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 浅论青龙与玄武

 新用户7198kM7p 2022-03-03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四象和四灵,青龙代表东方,颜色为青,五行属木,形象为龙;玄武代表北方,颜色为黑,五行属水,形象为龟蛇。

在中药中,青龙为麻黄。在药性上,麻黄为解表。解,是打开,松开的意思。解表就是打开外层。解表并不等于发汗,而是开鬼门,即开毛孔,若有汗则可以走鬼门,出毛孔。结合前面对表里的论述,表未必只有皮肤表层,相对而言表里的表都是表。所以肺主皮毛,皮毛的表打开了,肺气可以通过表来发散,得到宣发,进而称为宣肺。所以说麻黄发汗是不对的,是汗需要解表来发,汗发太过是因为麻黄强制开鬼门,打开的毛孔不受控制闭合导致的。一般麻黄在表实时使用,所以表虚的情况,有汗的情况,都不用麻黄。另外遇到水肿而无小便的情况,也用麻黄,用的是提壶揭盖法,就如放入水中的吸管,按住上孔则可以提水出来,松开上孔则水可以流下。由此,更加肯定麻黄的功效就是开鬼门。打开毛孔可不仅用来出汗,还有气体交换,别忘了皮肤是人体最大呼吸器官。

玄武为附子。药性上,说附子纯阳,温里。先从玄武来看,色黑入肾,这是一味入肾的药。中医里的肾水就是精,你可以把肾水想象成石油,虽然是液体,却可以通过燃烧产生能量。附子的作用就是将石油点燃,发挥其能量的作用。精遍布于全身,附子窜走周身来点火。所以说附子不能久用,原因在此,点火后需要续柴,不能继续燃烧石油,因为存在肾里的精如地球的石油,用完就没了,而树木可以不断再生。这也是为何我反对长期、大剂量使用附子的原因。长期大剂量的使用附子,直接后果就是因猝死而英年早逝。

再说麻黄与附子同用,在伤寒论中,青龙与玄武同用一般都在少阴病情况下,少阴病是里症,需要用能进入深处的药来点火,然后用麻黄打开鬼门,相当于生炉子,下面点火,上面要打开风门,通烟囱,让能量从里到表都可以窜通到。若加细辛则目的在于通煤炉的炉膛,里面堵了,需要细辛做通条打通。这也就解释了为何说细辛是“温降肾家上凌之寒水也。细辛是降药,非散药”。少阴病不可发汗,却用麻黄,其实麻黄本就不是发汗药,而是“和卫而已”,卫气恰在鬼门守卫,协调卫气打开鬼门。为何麻黄用久了会虚,城门洞开,气都顺着鬼门跑了,还不虚?若加甘草,则为补中气,相当于在炉子里加了一块炭,烧过蜂窝煤炉的人都知道加炭和加煤有什么不同。只用过电暖气和空调的高质量人类若没法很好理解,建议去体验一下生活。

那么火神派中,无论什么药都用附子,对不对?特别是最近看到一则小青龙汤加炮附子的使用。为此我特别查询了卢崇汉先生关于附子使用的讨论,卢火神并没有说小青龙汤加附子,而是一再强调是少阴病的加减,反而是那些推崇火神派的人,看不出里面治疗少阴病的用药结构,而误解释为小青龙汤加附子,并以此为附子无处不用的标志,加以宣传,卢火神不应背锅。

小青龙汤药物构成是麻黄、芍药、细辛、炙甘草、干姜、桂枝、五味子、半夏。主要症状是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喘咳,痰涎清稀而量多,胸痞,或干呕,或痰饮喘咳,不得平卧,或身体疼重,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无汗浮肿说明有水闭在皮肤下,疼痛来自压力,身体疼重也说明是汗水的压力导致头身疼痛。原方义是开毛孔,汗出而解。

加附子则构成麻黄附子细辛汤结构,你看到的是小青龙加附子,我看到的是少阴病加减,其症状必不合小青龙汤症。虽然治疗结果可能相同,但是辨证思考一定错了,这种错误极有可能会在未来某个时间酿成大祸。那么治疗中就不会出现小青龙汤那样的出汗,而是微汗,甚至没有汗,因为是尿解。那一点微汗其实是闭在皮肤里的没排出去汗,并不会出现持续出汗的情况。

所谓谬误,就是错误的思维方式或逻辑,但是结论未必错误。但是如果继续使用错误的逻辑去推而广之,那就难免要出事故了。没事别抬出倪师或者卢火神来强调使用附子,你们那是辨证错误,误打误撞治好病而已,各位老师不替你们背黑锅。

<照片拍摄于公司停车场>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