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品评梅兰芳1920年代的京剧唱片

 cxag 2022-03-03

记梅兰芳唱片

        畹华去春在沪演剧时,应百代公司之约,为灌戏词,计《散花》二面、《葬花》二面、《木兰从军》二面、《虹霓关》一面、《汾河湾》一面。嗣原筒有受湿损存,留完好者只《葬花》其一,及《散花》《虹霓》共四面,旋由公司至京补唱,并为增灌《奔月》一段,近兹所发行者,则为《葬花》《散花》《虹霓关》五面,试就该片略言之。

        《散花》系头场之拉四面慢二黄四句唱完,夹用反调,如“春梦乍醒”之住“终成梦境”之转,俱极幽扬婉转。彼宗石头(注:陈德霖),稍一改易,便觉新颖。

Image

梅兰芳赴日演出《天女散花》剧照

        第一排之二句与第三排之二句,腔不相同,改用平抑尚好,末之尾声,落末眼亦合,至第二排末腔,采以两种转调,用于一处,尤见实艺,所以认为佳品也!

        《葬花》及二黄只有四句,嗓欠裕如,而调则灵活,不可思议。“空劳牵挂”行腔极尽廻旋之致,“镜里昙花”亦含幽怨之情,至掺加西皮于内,非细为咀嚼者,不足以辨其毫厘。特此折未完,不无缺憾。

        《虹霓关》二六连流水,词多调繁,片质不敷容纳,抺去两句,仅勉终曲,故小腔皆较台上欠到,实不免有急促之景况耳。

        (《申报》1921年3月22日)

梅兰芳《汾河湾》之唱片评

        自白牡丹(荀慧生)辍演北返,海上竟无可以观听之青衣戏。适百代将兰芳唱片续出二张,聊以娱耳。

Image

《虹霓关》梅兰芳饰丫环 姜妙香饰王伯当 诸如香饰东方氏

        该片一为《木兰从军》,一为《奔月》及《汾河湾》,四面比较,《从军》腔调虽见灵巧,惜有欠劲之憾;《奔月》限于盘位,故觉不甚安详;《汾河湾》一面为快三眼西皮四句、摇板四句,韵味深厚,极耐咀嚼,砚有余沈,爰泚笔逐句评之。

        快三眼“儿的父投军”,“军”字吐落极好,尺寸之俏皮,可试拍之。“无音信”此一句拖腔稍嫌生硬。“全仗儿打雁奉养娘亲”此一句,圆润如珠,走盘颇为适听。“将弓袋和鱼镳付儿拿”,“拿”字自头眼起,腔活泼。“定不等日落儿要早早回程”,唱至“要”字便须将板头收慢,而“早早”两字乃于缓中叠吐佳矣;“回”,此“回”字紧接收慢之后,系平抑,合胡琴上之凡字音,极妙;“程”,此第三、第四两句联唱,至程字收尾放落,既稳且妥。

Image

梅兰芳、王少亭之《汾河湾》

        摇板“一见娇儿出窑门”,上四字两抑两扬,末三字虽无多腔,亦有力量。“倒教为娘我”,上四字平淡有味,我字突然一提,有画龙点睛之妙;“挂在心”末三字,低转泻放,一气呵成,恰到好处,是蓄有表情者。“无奈何且把这”,上六字,每三字一断;“窑门来”三叠写出进窑门身段;“进”,此句拖腔,亦有关门情景,可于音韵间想像得之。“等候了”,一断;“丁山儿”,稍转,似寓怜爱之色;“打雁”,略一平抑,带有悲调,以示苦意;“回程”,此句为结句,程字又属尾腔,将悬盼丁山儿之意,尽显出矣。

        兰芳嗓音亦以是片最为适中。

        (《申报》1922年4月12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