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这么拼命,为何却是被开除的那个?

 明少早说 2022-03-02

写在前面

小李是个非常“勤奋”的员工,这个月已经第二十天加班了,下班的时候,小李被主管叫到了会议室,通知他明天不用来了,因为试用期的考核,小李并没有通过,为什么这么拼命的员工,最终却是被开除的那个呢?

一、疲劳不等于功劳

小李在现在的这家公司工作,已经是第二个月了,眼看同期来的销售都一个个地开单了,他却丝毫没有开单的迹象。

每天早上他都是第一个到办公室,工作到晚上十一点多才离开,公司规定每天要打够80个有效电话,他能打120个,公司规定要给客户发40通邮件,他能发60封,他的工作,只做的比别人多,不比别人少。

论努力程度,小李绝对是无人能及的,可是销售的工作,是凭业绩说话,而不是看谁更勤奋,小李最终没能通过试用期考核,被领导劝退了。

职场当中,疲劳不能等同于功劳,如果工作没有拿到结果,加再多的班,只能是徒劳,可能会被人可怜,但是没人会同情。

二、勤奋地糊弄自己

其实详细分析小李的工作,他只是做了工作,而不是完成了工作,很多人在工作岗位上,都是用勤奋糊弄自己。

公司规定要打80个有效电话,是要销售搜集到客户的有用信息,最终达到成单的目的,而小李的电话,大多数散乱而没有重点,公司给的基础话术,他经常讲得颠三倒四。

他所谓的120个电话,很多都是时长有效,内容无效,根本无法支撑后续的销售行为,所以别人开单了,他连个需求都挖掘不到位。

再来说说发送邮件的事情,别人都是提前整理好复制粘贴就行,小非要下班之后一个一个字母地敲上去,因为他觉得这样最精确,每一个字都不会出现问题,保证给客户最好的感知。

但是事实上,这些根本都是一些不需要去考虑的细枝末节,小李却在上面浪费了大量的时间。

反而是主管培训小李的那些打电话的套路,以及如何探寻需求的方法,他一直没怎么上心,还坚守着自己的一套,最终落得个被开除的命运。

职场当中,我们要能够去明确工作最终交付的成果是什么,而不是纠结于过程多么完美,最终的结果不到位,过程再完美也是徒劳。

三、如何聪明而非“虚假努力”

千万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如果努力的重点不对,花越多的力气,错的就越离谱,究竟如何能够更聪明的工作,而不是盲目地努力工作呢?

1.明确领导的预期

首先,任何的工作,都要明确最终的交付成果是啥,而不是自己在那瞎想,比如小李的销售工作,公司要的最终结果是开单,而不是打多少通电话和发多少封邮件。

其实工作和考试的道理是一样的,审题的时候,要好好去了解考察的重点究竟是什么,而不是按照自己的理解给出一个答案,这样大概率是要翻车的。

2.先达到平均水平

其次,先固化再优化,不要急着探索新方法。

有的新人,特别有自己的想法和创意,可是这些想法和创意,应该建立在先照做的基础上,而不是自己贸然去创新。

既然已经知道了领导要的重点,应该按照公司给的套路去做,毕竟一家公司能够存活下来,一定说明过去的套路是好用的。

先做到平均水平之上,熟悉了整个工作流程,再来做改进,才能事半功倍,否则连平均水平都达不到,谈创新和努力,是很搞笑的事情。

3.借鉴与超越

最后,是向优秀的人学习,借鉴更加高效的方法,而不是重复性努力。

要把工作需要的能力项,一项一项地拆散了去找人对标,每一个小细节都不放过,详细分析自己跟优秀的人区别在哪里,哪些是可以模仿的,哪些是自己不能模仿的。

比如工作结果一样,要去分析为什么人家花的时间更少,是怎么办到的?

再比如做事时长一样,但是人家却能得到更高的业绩,究竟做对了什么?

不要以为一件事情重复做,就能够做出好成绩,缺少思考的努力,只能叫做虚假努力。

尾声

工作当中,只有成果,没有“苦劳”这种果。

明确领导的期待,先听话照做,然后去向强者学习。

要去寻找“性价比高”的方法,而不是一味地蛮干,标榜自己“努力”。

你觉得要如何更“聪明”地工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