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做一个懂“设计”的教育人

 教育专家谈教育 2022-03-02

做一个懂“设计”的教育人

陶华坤

设计思维”就是像设计师一样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教育是长期的成全人帮助人发展的过程。缺少科学思维和智慧的人,总是不断强化规则、格式化人的行为来粗暴解决问题。

1.教育究竟是什么样子。

教育核心价值在于促进人的幸福和发展变化中的教育,始终有新机无论教育的形式如何变化,教育的本质从来没有改变。发展昨天、奋斗今天、思考明天到操场上去、到阳光下去、到大自然中去有效教研、有效教学、有效学习把课堂定位为人的生命发展场。教师对症下药,事半功倍是责任也是使命教育是探索,使人理解人生的意义和目的,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教育让思想者去思考真正的教育家留给人们的是思想

教育让思考力生长。坚持知行合一规律向管理要质量、向教研要质量,向45分钟要质量。学生的学习不仅需要掌握书本知识,更需要通过实践活动,促进其智慧的发展。调动家长资源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去学习,将学校、老师、课程、作业、教辅等,都视为供自己灵活调度的资源。推动学生的深度学习!教育好孩子的秘诀:不是成绩、不是名校,而是父母每天对孩子耳濡目染的习惯,由此孩子养成的性格,是影响他一生的东西。

教学就是让学生去实践、体验、试验、思索、探究。民族复兴的过程,一定是文化复兴的过程。激活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研究的动力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进步让教师心中有规则、手上有技术、脑中有智慧。要注重构建有效课堂、研究有效训练、讲究有效辅导,关注差异,因材施教等。切记:任何游离于课堂之外的学校特色其影响力都是有限的校长具备“四心”:雄心。有雄伟壮志、战略眼光、正确的价值取向;慧心。智慧眼光,优化队伍;爱心。爱师生之心;恒心。持之以恒、永不放弃的恒心。

2.在理想和现实中寻找契合点

变革从学校文化建设开始。管理不是控制,是让大家有目标。教育教学的重心要从教育转向学习。把“双减”看作促进规范办学行为的一个契机,强化年级组、学科组、备课组的集体学习和研究功能,把教、学、研三者统一到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教育研究既研究“教”又研究“学”更要研究“管”。“喊出来”到“干出来”有多远?“做中学”应是“学思做”的结合,思辩、对话是主题,碰撞、生成是目的。生命的意义在于追寻,生命的价值在于创造。

让教学内容价值化。“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先学是课堂上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的自主实践、探究、学习;后教是在先学的基础上,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的合作实践、探究、学习;当堂训练则是学生的反馈性活动。教师当好“导演”和教练。贯彻“以学定考”原则,做到“教、学、考、”一致性。倡导差异化评价操作体系,设计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新命题方向和新考法。试题情境化,让考试在游戏中闯关,在模拟的生活场景中解决实际问题。

以教育评价创新塑造教育未来。在数据驱动教学的范式下,教学结构从教师、学生、媒介、内容四要素,转变为教师、学生、媒介、内容、数据五要素。真实的教学数据会赋予教师三种能力:“显微镜”式的观察能力,“望远镜”式的预测能力,“导航仪”式的指导能力。准确给予学生个性化的学习路径与方法指导。教育的目的是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学校是师生心灵的家园,倘若这个家园没有对人的尊重,没有诚信,没有公正,那么,心灵会是一片荒芜!

3.让教师成为自己职业发展的设计者实施者

核心素养的有效落地要通过高质量的课程设计来实现。教师成长=长×宽×高。高就是思想境界高,长就是学科教育在基础扎实的前提下又有专长,宽就是知识面宽。设计重点:一是基于育人目标的跑道预设,在保证多样选择和真实体验的基础上,做实做精国家课程的二度开发,把国家要求、社会需求、学校追求融入校本化课程;二是基于个人追求的跑道创生,以横向拓宽和纵向加深来创生跨学科的课程。将游戏嵌入到教学中,更在于活动后引发的思考与讨论。

让梦想在平凡中绽放。办好学校有人说,短期看资金,中期看人才,长期看教育理念。整体建构学校发展路径:“理念—技术”路径。其关键是教育管理技术的应用,含学校教育诊断、学校发展规划、学校质量监测等;“理念—制度—策略”路径。其关键在学校制度的制定;“理念—体系—载体”路径。体系指学校教育的结构框架。教育要有跨学科的广度,勇于培养师生的批判性思维。要以文“化”人,课堂是教师的立教之本。平凡缘于此,创造也缘于此。

教育改革是由现实走向理想的过程。智者顺应潮流,拥抱变化。要精神成人,将榜样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追求实在、实事、实效。把教育理念、管理制度、办学模式,要持之以恒,形成真正的校园文化。打造安全、公平、均衡、差异和优质的和谐教育,促进学生在校发展最大化、终身发展潜力最大化。让学校生活远离粗放、简单、机械、刚性,使其成为科学的、精致的、审美的、温暖的、生动的、能给人无限想象和怀念的生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