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1年前开挖的这条人工运河丰实了江淮粮仓

 lpl求知获识 2022-03-03

今年2月21日,在位于茨淮新河北岸的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立仓镇,200名茨淮新河“老河工”拍了一张集体照,他们平均年龄超过70岁,多数人步履蹒跚。然而,在半个世纪前,正是如他们一样的百万民工,通过肩挑手挖,持续十年奋斗,开掘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长的人工运河——茨淮新河,为豫皖两省1500万亩耕地扩大了排水出路。

Image

都说“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然而,对广袤的淮北平原来说,自1194年黄河夺淮以后,严重的水旱灾害威胁着苏鲁豫皖等地的淮北平原人民。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高度重视淮河救灾及治理工作,发出了“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

1971年冬,淮河北岸人声鼎沸,来自安徽省内的亳州、阜阳、淮南、蚌埠等地的百万群众在怀远县上桥镇集结,并按照县、公社、大队、生产队以民兵建制的方式组建了团、营、连、排,这其中,来自安徽蒙城县的民工队伍集合的最早。

1971年11月20日,茨淮新河的第一锹土开挖了。原蒙城县茨淮新河指挥部副政委姚凤扬回忆起当前的情景曾这样介绍:“过去常说,'能带十个兵,不带一个工’,但在茨淮新河上,不是这样的。当时民工特别听从指挥,都是自愿报名择优选用,心甘情愿来挖河的。”

Image

1971年的冬天特别冷,参战民工们“住的是茅庵房,睡的是地铺床,吃的是杂面馍,喝的是泥塘水”,但他们斗志昂扬,因为“工作是挖土方,目标是奔小康”!

当时,工程土方的开挖运输全靠人力,用锹挖土,用肩挑土,用车运土。乡村土路上,板车、大车还有独轮车一齐向茨淮新河工地涌去,把凹凸不平的路都压平了。当时河坡上忙忙碌碌的人们比搬家的蚂蚁还要稠密,有的大冷天光着脊梁,拉车时鞋子用麻绳绑着,手上不知磨出多少血泡。原蒙城县茨淮新河指挥部宣传组干部孙敬舜回忆:“茨淮新河工程,在上桥一干就是三年,1974年指挥部迁到大兴又干了三年,1977年迁到谭铺后断断续续又干了四年,后来就是机械施工了。”

为了开挖茨淮新河,沿岸群众也作出了巨大的付出和牺牲,先后有4.15万人搬离家园,3.03万间房屋被拆迁,压挖农田12.81万亩,有的村庄还被一分为二。然而,艰辛的付出终有回报。经过十年奋斗,1980年5月,全长134公里的茨淮新河全线通水;1984年5月,全线通航;1990年10月,全线河道按设计标准完成开挖和疏浚任务;1992年5月,枢纽、桥梁尾工及配套工程全部完工。

Image

今天,茨淮新河真正将淮北平原的千里涝地变成了万顷良田。尤其是茨淮新河两岸,实现了旱涝保收,成为国家大粮仓、重要商品粮基地。据统计,茨淮新河全线贯通后,5年一遇的除涝面积达360万亩,有效灌溉面积达131万亩,年均通航量150万吨,取得了防洪除涝、航运灌溉的全方位效益。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马荣瑞)


源: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马荣瑞
责编:王子墨
编辑:王远方 吴亚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