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克里米亚共和国

 新用户49272060 2022-03-03

克里米亚共和国,位于俄罗斯西南部的克里米亚半岛,是一个自治共和国。面积2.55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50万,其中俄罗斯人占主体,乌克兰人居次,还有少数克里米亚鞑靼人和白俄罗斯人等。当地居民主要说俄语。首府为辛菲罗波尔。
俄罗斯与乌克兰在该地区存在主权争议。俄方实际控制,并划归为南部联邦管区。乌方将当地划为自治共和国,区域与俄方行政区完全重叠,有关机构设在赫尔松。
克里米亚半岛濒临黑海和亚速海,拥有许多著名的海滨疗养城市,如雅尔塔和米斯霍尔等。

文章图片1

公元1443年后,这里建有克里木汗国,克里米亚曾先后被不同的民族占领。1783年被俄罗斯帝国吞并。1918年,克里米亚归属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即苏俄)。1921年10月建立克里米亚鞑靼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仍归苏俄管辖。1946年苏联最高苏维埃发布命令,将原“克里米亚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撤销建制,并降格为克里米亚州。1954年5月,为纪念乌克兰与俄罗斯合并300周年,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下令将克里米亚州划归当时的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文章图片2

苏联解体后,乌克兰与俄罗斯、克里米亚地方政府之间就半岛归属问题不断产生纠纷,曾长期困扰俄乌关系。克里米亚要求独立或重返俄罗斯的呼声不断。在克里米亚独立倾向越来越强烈的情况下,乌克兰最高苏维埃通过了关于克里米亚实行自治的决定。1992年2月,克里米亚州更名为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同年5月,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议会先后通过“克里米亚国家独立法”和“克里米亚共和国宪法”。此后,由于乌克兰政府的反对,该宪法被取缔。
1992年1月,俄罗斯联邦会议(即议会)曾通过决议要求重新考虑克里米亚的归属问题;同年5月,俄议会通过决议,宣布1954年将克里米亚划归乌克兰的决议不再具有法律效力,并要求俄罗斯、乌克兰和克里米亚三方就半岛地位问题展开谈判。乌克兰则予以强硬反击,宣布俄议会的决定无效。
1992年6月1日,乌克兰和克里米亚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就克里米亚的地位问题达成协议。根据协议,克里米亚作为乌克兰的组成部分有权自主地利用其地理位置发展对外开放经济,同其他国家建立社会经济和文化关系。
1994年7月,随着奉行对俄友好政策的列昂尼德·库奇马当选乌克兰总统,有关克里米亚半岛归属的争执渐渐趋于沉寂。在库奇马总统执政十年期间,乌中央政府取缔了克里米亚宪法和总统制,并将克里米亚政府置于中央政府直接领导。此外,乌总统还通过克里米亚议长提名直接任命克里米亚政府总理等措施,进一步加强了对克里米亚的控制。
1997年5月,俄罗斯与乌克兰正式签署俄乌友好合作伙伴关系条约,确立双边友好关系,原则上为解决克里米亚归属等问题奠定了基础,确认克里米亚半岛归乌克兰所有,双方的紧张关系才得以缓和。

俄罗斯联邦统治时期
2014年3月16日,乌克兰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就自身地位举行全民公投。全民公投筹备与执行委员会主席马雷舍夫17日宣布,对公投全部选票的统计结果表明,全克里米亚半岛超过96%的投票者赞成克里米亚加入俄罗斯。
2014年3月17日,乌克兰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议会决定,克里米亚独立成为主权国家,命名为克里米亚共和国。当天,有100个席位的克里米亚议会有85位议员参加表决,决定获全票通过。克里米亚议会还向俄罗斯联邦提出建议,以新的联邦主体身份加入俄罗斯联邦。克议会同时决定,自即日起,克里米亚半岛上的一切政府机构要向克里米亚共和国移交权力和设施。
议会新闻处发布的新闻稿称,克里米亚共和国愿在平等、和平、友好的基础上与其他国家建立关系。同一天,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总统令,俄罗斯承认克里米亚共和国是独立的主权国家。18日,普京批准克里米亚加入俄罗斯的条约草案并与克里米亚共和国领导人签署了克里米亚加入俄罗斯的条约。克里姆林宫在一份声明中说:“克里米亚共和国自条约签署之日起就被视为俄罗斯的一部分。”
俄方表示,将尊重并支持克里米亚人民的选择。然而,乌克兰当局宣布克里米亚议会举行公投的决定非法,将当地视为“临时敌占区”。由美国、德国、法国等西方国家组成的七国集团表示将不承认公投结果。
乌克兰总理阿尔谢尼·亚采纽克17日表示,乌方现在和将来都不会承认“所谓的克里米亚全民公投”。
这次公投是克里米亚半岛历史上第三次。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在1991年和1994年分别进行过 两次公投,内容都是关于更大的自治权和在乌克兰和俄罗斯之间的政治取向。
2016年7月28日,俄总统普京签署命令,将南部联邦管区和克里米亚联邦区合并改组为新的南部联邦区。

民族/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俄罗斯族/118.8978万/62.86%
乌克兰族/29.1603万/15.42%
克里米亚鞑靼族/22.9526万/12.13%
鞑靼族(塔塔尔族)/4.2254万/2.23%
白俄罗斯族/1.7919万/0.95%
亚美尼亚族/9634/0.51%
阿塞拜疆族/3738/0.20%
乌孜别克族/3265/0.17%
朝鲜族/2820/0.15%
希腊族/2646/0.14%
摩尔多瓦族/2573/0.14%
犹太族/2543/0.13%
波兰族/2435/0.13%
罗姆族/2381/0.13%
德意志族/1648/0.09%
楚瓦什族/1529/0.08%
保加利亚族/1506/0.08%
土耳其族/1413/0.07%
莫尔多瓦族/1334/0.07%
格鲁吉亚族/1280/0.07%
塔吉克族/798/0.04%
马里族/723/0.04%
克里木查克人/500/0.03%
其他民族/104690.55%
民族成分未定/6.7773万/3.58%

文章图片3

克里米亚战争
1853年克里米亚战争,又称东方战争的克里米亚战争爆发。为争夺巴尔干半岛与黑海控制权,英国、法国、奥斯曼帝国等联手抗击俄罗斯帝国,在克里米亚半岛进行决战。最终,塞瓦斯托波尔陷落标志着俄罗斯战败。

文章图片4

雅尔塔会议
1945年2月,克里米亚半岛旅游城市雅尔塔迎来苏、美、英三国首脑。在这里举行的雅尔塔会议确定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格局。会议讨论了关于击败法西斯德国、德国的占领与管制、德国的赔偿等问题。会议决定德国的赔偿总额为200亿美元,其中50%归苏联。雅尔塔是俄罗斯联邦的一个疗养城市,位于克里木半岛南岸,黑海港口,北距辛菲罗波尔79公里。是世界闻名的历史古城,建于12世纪。雅尔塔一词源出于希腊文“雅洛斯”,意为“海岸”。
雅尔塔背山面海,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13℃。盛产葡萄和亚热带水果。工业以食品加工(葡萄酒等)为主。设有葡萄研究所和乌克兰气候疗养研究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5年2月4-11日)美、苏、英三国首脑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在此举行会议,就战后世界格局安排问题签订了著名的“雅尔塔协定”,史称“雅尔塔会议”。
雅尔塔还是文人墨客荟萃之地,普希金、托尔斯泰、高尔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等文艺巨匠都多次来到这里。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在此养病期间,写下了不少巨篇。

文章图片5
文章图片6
文章图片7
文章图片8
文章图片9
文章图片10
文章图片11
文章图片12
文章图片13
文章图片14

辛菲罗波尔,俄罗斯西南部城市,乌克兰也对其提出领土要求,由俄罗斯实际控制。克里米亚共和国(俄罗斯行政区)/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乌克兰)首府。在克里米亚山脉西北麓、萨尔吉尔河畔。铁路、公路及空运枢纽。工业以食品加工(葡萄酒、制糖等)、针织、棉织、制烟、制革等为主。气候温和,风景优美,为旅游胜地。有数所高等院校。2014年包含该城市在内的克里米亚半岛已公投加入俄罗斯。公投被部分亲俄罗斯国家承认,也被部分亲西方国家否认,但国际上包括中国在内的大部分第三世界国家在没有对此持明确倾向任何一方并不愿事态扩大。

文章图片15
文章图片16
文章图片17
文章图片18
文章图片19
文章图片20
文章图片21
文章图片22
文章图片23

塞瓦斯托波尔,克里米亚半岛著名港口城市、黑海门户,俄罗斯海军基地、黑海舰队司令部所在地。位于克里米亚半岛西南端,北纬44°36′,东经33°32′。
面积770平方公里,地处黑海北岸,有铁路经克里米亚共和国首府辛菲罗波尔,可直达莫斯科。南出黑海海峡可通地中海,战略地位至关重要。城市坐落在塞瓦斯托波尔湾和南湾沿岸阶梯形山坡上。塞瓦斯托波尔原为乌克兰的两个直辖市之一,2014年3月16日塞瓦斯托波尔与克里米亚一同举行独立公投,3月18日在克里姆林宫与塞瓦斯托波尔代表签署条约,塞瓦斯托波尔以联邦主体身份加入俄罗斯联邦,成为俄罗斯联邦的第三个直辖市。2016年7月28日,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命令,将南部联邦区和克里米亚联邦区合并改组为新的南部联邦区。

文章图片24
文章图片25
文章图片26
文章图片27
文章图片28
文章图片2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