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裕蕃医案(八)

 一个大树 2022-03-02

十五、清心涤痰、疏肝安神法治愈癫证一例

陈某,女,20岁。

初诊∶1990315日。

主诉及病史因情志不遂,近两个月来烦躁不安,妄想多疑,语无伦次,夜寐不宁。

诊查舌嫩胖,苔薄黄,脉弦细。

辨证痰气郁结,蒙蔽清窍。

处方生龙骨30g(先煎)生牡蛎30g(先煎)石菖蒲30g白茯苓30g炒枣仁30g柏子仁15g五味子10g丹参30g郁金10g白矾3g(烊化)

水煎服。

朱砂面2g、雄黄面1.5g、琥珀面3g,均分3次冲服。早中晚各1次。

二诊服上方药10剂,妄想多疑减轻,睡眠欠佳。舌嫩,苔薄白,脉细无力。宗上方加夜交藤50g、合欢花20g7剂。

三诊精神情志复常,寐已安。继服药3剂,以巩固疗效。

【按语】本例因情志不遂、肝气郁结、气,滞津聚、瘀结成.痰、痰气郁结而蒙蔽清窍。《景岳全书·癫狂痴呆》云∶"癫疾多由痰起,凡气有所逆,痰有所滞,皆能壅闭经络,格塞心窍。"故方中重用龙牡、菖蒲、白苓、枣仁等清心养心以醒神开窍;郁金、白矾伍用,为白金丸,具有疏气涤痰而醒神之功;朱砂、雄黄、琥珀为面冲服治癫,系民间验方,用之临床疗效确切,为李老实践所得,未有出现中毒者;此法治疗癫证多例,皆收良效。

十六、和解养阴、凉血清热法治愈低热一例

杜某,女,45岁。

初诊∶199041日。

主诉及病史两个月前患感冒,诸症好转,然后遗低烧一症不退。曾用多种抗生素,体温仍在38.5℃左右。查血、尿、便常规、肝功能,拍胸片,做心电图、B超等检查,均未发现异常。身倦乏力,胸闷,心慌气短,午后五心烦热,夜间自汗,口苦咽干,胃脘嘈杂,纳呆食少。

诊查舌质嫩红,苔薄白,脉细数。

辨证邪犯少阳,阴虚内热。方拟小柴胡汤合青蒿鳖甲汤加减。

处方柴胡10g黄芩10g半夏10g党参15g甘草10g青蒿10g地骨皮15g知母10g生地黄15g丹皮10g连翘20g忍冬藤20g大青叶15g麻黄根12g

二诊服上方药4剂,热退症平。继服药3剂,以巩固疗效。

【按语】仲景有"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此患者病太阳中风之后,见发热、胸闷、口苦、咽干、不欲饮食之少阳证;又见午后五心烦热、夜间汗出、脉细数之伏邪伤阴之证,故取小柴胡汤合青蒿鳖甲汤化裁,以解表和里、养阴清热、凉血解毒,4剂收功,可见前贤制方之妙。

十七、疏肝散结、活血软坚法治愈瘿瘤一例

李某,男,62岁。

初诊∶1983815日。

主诉及病史夹喉右侧有一肿块如枣大,近两个月增大如鸡卵,伴心烦易怒、气急胸闷、咽部梗塞。肿瘤科检查,确诊为甲状腺右叶腺瘤。

诊查形体瘦削,面色萎黄,精神尚佳。夹喉右侧有一约4cm×5.5cm隆起结节,按之质偏硬,表面光滑,根底清楚。舌质晦红,苔白腻,脉弦细。

辨证肝郁气滞,痰浊凝结。

治法疏肝散结,活血软坚。

处方海藻30g海浮石30g海蛤粉30g白芥子15g蒲公英30g莪术30g丹参30g玄参15g重楼15g柴胡15g紫草15g毛慈菇15g桃仁15g当归15g生黄芪15g榛蘑15g

每日1剂,水煎为引分3次送服丸药。

丸药方麝香3g、土贝母粉200g、夏枯草500g、红花200g∶后两味加水煎两次,去渣药液浓缩成稀糊状,入土贝母粉、麝香搅匀为丸,每丸重3g,每服1丸,日3次。

服用本方药至70剂,肿块完全消失。

【按语】本例为肝郁气滞、痰气瘀结所致,故用感味药以软坚救结;方中公英入肝经解毒,疏肝散结;白界子豁痰通络榛蘑消肿瘤丸以土贝母、麝香、夏枯草、红花具有消瘿通窍之功,与汤剂相辅相成,共奏消瘿之效。十余年来用本方治疗甲状腺腺瘤三十余例,均有显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