”——面试周期拉长,求职压力增加,很多企业撑不下去,纷纷开始裁员,没裁员的企业更是缩减了自己的招聘需求

对于现在需要找工作的小伙伴来说,需要做哪些思考和准备呢?

1.优先选择核心部门

首先,要尽量进入到能够直接创造价值的部门,比如销售部或者研发部,像这样能够给企业“造血”的部门可以降低整体被裁的几率

职场的本质是我们先帮企业创造价值,然后企业付出相应的回报

我们能够创造的价值足够大,企业才会对我们不离不弃,疫情期间“非核心部门”被裁掉的风险非常大

2.抓紧时机修炼内功

其次,透过这个时机,要好好盘点一下自己的能力,仔细研究企业的招聘需求

看一下哪些能力是自己已经具备的,哪些能力是自己还需要加强的

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不可怕,自己心仪的工作不需要自己,才是让人烦心的事情

千万不要等到真正碰上了合适的工作机会,才发现人家的要求很清晰,咱却没那个能力去争取

3.精细化简历和面试

最后,要注意定向投递自己的简历,很多小伙伴都是海投简历,除非你的简历有特别傲人的成绩,否则海投简历,本质上就是制造垃圾信息

要去深入研究企业招聘需求,对简历做个性化调整——企业需要哪些能力,我们要根据招聘需求,去调整简历内容的优先顺序

这样才能提升我们成功的概率,不然连面试都没有机会,还谈什么应聘

比如要面试一个销售岗,就需要把销售的经历写在前面,如果要面试的是客服岗,就要把客服的经历写在前面

核心的原则就是:让简历的阅读者,一眼就找到他想要的东西,千万不要让人家找来找去

只要越过了简历这关,就可以顺利地进入面试这一关

已经有职场经验的小伙伴,面试前要复盘已经做成哪些事情,想好这些简历中的案例如果被问到,要如何去讲解说明

如果是应届毕业生,就要突出自己快速学习的能力,让面试官判断你具有潜力

只有在事前做充分的准备,才能增加自己求职成功的概率

除了个人需要注意这些事情,企业招聘方也有一些事需要注意

1.调整结构外包出去

首先,企业要趁机改善自己的用工方式,非核心的岗位,要考虑开始做外包

这次疫情让很多企业意识到:人力成本是公司巨大的开支

当疫情来临,减少了生意,高昂的人工成本,就成了突出的问题

这时候就要做好盘点,有哪些部门的事情可以外包出去,思考怎样的人员结构对企业来说更加有利

2.线上面试与时俱进

其次,如果岗位不能外包,仍然需要外部招聘,方式要与时俱进,采用线上面试的方式

一方面,降低面试人员流动所带来的潜在传染风险,另外一方面,也提高了面试的效率,节约了面试者往返的交通时间

记得提前把视频面试的平台选好,腾讯会议、阿里钉钉都比较适合做视频面试

线上面试要按照更高的规格去筹备,比如面试官正式的穿着和干净整洁的背景,这样更有利于人才的吸引

不要因为是网络面试,就表现得漫不经心,哪怕人家没来入职,面试的过程,也是对企业形象的树立

3.引入性格测评

最后,企业要引入性格测评,提高人员和岗位的“性格匹配程度”

以往对于企业用人方面来说,更加关注的是人才的外在信息,比如工作经历、长相、学历

现在企业除了关注外在信息,还要去关注人才的内在性格特质,引入入职前的测评分析

在面试者能力满足的前提下,根据其性格优势来安排工作,制定个性化的激励方式,可以让人才更加乐在工作

对于已有的员工做好性格盘点,条件允许的前提下,让员工调整到更加合适的岗位,提高人员效率和留存率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如果人才的性格特质,符合企业的需求,人才本身干着舒心,企业用着顺心


尾声

最后想说,疫情之下,人才要更善于抓住机遇,展示自己,以利他为核心

企业要精简招聘、与时俱进,并且提高招聘的准确率、人才的使用率和员工的留存率

面对疫情的寒冬,人才需要寻找更合适的企业,企业也需要寻找更合适的人才,人才和企业,是一个互相成就的整体

熬过这个寒冬的黑夜,我们终将见到黎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