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子智慧——道德经理论与应用》

 张学新讲道德经 2022-03-02

《老子智慧——道德经理论与应用》丛书分上、中、下三卷。

为了使大家更好地理解老子五千言,我们先从多个角度对大家进行导读。

一、轴心时代

 人类从古猿进化到类人猿,从类人猿进化到人,期间的进化不仅仅是躯体的变化,更主要是大脑神经系统的进化。

人类大脑神经系统的进化,促使人类思想与智慧不断提升。人类思想与智慧的升华,最终使人类脱离动物世界,构建了自己的人类社会,缔造了人类独自具有的文化。

动物思维主要局限于对事物形而下的具象思维,人类随着大脑思维功能的进化与智慧的不断提升,大脑思维从对事物形而下的具象思维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质变为形而上的抽象思维,最终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智慧人类。

在公元前五世纪前后,人类的思想与智慧进入了一个成熟期、升华期、高峰期,诞生了一批伟大的思想家与哲学家。代表人物有中国的老子、孔子,古印度的释迦牟尼,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及一些宗教的先知先觉者。他们创生了多种大智慧的经典文化,其中老子的道德文化、古印度佛文化、古希腊哲学文化与古代以色列犹太文化最具有代表性。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将这一人类思想与文化迸发时期,称之为人类文化史上的“轴心时代”。

在轴心时代,多种经典文化的同时出现,似乎作为一个符号,标志着人类在进化的征途中蹒跚了数万年,突然间猛抬头,迈开了大步;标志着人类思想与智慧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高度,开启了人类认识世界的新篇章。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两千五百年,似乎是漫长的,但对于人类历史来讲,也许又是短暂的。

两千五百多年来,人类的社会制度在演变;人类的科技在进步;人类社会各行各业的变化日新月异,天翻地覆。今天,在我们的生活中,似乎已经没有了两千五百年前的任何事物的影子;在我们的印象与思想意识里面,“愚昧”、“无知”与“落后”,似乎是古人生活的代名词;我们感觉似乎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在进步,今人远远超越古人。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历史告诉我们,虽然两千五百多年过去了,但人类的思想似乎停下了脚步,从来没有什么大的进步与质的飞越。如今,“轴心时代”仍是轴心时代,其轴心地位并没有被超越,被改变。

二、老子其人

轴心时代,中华民族处于公元前500年左右的春秋战国时期。老子、孔子、庄子、孟子、墨子、荀子、韩非子等一大批思想家十分活跃,他们收徒讲学,公开辩论;他们思想相互碰撞,既相互吸收包容,又相互批判;形成了道、儒、法、墨、名、兵、农、商、阴阳、纵横、小说等诸多学派争鸣现象;后人称之为“百家争鸣”。

道文化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文化,在上古的神话故事里,伏羲、女娲、皇帝等都和“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河图》《洛书》《易经》等古老文化都蕴含了中华民族古老的道文化。

老子是中华民族在轴心时代诞生的最伟大的思想家,是中华民族数万年先祖积累下来的道德文化的集大成者。老子道德文化不仅影响了先秦诸子百家文化,而且对整个中华民族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历史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于老子,因史书记载不详,结果导致老子是谁这个问题,至今在学术界仍有争论。

在司马迁的《史记》中记述了三个老子,其中曾任东周国家图书馆馆长的老子,多数学者比较认可。

《老子韩非列传》记载:“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这个地理位置,即现在的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今天,在鹿邑县城的东北隅,有一个古籍叫老君台,相传老子当年明道成仙于此处飞升,所以又叫升仙台或拜仙台。

在《孔子世家》和《老子韩非列传》中都记载了孔子曾问礼于老子的事。以此,有学者推论老子与孔子是同时代人。孔子出生在公元前551年,老子作为孔子的老师,有学者推论,老子诞生于公元前570年前后。

相传,东周末年,老子看到周王室衰微,乃归隐西区,出函谷关,不知所终。

如果这些文献记载属实,老子作为周守藏室之史,其惊人的智慧也就顺理成章。研读帛书本老子,我们可以得知作者的古文字功底与文学水平已经登峰造极,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如果作者不是周守藏室之史,很难想象还会有他人能写得出来如此精妙绝伦的千古绝唱。

周守藏室之史这个职务相当于今天的国家图书馆或档案馆馆长,按照常理推论,老子应该是优秀在先,任职在后;任职之后,得天独厚的学习与工作条件,使老子变得更加优秀、更加智慧。

老子在那个时代有多么优秀,我们听听孔子是如何说的。

孔子问礼老子回来后对弟子说:“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这样的言语,出自孔子之口,足以证明老子当时是一个多么有智慧的圣者。

但两千多年来,由于诸多客观与主观原因,后人对老子的认知与评价却众说纷纭、千奇百怪、褒贬不一。

帛书本老子的出土,使我们有机会接触到了真实的老子道德文化。随着一些学者对帛书本老子的注解与破译,一个真实的老子也逐渐出现在我们大众的视野之中。

三、老子其书

据考证,老子五千言,起初并无书名,后人称其为《老子》《道德经》《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

《老子韩非列传》记载:“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为我著书。’於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馀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老子五千言,在两千五百多年的传播过程中,由于后人的誊抄笔误、随意篡改、误解曲解等诸多原因,形成了近百种版本,近千种注解版本。

历代学者比较推崇的版本主要有:

西汉大隐士河上公为老子作注的《河上公章句》。

东汉初严遵所著的《道德真经指归》。

东汉末张鲁所著的《老子想尔注》。

三国时代魏国神童王弼为老子作注的《老子注》与《老子指略》。

唐朝皇帝唐玄宗李隆基御注的《道德真经》。

清朝民国时期教育家、北京大学首任校长严复所著的《评点老子》。

……

现代学者多推崇河上公版本与王弼版本。

今日社会上流行的版本,事实上是以多个版本的综合本,学术界常常称之为通行本老子,大众俗称《道德经》。

老子五千言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全人类的文化财富。从16世纪开始,《道德经》就被翻译成德文、法文、英文、日文等。到目前为止,可查阅到的各种外文版《道德经》已有一千多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被译成外国文字发行量最多的文化名著,除了《圣经》就是《道德经》。

1973年底,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帛书老子甲本与乙本。

甲本不避讳刘邦的“邦”字,抄写年代应当在公元前206年汉高祖刘邦立汉之前。乙本避讳刘邦的“邦”字,不避讳汉文帝刘恒的“恒”字,抄写时代大致在公元前206年至前180年之间。

帛书乙本上下篇卷尾注有,“德三千四十一”,“道二千四百六十二”字样,后人将老子五千言称之为《道德经》应该源于此。

帛书甲、乙本皆是“德篇”在前,“道篇”在后。而世传河上公本、王弼本与今天的通行本等诸多版本皆是“道篇”在前,“德篇”在后。

在帛书甲本“道篇”中出现了“聲人”与“圣人”两个词语。“德篇”中仅有“圣人”一词,没有出现“聲人”一词。

“圣人”指明道者,“聲人”指传道者。

熟读帛书本老子五千言,可以得知“道篇”重点讲“道”与聲人“传道”,“德篇”重点讲“德”与圣人“尊道贵德”。

一些学者多认为老子八十一章排版杂乱无章,“道篇”中讲“德”,“德篇”中讲“道”,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宏观上讲,“道”与“德”两篇文章还是泾渭分明的。

因此,按逻辑讲,“道篇”在前,“德篇”在后的排版顺序是比较合理的。

1993年,湖北荆门郭店楚墓出土了楚简《老子》,涉及传世本老子31章。

楚简《老子》是已知年代最早的《老子》,从一个侧面证明了老子的生活年代应该是春秋晚期,证明了老子周守藏室之史的身份是可信的。研究者认为,楚简《老子》甲、乙、丙本是三个不同时期的书,又因其内容只有老子五千言的三分之一,所以多数学者认定其有参考价值,但不能认定为标准版本。

我们这次注解的帛书本老子,是国家组织的众多专家以帛书老子甲本为底本,结合帛书乙本以及通行本进行综合校订,最终形成的一个相对正确的合订校订本。

经过我们多年来对这样一个版本的学习与实践,以及对个别地方的多次校订,至今我们似乎已经挑不出来它的缺点与毛病了。我个人认为,它虽然绝对不是老子五千言原版,但可以肯定地说,它已经十分接近老子五千言原版。

当然,也会有一些学者认为,历代学者把河上公本与王弼本老子奉为圭臬是错误的,同样,我把帛书本老子奉为圭臬也是错误的。

实话实说,我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又是一个心思极其细腻与敏感的人。在研读帛书本老子的过程中,起初我也挑出了老子言论的许多毛病,并为此而沾沾自喜过。但今日回过头来看看过去,我只能惭愧地说,不是老子言论有毛病,而是自己当初脑子有毛病。

初读帛书本老子的朋友,请牢记我的这些真实历程与感受。

  



四、老子文化。

老子是中华民族数万年先祖道统思想、道统文化与文明的系统总结者、升华者、集大成者。

当然,有学者不认可这样的观点,认为人类的文明是从有文字开始的,中华文明也不过区区上下五千年,哪来的数万年的思想、文化与文明?

这是对人类思想、文化与文明的十分狭隘与狭义的认识,也是一个人不知道啥叫文化与文明的表现。

何为“文化”?

“文”,甲骨文字形寓意的是人用心去感应占卜时龟甲上的纹路。古人烧灼龟甲,通过感应龟甲上裂开的纹路进行占卜。所以,“文”的本义一是指龟甲上的纹路,二是指用心去感应龟甲上的纹路。

“化”,甲骨文字形由一个头朝上的人和一个头朝下的人组成,寓意变化。“化”的字形要看做一个人在变化,而不能看做是两个人。

因此,“文化”一词的本义是指古人占卜烧灼龟甲时,龟甲上纹路的变化。引申义为泛指天地万物的一切运行变化,人类用心去感应天地万物的运行变化,人类用心去感应天地万物运行变化所获得认知与产生的思想。

何为“文明”?

狭义地讲,占卜时明白了龟甲上的纹路就叫“文明”。广义地讲,人类明白了天地万物运行变化的本质与规律,就叫“人类文明”。

文字也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成果,没有人类文明,人类也就创造不了语言文字。

“语”字的寓意很深刻,“言”指说话与言论,“吾”指人的潜意识,所以,“语”字的本义是指发自人潜意识的言论、思想与观点,也就是与道合一的真知灼见。

当今学校教育的一个主要学科叫“语文”,何为“语文”?语文就是指人类把潜意识对天地万物“纹路”变化的感应过程与结果用语言文字口述出来,记载下来。

因此,文字仅仅是人类对文化与文明的一种符号化表达方式,人类在没有文字之前,同样是有文化与文明的。认识不到这一点,就等于不知道文化与文明的本质,等于错误地把表达文化与文明的工具“文字”当作了文化与文明。

自有人类那天起,人们就开始了对天地万物运行变化现象的思考,也就是对天地万物运行变化“纹路”的思考。天地万物运行变化的根源、本质与规律,老子称之为“道”。老子对“道”的思考就是对天地万物运行变化的根源、本质与规律的思考。

所以,明道即文明,文明即明道。二者都是指人类对天地万物运行变化“纹路”的思考与感悟。

中华民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中华民族的先祖对天地万物运行变化“纹路”的思考与探索经历了数万年,积累下了丰富的民族思想与民族文化。这些思想与文化,终于在中华民族大分裂、大战乱的春秋战国这一个特殊时期,在国家图书馆馆长老子这样一个特殊人物的心灵中由量变产生了质变,形成了老子的思想与智慧、文化与文明。

所以说,老子思想与智慧、文化与文明,是中华民族数万年先祖积累下的思想与智慧、文化与文明的升华。老子五千言是一个符号,一个代表中华民族数万年先祖积累下的思想与智慧、文化与文明的符号。

中华民族数万年的先祖积累下的思想与智慧、文化与文明在老子的心灵深处升华为五千言,浓缩为一个中心——恒道,两个基本点——恒名与圣德。

恒道,是一客观事物,人们无法看见它,但它又无处不在,与天地万物浑然一体。老子试图通过五千言使世人认知它、遵循它。

恒名,是天地万物遵循恒道运行变化所表现出来的规律与真理,是恒道的种种表现。老子是通过恒名认识恒道的,五千言是通过恒名阐释恒道的。人们对恒道的认知,一般停留在恒名层次,认知的规律与真理越多,人就越聪明,越智慧。

老子所讲之德,不是我们现代人头脑中的道德观念。

老子评价一个人是否道德高尚,主要是看一个人的言行是否合于道,以及合于道的程度。合于道为有德,不合于道为无德。

我们今天评价一个教师是否有德,主要看他是否热爱教育、关爱学生,主要看他是否工作认真,能否任劳任怨。如果一个教师带病坚持工作,最终累死在了他热爱的三尺讲台上,那他一定会成为众人学习的道德模范。

这时,如果老子来了,他来评价这位教师,结果就不一定是这样了。

如果这位教师不懂道,在教学中不传道,那老子就会说:这是一位没有道德的教师,不值得大家学习。

老子真会这么说吗?

如果你读懂了老子,你也会这么说。

试想,一个教师教育几十个孩子,犹如一个司机的车上坐了几十名乘客,结果这位司机不知“路在何方”,不会“开车”,结果会怎样?

一定会出交通事故,一定会把乘客拉进路边污水沟里。他唯一不会做的是把乘客安全送到目的地。你说这位“司机”有没有“道德”?

当然,这位教师主观上没有这些思想,咱们讲的是客观事实。

但人生最可怕的就是这种现象。人生最大的不幸,就是用自认为正确的思想努力地做着客观上十分错误的事情,最终导致了灾难的降临与不幸事情的发生,不仅自己“城门失火”,而且还“殃及池鱼”。

人生如要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那就必须拥有老子所讲之道德。

何为老子所讲之道德?

五千言中的圣人之道德与聲人所传之道德就是老子所讲之道德。

五、哲学智慧

老子被西方哲学家赞誉为中华民族最伟大的哲人。

哲人即哲学家。

关于哲学,至今在西方学术界没有一个统一的确切定义。

德国著名哲学家黑格尔在《小逻辑》一书中指出:“哲学以绝对为对象,它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

十八世纪德国著名浪漫诗人诺瓦利斯,关于哲学的定义,他说:“哲学是全部科学之母,哲学活动的本质就是精神还乡,凡是怀着乡愁的冲动到处寻找精神家园的活动皆可称之为哲学。”

爱因斯坦这样谈论哲学:“如果把科学理解为在最普遍和最广泛的形式中对知识的追求,那么,哲学显然就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

胡适在他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中指出:“凡研究人生切要的问题,从根本上着想,要寻求一个根本的解决,这种学问,叫做哲学。”

西方的哲学,东方叫智慧学。

人类形而上的思考是智慧产生与发展的基础,也是哲学发展的根本。

人类最初的思考应该和动物是一样的,往往局限于对具体物象的思考。这种思考哲学上称之为形而下的思考,这种思考是人类原始的、本能的、低级的思考。

随着人类大脑神经系统的不断进化,人类的思考从形而下逐渐上升为形而上的思考,即从具象思考进化为抽象思考,逐渐形成了人类独自具有的一系列抽象的恒名概念,并通过这些越来越丰富的恒名概念,来进一步思考世界、认识世界、探索世界、阐释世界,最终形成了人类独自具有的对世界本质与运动变化规律的诸多正确认识,这其中也包含对人类自身的正确认识。

西方的哲学,东方的智慧学,由此而产生。

我们东方人对“哲学”一词往往比较陌生,而对“智慧”一词倍感亲切。老子之学是智慧之学,是大智慧之学。

因此,东方人不谈智慧,也就读不懂老子。

何为“智慧”?

这是读老子五千言,首先要搞明白的问题。

理解“智”与“慧”的前提是正确理解“知”。

人类形而上的思考是智慧产生与发展的基础,也是哲学发展的根本。那么,人类形而上的思考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的呢?显然是建立在形而下的思考之上的。人类对具体物象的形而下的思考即为“知”。也就是说,“知”是人类大脑对事物形而下的思考,是对事物表象的思考,其思考结果叫“认知”,或叫“认识”。

“知”是人类思考的第一步,也是认识世界的第一步。但人类不能停留在这一步,如果停留在这一步而不前行,那就不会进化为智慧人类。

“智”是人类思考的第二步,也是认识世界的第二步。

人类对某一事物的认知经过天长日久的积累,其认知就会越来越全面,越来越深刻,越来越接近事物的真相与本质。某一天,在某一个人的头脑中或叫心灵深处,突然灵光一闪、灵感突现,他瞬间明白了事物的真相与本质,明白了一个客观存在的规律或真理,这样的思考就叫“智”。其思考的结果叫“真知”,叫“灼见”,叫“规律”,叫“真理”。

因为“智”的产生离不开“知”的岁月积累,所以“知”要建立在“日”之上,表示日积月累。这就是“智慧”的“智”。有“智”之人,叫“智者”,叫“明智之人”。

“慧”是人类思考的第三步,也是认识世界的第三步。

“智”,往往是灵光一闪,灵感突现;来得快,去得急;往往是可遇不可求,而又稍纵即逝。所以人类对事物的思考也不能停留在这一步,如果停留在这一步而不前行,那也是进化不到今天这么高的智慧水平的。

继续前行,把大脑“智”的思考状态稳定下来,不仅可遇,而且可求;想遇则遇,想求则求;“智”的稳定的、持续的、可遇可求的大脑思维状态,就叫“慧”。其思考的结果叫“智慧”,或叫“创新”。

如何做到这一步呢?

看看这个“慧”字,方法就蕴藏在这个字当中。把“心”打扫干净——“彐”,就会获得双丰收、大丰收——“丰丰”。

自古以来,所有道家修行人皆手拿拂尘,寓意就在这里。

道家讲清静无为,佛家讲静则生慧,本意也在这里。

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先祖的心理学与脑思维科学的核心与灵魂。“知”、“智”、“慧”三个字言尽了中华民族先祖的智慧,道出了中华民族先祖的最高智慧。

六、老子智慧

如果说,仓颉是中华汉字的集大成者,那么,老子就是中华智慧的集大成者。

老子五千言,字字言“智”,句句明“慧”。

可有趣的是,在五千言中,并没有出现“智慧”二字。不知是在老子那个时代“智慧”二字不常用,还是老子有意避开了这“智慧”二字。

“知”是人类对事物具象的思考,这种思考往往停留在对事物表面现象的思考,难以深入到事物的本质。因此,每一个人的“知”都是主观的,都是片面的,都不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认识。因此,每一个人发自自我主观认识的言行也必然是不完美的、不妥当的,甚至是错误的。

所以,老子教育世人要“无知”。

第三章:“恒使民无知无欲也。”

第十章:“爱民治国,能毋以知乎?”

第十八章:“知快出,案有大伪。”

第十九章:“绝聲弃知,民利百负。”

第三十三章:“知人者知也,自知者明也。”

第五十六章:“知者弗言,言者弗知。”

第六十五章:“民之难治也,以其知也。 故以知知邦,邦之贼也;不以知知邦,邦之德也。”

第六十八章:“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第七十二章:“言有君,事有宗,夫唯无知也,是以不我知。”

第七十三章:“知不知,尚矣;不知不知,病矣。”

……

“知”字在老子五千言中出现的频率很高,多达六十九次,后人对“知”字的错误理解是导致曲解老子五千言的主要原因之一。

老子五千言中没有“智慧”二字,他用什么言语来阐释人类思考的第二步“智”与第三步“慧”呢?

作为古文字学家的老子,自有一套阐释“智慧”的语言体系。

第一章:“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噭。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有玄,众眇之门。”

第三章:“是以,聲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

第十章:“戴营魄抱一,能毋离乎?抟气至柔,能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毋疵乎?”

第十五章:“古之善为道者,微眇玄达,深不可志。”

第十六章:“至虚,极也;守情,表也。万物旁作,吾以观其复也。”

第二十一章:“道之物,唯望唯忽。忽呵望呵,中有象呵;望呵忽呵,中有物呵。幽呵鸣呵,中有请吔;其请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顺众父。”

第三十八章:“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乃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第四十八章:“为学者日益,闻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以为。”

第五十二章:“塞其闷,闭其门,终身不勤;启其闷,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毋遗身殃。”

第五十六章:“塞其闷,闭其门;和其光,同其尘;坐其阅,解其纷。是谓玄同。”

第六十三章:“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

这些言语皆是阐释人类大脑“智悟”与“慧悟”的思维状态,以及获得“智慧”的方法与感受的。一些学者读不懂老子,曲解老子,皆是因为缺乏相关的心理学与脑思维科学知识,结果导致了自己不能正确理解这些言语所致。

没有私心杂念,叫“恒无欲”。

没有个人的主观认识,叫“无知”。

大脑无我的潜意识思维状态,叫“无为”。

没有凭借自己的主观认识去作为,叫“无以为”。

凭借主观认识去学习,叫“为学”。

直达事物的本质,叫“微眇玄达”。

闭眼、静心、内观,叫“闭其门”。

停止大脑自我意识的活动,叫“塞其闷”。

脑海中私心杂念丛生,叫“济其事”。

陷入自我意识中难以自拔,叫“终身不救”。

跳出自我意识的泥潭,清静无为,叫“终身不勤”。

与事物合二为一,叫“和光同尘”。

心中无杂念,叫“清”。

做事专一,叫“静”。

悟道的过程,叫“望呵”。

灵感突现,叫“忽呵”。

与道合一,叫“中有请吔”。

获得智慧,叫“其中有信”。

大有作为,叫“为无为”。

专心做事,叫“事无事”。

认清本质,叫“味无味”。

……

可见,用脑思维科学,用东方智慧学读老子五千言,我们就会豁然开朗,就会感觉老子五千言朴实无华、通俗易懂。

七、上医老子

常常有人问这样一个问题。

老子智慧如此之高,老子道德文化如此科学,为什么两千多年来老子道德文化在中华大地上一直是不温不火,反而是儒家的伦理文化与法家的法制文化大行其道呢。

要说清楚这个问题,三言五语,绝对不行,需要单独著书立说。但在诸多场合,这个问题又常常回避不了,我往往结合历史上扁鹊三兄弟的故事,略谈一点个人的主观认识,以飨对方。

《史记·鹖冠子》中记载了魏文王问扁鹊一事。

我把原文译成白话文。

魏文王问名医扁鹊:“听说你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医术最好呢?”

扁鹊回答:“长兄最佳,中兄次之,我最差。”

魏文王再问:“那为什么你最出名呢?”

扁鹊回答:“我长兄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中兄治病,于病情初起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本乡里。而我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下针放血,用药敷药,因此都以为我医术高明,结果名气响遍全国。”

《黄帝内经》指出,“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即医术最高明的医生并非只是擅长治病的人,而是更注重教育人预防疾病的人。

自古以来,人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皆是为了追求人生幸福。

幸福的天敌是什么?

“病”,身体上的病,精神上的病,事业上的病……

所以,追求幸福,重在预防“疾病”。

“治未病”是中医的健康观。未病先防、预防为主的科学思想,是中医学奉献给人类的健康医学模式。

事实上,中医学是中华民族道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医“治未病”的科学思想就是中华民族道统文化的科学思想。

老子道德文化,本质上就是“治未病”的文化,就是倡导人们在追求人生幸福的道路上,遵道而行,对于各种天灾人祸,以预防为主的文化。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这是妇孺皆知的生活常识。

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相濡以沫,皆不如相忘于江湖。这是十分通俗易懂的道理。

老子道德文化的最高境界就是倡导世人遵道而行,相忘于江湖。

所以老子指出:“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孔子面对大道被废弃之后的社会,面对离开了“大海”的“鱼”而提出了仁爱文化。所以儒家文化是人伦文化,倡导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相濡以沫。

有人不相濡以沫,于是就诞生了韩非的法家文化。

因此,不严谨地讲,老子道德文化是上医,治未病;孔子文化是中医,治欲病;韩非的法家文化是下医,治已病。

这是不是老子道德文化为什么数千年来一直不温不火的主要原因之一呢?

当你明白了这个道理,你是选择与老子一起相忘于江湖,还是选择与孔子一起相濡以沫,或选择与韩非子法庭上相见呢?

当然,这种说法并不十分严谨,会让人误认为我再抬高老子的道德文化,贬低孔子的儒家文化与韩非的法家文化。

我个人既不反对儒家文化,也不反对法家文化,更不喜欢把老子倡导的自然道德与孔子倡导的人伦道德放在一起做对比,评价一下高矮胖瘦与善恶美丑。对于外来的佛家文化,我也在虚心学习,潜心研究。

事实上,儒、释、道、法等多家文化之间都有交融的地方,喜欢某家文化不是错,但喜欢一家文化,就否定另一家文化,绝对是在犯错。

但为人处世,我希望与你相忘于江湖,不愿与你相濡以沫,更不希望与你法庭上相见。

八、穿越老子。

老子五千言,其最大魅力就在于其穿越性,不仅穿越时间,同时还穿越空间。

无论你是何时代之人,无论你是何地域之人,无论你是何民族之人,无论你是何职业之人,无论你是何年龄之人……只要你读懂了它,就会感觉老子就是生活在你身边的挚友、长者、导师,他与你相言的就是你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

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生中不可能没有困惑迷茫的时候,不可能不遇到十字路口。这时,只要你拜拜路边树荫下纳凉的老子,他抬手指一指,你立刻就会感觉拨云见日、柳暗花明。

因此,唐朝人读老子,读出的是唐朝的老子;宋朝人读老子,读出的是宋朝的老子;明朝人读老子,读出的是明朝的老子……

因此,中国人读老子,读出的是中国的老子;德国人读老子,读出的是德国的老子;美国人读老子,读出的是美国的老子……

因此,你昨天读老子,读出的是昨天的老子;你今天读老子,读出的是今天的老子;你明天读老子,读出的是明天的老子

两千五百多年来,思想家读老子,读出的是思想家老子;哲学家读老子,读出的是哲学家老子;政治家读老子,读出的是政治家老子;谋略家读老子,读出的是谋略家老子;文学家读老子,读出的是文学家老子;教育家读老子,读出的是教育家老子;军事家读老子,读出的是军事家老子;管理学家读老子,读出的是管理学家老子……

当然,也常常有学员问我,“老师,你读老子,读出了什么?”

每当出现这种场景,我会立刻严肃起来,认真地告诉同学们:“我读老子,读出了健康与智慧。因为作为一名普通民众,除了健康与智慧,我一无所有。”

在一次老子道德文化师资培训会上,一位读高校美术专业的大学生说,“五千言似乎是百科全书,但没有涉及到艺术,老子不是艺术家”。

这样的言论,不仅仅曲解了老子,同时也曲解了艺术。

一些学生认为,似乎只有学校开设的音乐、舞蹈、美术与书法课程,才叫艺术。我告诉同学们,这些都叫艺术课程,不叫艺术。

一切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最高境界,都叫艺术。

人类的一切艺术成果皆来源于清静无为的大脑思维状态,本质是来源于天地万物之母的道。清静无为、大脑思维与道合一,是音乐、舞蹈、美术与书法等一切所谓艺术课程的终极训练方法与追求的最高境界。

因此,老子有可能歌唱得不好听,舞蹈跳得也不怎么美,也没有给后人留下一幅字画,但毋庸置疑,老子是培养包括歌唱家、舞蹈家、美术家、书法家在内的各行各业艺术家的最伟大艺术家。

九、师者传道

无论是把老子认定为什么样的大家,无论是把五千言认定为哪一学科的著作,从老子写作目的来看,老子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教育家,老子五千言是一部不折不扣的教育学著作。

作为师者,传道是天职,教育学生闻道是第一教务。

传道,就是教育学生明白何为道,明白为什么要悟道,明白如何悟道,以及明白如何明道。

道生万物,万物尊道而贵德。

因此,认识事物的本质,感悟天地万物运行变化的规律,只有大脑思维与道合一,才能灵光一闪,灵感突现;才能明心见性,恍然大悟。

无论任何人正确认识任何事物,明白任何道理,都是大脑思维与道合一的结果。人类的任何创新、任何发明创造,也都是某人在某一个时空点其大脑思维与道合一的结果。

作为学生,在课堂上明白教师讲的任何一个知识点,也都是其大脑思维与道合一的结果。因此,作为教师,其教学的本质是引导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如何尽快与道合一,而不是传授知识,更不是把学生当做学习的机器、容器,让学生死记硬背知识。

教师教学的本质是传道,学生学习的本质是闻道。作为教育工作者,认识不到这一点,就是不懂教育;做不到这一点,就会误人子弟。

十、老子玄外音

学习老子五千言,很容易云山雾罩,不知其所云。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俯视老子五千言,可以清晰地看到老子五千言讲了三个字。

第一个字是“道”。

“道”是天地万物的母体,它是“老大”。

第二个字叫“名”。

“名”是天地万物遵循道而运行变化所表现出来的规律,其本质是道在天地万物运行变化中的种种表现形式。

第三个字叫“德”。

“德”,是万物内在遵道而行的精神特质与自然属性。

“道”、“名”、“德”,三者是浑然一体、不可分割的。

万物的运行变化有其自身之德所决定,万物之德由母亲道所赋予,与道之德是一致的。因此,万物的运行变化与道的运行变化是一致的,二者同时表现为“名”,即规律,或叫“真理”。

因此,老子五千言阐释的“道”为自然“道”,“名”为自然“”名,“德”为自然“德”。所以,道法自然,名也法自然,德也法自然。

因此,茫茫宇宙、天地万物,和谐自然,故曰:“大自然”。

这就是西方哲学家把老子五千言认定为自然哲学的根本原因。

有没有哪一个物种常常会不“法自然”呢?

有,这个物种叫“人类”。人类这个物种的诸多言行常常不“法自然”。

通俗地讲,也就是人类的很多言行常常不能像鼻子呼吸那样,一呼一吸,均匀顺畅。有的言行是只“呼”不“吸”,有的言行是只“吸”不“呼”,有的言行是不“呼”不“吸”。结果导致人类自身常常不能正常“呼吸”,同时也会影响天地和其它物种的正常“呼吸”。

不能正常呼吸,轻则病,重则亡。

因此,老子在五千言中竭力赞美了“法自然”的两类人,“圣人”和“聲人”。老子写下五千言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树立“圣人”和“聲人”这样的学习榜样,教育世人尊道而贵德,与天地万物一起正常呼吸,顺畅生活。

老子告诫世人:“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飘风不终朝,暴雨不终日。孰为此?天地而弗能久,又况于人乎?

因此,个人、团队、国家、民族、人类“法自然”,生存;不“法自然”,灭亡。

这就是老子五千言的“玄外音”,听懂了老子的“玄外音”,也就读懂了老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