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种子法如何护航我国种业发展?

 古韵新风 2022-03-03
又到了农民朋友
春耕备耕的时节了
而选种是播种的重中之重
作为“农业芯片”
种子事关“中国饭碗”
自2022年3月1日起
新修订的种子法开始施行

那么
新种子法有哪些亮点?
又将怎样发力
护航中国种业发展呢?

▲ 完整视频

《聚焦三农 | 新种子法如何护航我国种业发展》
 

建立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

强化原始创新保护


陕西省咸阳市杨凌示范区为我国农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尤其是在小麦育种方面,更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近年来培育出了像“小偃22”、“西农511”等二十多个优良品种。近日,中国三农发布记者来到了杨凌示范区了解育种情况。


陕西省金沙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孙凯所种植的“西农511”小麦品种,是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吉万全教授团队培育的优质强筋小麦品种,目前在安徽省、江苏省、陕西省等多地种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 吉万全:

图片


“西农511”不管从产量、品质、抗性都比较好。相对来讲,它对白粉病抗性比较弱一些,可以利用抗白粉病基因资源,通过回交的办法来改变它的白粉病抗性。


吉万全教授表示,培育一个原始新品种需要很长时间。随着现代科技育种方式的进步,有些模仿者会在他人育成的新品种上简单模仿、改造或者修饰性育种,这样就会导致缺乏真正的优良品种或者突破性品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 吉万全:

我们从培育到审定一个品种,至少需要8到12代,也就是8到12年的时间。一般到五六代之后,各个性状稳定了,参加审定实验。培育一个品种得辛辛苦苦几十年,如果进行修饰,变成一个品种,这也是对我们原始创新、知识产权保护的一种侵犯。


根据农业农村部最新数据,我国粮食种子自主选育的品种种植面积占到95以上,做到了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蔬菜自主选育品种也比5年前上升了7个百分点,达到87%。这里面除了科研单位的努力,育种企业也功不可没。但是,无论是育种团队还是育种企业,最大的担心就是自己培育的品种被侵权。

陕西金棚种业有限公司研发部主任 蔡义勇:


原来我们起家的像“金棚一号”,卖的量很大,一年一万多斤种子。但外面的模仿种,卖的量跟我们也差不多,对我们来说,损失挺大的,导致我们市场占有量减少20%到30%。还有一个,它会对我们品种的保护,还有种子价格产生直接性的影响。因为我们是要投入研发成本的,需要五到八年的投入,而复制种没有研发投入,这一大笔钱他们都省下来了,这个影响很大的。

 
蔡义勇从事番茄育种十几年,他告诉记者,很多农作物育种周期长、投入大、风险高,原始品种育种人用十几年,甚至一生的心血才能培育出一个突破性的新品种,但是模仿者在原始品种上稍加改造,就能得到一个新品种,这对原始品种育种人来说明显不公平。
 

中国种子协会植物新品种保护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崔野韩:


如果随便让人无偿使用他人育成的新品种,或者简单模仿他人的原始品种,会极大伤害育种者创新积极性。如果对培育的新品种不进行保护的话,种子企业和科研单位对持续培育优良品种积极性不高,新品种特别是突破性大的品种很难出现,这就会影响品种更新换代步伐,最终也影响国家粮食安全的种业根基。

 
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缺失是影响我国作物育种科技创新,造成突破性品种匮乏和植物品种权纠纷增多的重要因素。10多年前的“种中国豆,侵美国权”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教训。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教授 李得孝:


当时美国遇到大豆胞囊线虫病的危害以后,对美国的大豆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威胁。在美国保存的资源库里面,找到了一个来自中国的大豆,叫北京小黑豆,然后他鉴定出了这个抗性基因,当时还申请了一系列的专利进行保护。

 
由于美国对中国这一大豆遗传资源的控制,如果不经美国同意,中国的科研和育种人员将不能使用这个大豆基因进行研究或育种。如果在育种中使用了这种大豆,会被视为侵权而遭到索赔,甚至受到贸易制裁。

中国种子协会植物新品种保护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崔野韩:

图片

按照现行的做法,如果你的品种被人家改了,改了以后跟你不一样了,那就是两个不同的品种,这种情况下你没办法向人家主张权利。

 
对此,这次新修订的种子法就成了坚强的法律保障。种子法第90条规定,实质性派生品种是指由原始品种实质性派生,或者由该原始品种的实质性派生品种派生出来的品种,与原始品种有明显区别,并且除派生引起的性状差异外,在表达由原始品种基因型或者基因型组合产生的基本性状方面与原始品种相同。

中国种子协会植物新品种保护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崔野韩:


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的实质意义在哪里?就是我辛辛苦苦培育出一个新的品种,你在我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良,既承认我的创新,也承认你的创新。但是在商业化利用的时候,也就是在生产、销售这个品种的时候,必须要征得我的同意,他生产一斤种子得给你分多少利,通过这种办法,可以得到你应得的那一部分利益。


实施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明确实质性派生品种在进入市场流通前,需要征得原始品种的植物新品种权所有人的同意,将进一步强化原始创新保护。同时,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将对从源头上解决我国种业品种的遗传基础窄、种子同质化严重问题,激励原始育种创新,保障粮食安全,有着重要意义。


中国种子协会植物新品种保护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崔野韩:

图片


有了这个制度以后,对原始品种权人的激励机制是很大的,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制度,可以鼓励原始品种权人 不断地选育突破性品种和创制新的种质资源。


加大侵权赔偿力度


除了权利界定清晰外,加大保护力度是此次种子法修改的另外一个重头戏。新法为权利人提供了更多行使权力的机会,同时让侵权者付出更加沉重的代价。


中国种子协会植物新品种保护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崔野韩: 

图片

种子法没修改之前,保护环节就是生产、繁殖、销售,这三个环节主要更多的是在田间地头,让品种权人主张权利就限制在田间地头。现在变成八个环节以后,就是由原来的田间地头到了市场,又到了仓储环节,这样就有利于品种权人来发现问题,发现侵权品种。
 
新修改的种子法扩大了植物新品种权的权利内容及保护范围,将使品种权所有人或者利害关系人有更多的取证机会主张权利。新种子法加大了侵权赔偿力度,将惩罚性赔偿上限由3倍提高到5倍,将法定赔偿数额上限由30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

保护农民自繁自用的权利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民群体庞大,记者在走访了一些村庄后发现,很多农民现在依然保留着用自留种种菜的习惯。
 

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新庄村村民 代桂英:


自己留点种子,今年吃不完的长上来的种子,我直接把它打下再种,年年都是这样的种法,菠菜、香菜、大青菜,什么都有。

代桂英告诉记者,全村的村民几乎都是用这种自繁自用的方式种菜,自己种的蔬菜味道好还新鲜。村里种的人多了,邻里之间还可以互相换着种。
 

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新庄村村民 代桂英:

图片
我这菠菜好了,他要点,他的菜好了再给我些,我也种。香菜就是别人给我的种子。我的菜今年长得好了,再留些种子,谁再要就给谁去种。
 
吃东西留种子,是中国农民几千年传承下来不成文的老规矩。如今,留种子的情景在乡村依然随处可见,综合考虑各方情况,新种子法保留了农民自繁自用授权品种繁殖材料的权利。

其中,新种子法第29条规定:农民自繁自用授权品种的繁殖材料,可以不经植物新品种权所有人许可,不向其支付使用费,但不得侵犯植物新品种权所有人依照本法、有关法律、行政法规享有的其他权利。
 

中国种子协会植物新品种保护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崔野韩:

图片

值得注意的是,将农民自留种的范围限定在其家庭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合同约定的土地范围内,自繁自用授权品种繁殖材料。也就是说,对于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在转包土地上使用授权品种的繁殖材料的时候,不能够免费使用,也不能自繁自用,要征得品种权人许可同意。



新种子法是新形势下
立足我国发展实际
着眼未来发展需求
加强种业知识产权保护、
推进种业自主创新、
做到用中国种子保障中国粮食安全
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从此
种业知识产权保护
进入了新时代

 

记者|许瑞龙 摄像|齐文明

编辑、视频剪辑 | 仪修稷

主编丨蒋琳

监审丨钟倩

本文内容系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