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诊疗验案——抽筋

 浩源中医书馆 2022-03-02

图片

患者,男,87岁。

眩晕,双手抽筋,双侧下肢抽筋,纳差。

服药10剂,眩晕明显缓解,双手抽筋缓解,双侧下肢抽筋,服药后未出现。纳差缓解。

再次就诊服药10剂,双手抽筋,服药后亦未再出现。

患者整体脉弱,气血不足,同时脾胃虚弱明显。气血不能很好供养头部,导致眩晕。气血不能很好滋养四肢,则四肢易发抽筋。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补充气血需要调理脾胃,脾胃健则能更好生化气血。

伤寒论原文讲: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

脉浮,自汗出,小便数而恶寒者,阳气不足也。心烦、脚挛急者,阴气不足也。阴阳血气俱虚,则不可发汗,若与桂枝汤攻表,则又损阳气,故为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燥吐逆者,先作甘草干姜汤,复其阳气,得厥愈足温,乃与芍药甘草汤,益其阴血,则脚胫得伸。

治疗思路是补其阳气,滋其阴血。通俗讲就是补益气血。不过需要说明,今时之人多脾胃虚弱或脾胃虚寒,补益气血,需要调理脾胃,脾胃运化功能强了,药物也能更好吸收,饮食情况改善,气血生成便有了源头。

点击此处可了解作者详细信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