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寿眉是劣质白茶,寿眉“低端”的标签怎么就那么难撕掉?

 白茶大课堂 2022-03-03

寿眉≠劣质白茶,要撕掉“低端”的标签究竟有多难?

本文由白茶大课堂原创撰写,未经允许,任何人和媒体不得转载

《1》

很喜欢一个词,叫“逆袭”。

在我看来,逆袭是一个很青春,很血性,很有荷尔蒙的字眼。

正如金庸的小说,初看觉得很热血,再看觉得那些故事的主角,基本都是有头有脸的,几乎没有普通的。

举几个例子来看:

乔峰,契丹高手萧远山的儿子;

段誉,大理国世子;

虚竹,少林寺方丈的儿子;

郭靖,梁山好汉后人;

令狐冲,华山派大弟子……

按照这么说,金庸笔下的男主角,大多是各种二代三代。

寿眉≠劣质白茶,要撕掉“低端”的标签究竟有多难?

真正的普通人,印象比较深刻的,是狄云和韦小宝。

不过狄云一出场就被人丢进了监狱,后来又阴差阳错认识了丁典和血刀老祖,也不算是普通人了。

充其量,只能算是半个普通人。

而真正靠自己奋斗的,实现普通人逆袭的,只剩下韦小宝了。

出身普通,家境不好,甚至可以说是低贱到了极点。

父亲不知是何许人也,母亲是青楼女子,在那个时代,没人看得起他。

但通过自己的努力咸鱼翻身,从韦公公升职到了韦爵爷,正国级干部。

升职加薪,妻妾成群,称得上是武侠小说中的一股清流,可以说是十分励志了。

寿眉≠劣质白茶,要撕掉“低端”的标签究竟有多难?

寿眉≠劣质白茶,要撕掉“低端”的标签究竟有多难?

《2》

只有读过《鹿鼎记》的人才明白,韦小宝和其他人有多么不同。

甚至可以说,他推翻了金庸之前所有的武侠小说。

别的主角,一夫一妻,韦小宝有7个老婆。

别的主角,天下无敌,韦小宝不太会打。

别的主角,仗义疏财,韦小宝声色犬马。

可偏偏就是这样一个看似油腔滑调,武功不高,又有点无赖的人,逆袭了。

你看,一个真正的英雄,未必要拥有不凡的血脉,出身平常之人也能担当匡扶正义的大任。

由此而想到前几天,和一位新茶友的对话。

照例,是找我们推荐白茶,要求是有一定年份的,价格适中不要太贵,并且好冲泡。

综合了茶友的各项要求,于是给他推荐了2019年的白露茶。

而当对方知道,这是一款秋寿眉的时候,显得十分诧异,说,你怎么推荐怎么低端的白茶给我?

一时语塞,想回几个省略号。

茶友看自己没有回复,继续发表高论说,我身边的朋友都不喝寿眉的,打底都是白牡丹,买寿眉多没面子啊?

我……更加不想回答了。

这应该是入门级别的误区了吧。

寿眉是低端茶、劣质茶?当然不是。

在白茶圈里,寿眉堪称是“功臣”级别的存在。

比起白毫银针和白牡丹来说,寿眉的产量更高,在春茶季与秋茶季中,皆有采摘。

如果再细说,春茶季有一半的时间在产寿眉,秋茶季更是整个茶季,都在产寿眉。

或许是因为产量大的缘故,寿眉的曝光率高,给人造成了一种低端、廉价的错觉。

然而,产量大,不代表品质差。

更关键的是,有了量,才容易被普及和推广,所以寿眉顺理成章地成为了白茶的代言人之一。

白茶里,既要有阳春白雪,也要有下里巴人,这样才平衡。

试想一下,如果白茶全都像白毫银针一样,低产,价贵,普及率势必是很低的,难以推广。

没有量,注定只能沦为小众。

寿眉≠劣质白茶,要撕掉“低端”的标签究竟有多难?

寿眉≠劣质白茶,要撕掉“低端”的标签究竟有多难?

《3》

为什么推荐新人喝寿眉?

首先,寿眉的可选性比较丰富。

大方向来说,有春寿眉和秋寿眉之分。

如果再往细了分,还有不同节气的寿眉,比如谷雨节气采摘的寿眉,和春尾近夏的寿眉,是不一样的风味。

再比如,秋茶季里,立秋、白露、秋分、寒露所采的寿眉,香气滋味也截然不同。

不过,敢于将寿眉划分得如此细致的人,对制茶技术是门考验。

要根据天气和光照,适当调整工艺,不能渥堆到,更不能暴晒。

尤其是天气热的时候,如果不及时摊晾,或者摊得太厚,茶青就容易发红,或被晒出斑点来,把这批原料做坏。

可想而知,没实力、没经验的小厂,只能放弃这些富有节气特点的茶,避免损失。

所以,别看寿眉的产量大,便宜的茶有,贵价的寿眉也很多。

俗话说,物以稀为贵。

高山茶的产量本就比平地茶低,高山的寿眉,有好产区、好工艺、好储存,品质也是极为出众的。

寿眉≠劣质白茶,要撕掉“低端”的标签究竟有多难?

寿眉≠劣质白茶,要撕掉“低端”的标签究竟有多难?

其次,寿眉的价格亲民。

由于寿眉的品类、工艺、产区、等级等,皆有不同,所以价格也不统一。

高山的寿眉,明显就比平地的寿眉贵。

日晒的寿眉,也明显比室内萎凋的贵。

如果你只想喝普通的寿眉,产区一般,工艺一般,它的价格便也是“一般的”。

正所谓,价值决定价格。

但如果你追求质量,追求好风味,并且经济条件允许,自然选择高山茶更好。

同样是高山茶,高山的白毫银针价格极贵,高山的白牡丹价格较贵,高山的寿眉,显得亲民许多。

这般实惠的价格,大多数人都能接受。

在不懂茶的时候,先买些高山的寿眉回家喝一喝,感受其中的高山韵,感受好茶的鲜香醇爽。

如此一来,也为入门白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寿眉≠劣质白茶,要撕掉“低端”的标签究竟有多难?

寿眉≠劣质白茶,要撕掉“低端”的标签究竟有多难?

最后,寿眉的冲泡难度较低。

这里所指的,是秋寿眉。

大家应该都发现了,比起春寿眉来说,秋寿眉的长相更加狂野,宽宽的叶片,粗壮的茶梗。

不仅如此,叶片上看起来油亮厚实,那其实是蜡质层。

蜡质层的作用,就像是一道屏风,当沸水注入后,内质的释放是较为缓慢、匀速的。

即便是泡茶新手,对盖碗使用不太熟练,出汤慢了一些,也不至于把秋寿眉泡得太苦太涩。

此外,秋寿眉中含有丰富的果胶物质和可溶性糖,为汤水增添了几分稠滑柔润,更好喝懂。

综上所述,寿眉不管是从品类、价格还是冲泡难度,都能匹配上新人的需求。

寿眉≠劣质白茶,要撕掉“低端”的标签究竟有多难?

寿眉≠劣质白茶,要撕掉“低端”的标签究竟有多难?

《4》

如今市场上,老寿眉饼深受茶客们的喜爱。

一来,品质好的老寿眉饼,所陈化出来的香气丰富多样,有药香、陈香、花香、粽叶香……最重要的是,有枣香。

富含枣香的老寿眉饼,几乎没有人能抗拒。

那种温暖的,干燥的,明朗的,清新的枣香,俘获了众人的芳心。

可价格更高的白毫银针和白牡丹,却不具备陈化出枣香的条件。

无可奈何,只好将这块“香饽饽”,拱手让给了寿眉。

正因为有了枣香的帮助,为寿眉的逆袭之路,添砖加瓦,更加畅通。

又说到,老银针和老牡丹,比较少见。

因为本身产量就不多,除去日常喝茶的消耗外,能够被留下来的,实乃凤毛麟角。

作为一个普通的喝茶者,想要喝到年份高、品质好的老白茶,本就不太容易,更何况是老银针和老牡丹。

相比起来,老寿眉的存在感更强一些。

想要喝年份茶,一般三五年左右的老寿眉,品质出众者,就能给人带来非同一般的喝茶体验。

香气丰富,层次多变,汤感醇厚饱满,富有浆感。

反观一些空有年份,没有内质的老白茶,不值得品饮,不如省钱喝白开水。

寿眉≠劣质白茶,要撕掉“低端”的标签究竟有多难?

寿眉≠劣质白茶,要撕掉“低端”的标签究竟有多难?

《5》

正如韦小宝的逆袭那样,寿眉的成果也是必然的。

世上从来不存在什么一帆风顺,所谓的逆袭,其实是厚积薄发的结果。

因为本身就足够优秀,才得以被世人发现。

是金子总会发光,就看大家能否抛下成见。

在白茶这个江湖里,寿眉一直默默承担着重任,却因为量大,被曲解成是劣质茶。

事实上,不管什么品类,都有好坏之分。

白毫银针是,白牡丹也是,寿眉亦是。

如果能花最少的钱,买到品质好的高山白茶,我们又有什么理由拒绝呢?

经验来看,未必人人都适合喝白毫银针。

如果是新人,从发展的眼光来看,寿眉反而更适合。

看“名气”买茶的时代,终将成为过去式,爱茶之人,明白品质才是王道。

欢迎关注【白茶大课堂】,了解更多白茶知识!

版权声明:本文归白茶大课堂菇凉陈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