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们富了400年!致富秘诀还被拍成了纪录片

 860277 2022-03-03

历时三年拍摄制作,走遍全国18个省市地区及亚、欧、美三大洲五个国家,由安徽广播电视台、安徽出版集团、安徽广电传媒集团、徽商银行联合出品,精心打造的纪录片《天下徽商》终于播出啦!

图片

这是第一部全景式反映徽商、徽州和徽州文化的大型人文纪录片,它通过典型人物、重大事件、具体故事和细节,为观众呈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徽商群像,还原历史上的真实徽商。

方仔看完后着实激动万分,感慨良多~同时也控住不住想要给大家安利这些生动有趣、感人至深、跌宕起伏的徽商故事!

图片

江南首富出门就吃这个,惊!

图片

▲ “徽商诞生地,徽州”

胡贯三,“江南六大首富”之一,所开店铺遍及江西鄱阳、景德镇、九江和安徽休宁等地,拥有“七条半街”、“三十六典”。这样一位腰缠万贯的富商巨贾,日常生活却十分节俭。

胡贯三每次前去江西,只带一把雨伞和一个布褡裢。褡裢一头放钱200文,一头装锅巴一包。中途在茶亭歇息时,他就出钱一文,买来开水,就着锅巴充饥解渴。他也无需去客栈投宿,因为沿途都有他家的店铺。外人听上去可能会大跌眼镜,他却甘之如饴。

其实不止是胡贯三,思想家顾炎武曾提及一些赶考的徽州人,即使家资巨万,也是一身粗麻短褂、赤脚蹬草鞋的打扮,千里跋涉,赶赴京城。兴许是徽州商人多从学徒做起,以小本起家,这样的经历使得他们即便在发迹以后,依然能节俭成性吧。

图片

明代就敢挑战国家律法,刚!

图片

▲ “两淮盐商盛世”

徽商的成功有着诸多秘诀,比如他们拥有较强的法律意识。徽州人的族谱中均载有“族规”、“家训”,自小就明示着族人遵守法纪。而在徽商中,法律观念最强者首推盐商。徽商熟知盐法,在明代盐法的几次变更中,数次参与到变法当中。

明代盐商程正奎,经营盐业于两淮地区,他不仅参与盐法的改革,而且还能从理论上讲述独到的见解。以往的盐法对灶户逃亡、盐课大减这种情况没有兼顾,他就提出通融变法,但因与成法不合,有人以高皇帝法胆敢变理为由称“祖宗之法”不可变。程正奎说道,高皇帝法迄今已上百年了,跟不上时代的需求和发展,迟早会被淘汰的!

众人一听他的分析,确实在理。且程正奎的变法建议,既有利于国家,也有利于灶户,最后,连皇帝也认可了他的变法建议。在那个时期,程正奎能以辩证的观点,讲述了法变与不变的利害得失,实属难能可贵!

图片

营销老司机的经商之道,牛!

图片

▲ “胡庆余堂”

胡雪岩,大名鼎鼎的徽商代表之一。他的经商之道可谓别具一格,观念超前。51岁那年,胡雪岩投身药业,开办了胡庆余堂,并亲自写就“戒欺”匾挂于营业厅后,强调企业的道德自觉,在这种理念指导下,“采办务真,修制务精”成为胡庆余堂经营药品的最基本要求。

企业文化有了,那又该如何进行推广,营销呢?这位红顶商人有妙招!早在胡庆余堂筹备期间,他就雇人身穿印有胡庆余堂国药号的样衣到车站、码头、路口广发传单。每次制作全鹿丸,他都要组织大队人马,抬着梅花鹿,披红挂绿,游街示众,当场宰杀;《申报》是当年上海最有影响的报纸,他长年累月地在报上刊登大幅广告……是不是觉得很熟悉?现代的营销妙招,百年前的胡雪岩就在用了,思想太超前,这经商头脑简直了!当然,这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施行下来,胡庆余堂的大名广为传播,蜚声四海。

图片

金字招牌人人叹服,绝!

图片

▲ “张小泉剪刀”

历史上,徽州商人缔造的各类老字号可谓灿若星辰,数不胜数。诸如胡庆余堂、张小泉剪刀、胡开文墨业、叶开泰药业,以及遍布京城和江南的各色茶店、徽菜馆等金字招牌,至今仍熠熠生辉。而他们之所以能屹立不倒的延续百年,也是不无道理的。

享誉大江南北的胡开文墨业到第二代传人胡余德时,曾创制出一种新墨锭,一名外地客商慕名前来采购,返回途中,墨袋不慎落水,待捞起后发现,墨锭已有溶化的迹象。胡余德了解情况后,一边道歉,一边以自家名品“苍珮室”墨相赠;同时下令所属各店立即停售此墨,并高价回收业已售出的所有劣质墨锭。

清代徽州府婺源人朱文炽年轻时“漂广东”,每次出售茶叶时,但凡超过期限的,便自书大大的“陈茶”二字,以示不欺。20多年来,他“亏耗数万金,卒无怨悔”。

此类故事还有很多,这一块块至今犹存、熠熠生辉的金字招牌,既反映出徽州商人别具一格的经营文化,也给后人留下了一笔笔丰富的遗产。

就是这样的一群徽商。他们富有良好品质,极具开拓精神,饱含经商头脑。面向江海潮流,他们高挂风帆;上苏杭,下扬州,漂广东,他们一路叱咤风云;从明代到清代,他们称雄商界四百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