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注解伤寒论第6条:如何理解太阳温病?

 秦楚古方 2022-03-03

秦山楚水古方中医 点击“秦楚古方”关注公众号

注解伤寒论第6条:太阳温病丨文 / 中南山    

这是秦楚古方167篇原创文章

伤寒论第4-5条按照脉证对应的方法,揭示了六经在太阳表病(陈修园所谓太阳经病)的传变规律。另外仲景在作伤寒论时,延续了华佗的理论和方法,用太阳、阳明等用以分别命名,也只是用来区分病位层次的界限与管辖之意,与黄帝内经六经的内涵有很大区别。

  伤寒论原文 

第6条: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契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名家集注  
01
陈修园

且夫太阳病之即发者,有中风、伤之异。至于有不即发者,《内经》谓冬伤于春必病温为伏邪酿成热邪自内出。其证脉浮,头项强痛,故亦谓之太阳病。純初起卽发热而渴,不恶寒者,须中风、伤寒之外,区别为温病。治宜寒凉以解散,顺其性以导之,如麻杏甘石汤之类。若无头项强痛之太阳病,但见发热而渴、不恶寒之证,是太阳底面少阴为病,即《内经》所谓冬不藏精,春必病温是也。

如心中烦不得卧者,黄连阿胶汤主之。稍轻者,阳盛阴虚之人,周身之经络浑是热气布护,治法只宜求之太阳着之里,阳明署之表,如所云心中懊侬、舌上苔者,梔子豉汤主之;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豚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之类,切不可用辛温以发汗。若医者误用辛温之剂汗之, 其内蕴之热得辛温而益盛,不特汗后身不凉静,而且发汗已,身反灼热者,是温病为风药所坏,遂变重证,名曰风温。

风温之为病若何?其脉阴尺阳寸俱浮,其证自汗出,犹为太阳中风之本象,而大多患者全显出少阴之危象,肾主骨,热在骨. 故身重、热入阴分,故神昏而多眠睡,鼻息必鼾,为肾热而垂于肺;语言难出,为肾热而壅于心,以肾脉上连心、肺也。若被误下者,津液竭于下,而小便不利,津液竭于上,则目系紧急而直视,且既竭之余,肾气将绝,不能约太阳之气而失溲、 危乎,危乎!

若更被火灸或烧针者,以热攻热,肾败而现出克攻之象。微者皮肤发黄色,为土克水,剧则热亢攻心,如惊闲,热极生风,时鍥纵。其皮肤不止发黄,竟若火熏之,现出黄中带黑之色,是被下为一逆,被火再为逆。一逆尚可引日.再逆则促其命期。推而言之,凡服一切消导之药,皆犯被下之禁;凡服一切辛热之药,皆犯被火之禁,医者可不慎乎哉?此言太阳病中有湿病,误治即变风温。

02
曹颖甫

发端便称太阳病,是必有脉浮头项强痛之见证,则温病不由少阴传出,确无可疑。(按温病之轻者、其始亦必恶寒。近世蜀医张子培著有春温三字诀、贯恶寒之时、用麻绒二三钱于桑菊饮中、视原方尤妙)。

所以发热而渴者,其人冬不藏精,当春气发生之时,内藏失其滋养也。所以不恶寒者,则以津液素亏,里气本燥,益以外感之温邪,而表里俱热。此症宜清营泄热,医者反发其汗,以致津液重伤,风乘毛孔之虚而倍益其燥,于是遍身灼热,一如炽炭之灼手,是为风温。脉左主营,而右主卫,左右俱浮,故曰阴阳俱浮。

自汗者,表疏而阳热外泄也。身重者,脾精不濡肌肉,肌肉无气而不能转侧也。试观垂死之人,身重如石,此非肌肉无气之明证。脾阴受困,肢体无力,故多眠睡,且以风引于上,热痰上蒙清窍,不能受清阳之气,故白昼一如昏暮也。风著脑中,咽中痰涎吸作声,故息必鼾。风痰阻塞咽喉,故语言难出,此风温挟痰之变,起于误汗者也。

病温之人精液本少渴饮不恶寒,则有似阳明实症,若误认阳明而下以承气,势必因津液内亡而小便不利,目系不濡,因而直视。且始因误下而气并于肠,牵制膀胱气化,而小便不利。继则硝黄药力一过,气脱于前,而为失溲。此风温化燥之变起于攻下者也。但温病之始,必微恶寒。温病之成,汗多而渴,汗下虽误,然犹有说以处之也。

至如烧针及隔姜而灸,则庸妄之至矣。夫津液充足之人,遇火则汗出,故冬令围炉犹不免里衣沾渍,盛夏执衣,则更无论矣。若皮毛肌腠,绝无津液留遗,以火攻之,迫肌理血液外附皮毛,而微见黄色。黄色者,津液不能作汗,而血色代见于外也。三阳之络,皆上于头,血受火灼,为炎上之势,所挟络脉之血,一时上冲于脑。时见牵制指臂,瘈疭如惊痫状。

若火从下熏轻微之毛羽纸片,时上时下,而不能定,则必死无疑矣。或汗或下为一逆。被火为再逆。一逆则尚及救治,再逆则朝不保暮。此真越人所谓医杀之也。

予谓此症初起,即宜人参白虎汤及竹叶石膏汤。,使其热势渐杀,或当免救一二。门人刘仲华治安徽林振羽病亲见之,始由某医误汗误下,诸症皆备,刘用白虎汤加西洋参生地犀角,二剂后始有转机,十余日方见霍然。治法差谬,生死攸关,是不可以不慎也。

又按犀角生地,能清脑中上述之热血,恽铁樵治王鹿萍于脑中热痛,用之奏效,亦其一症也。

03
张锡纯

论温病之开端,亦冠以太阳病三字者,因温病亦必自太阳(此是足太阳非手太阳,彼谓温病入手经不入足经者,果何所据也)入也。然其化热最速,不过数小时即侵入阳明,是以不觉恶寒转发热而渴也。治之者不知其为温病,而误以热药发之,竟至汗出不解而转增其灼热,则即此不受热药之发表,可确定其名为风温矣。其脉阴阳俱浮者象风之飘扬也,自汗出者热随浮脉外透也,身重者身体经热酸软也,多眠睡者精神经热昏沉也,语言难出者,上焦有热而舌肿胀也。

风温之外,又有湿温病与伏气化热温病,而提纲中止论风温者,因湿温及伏气化热之温,其病之起点亦恒为风所激发,故皆可以风温统之也。

提纲中论风温之病状详矣,而提纲之后未列治法,后世以为憾事。及反复详细推之,乃知《伤寒论》中原有治温病之方,特因全书散佚,后经叔和编辑而错简在后耳。尝观《伤寒论》第六十二节云∶“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生石膏汤。”今取此节与温病提纲对观,则此节之所谓发汗后,即提纲之所谓若发汗也,此节之所谓喘,即提纲之所谓息必鼾也,由口息而喘者,由鼻息即鼾矣,此节之所谓无大热,即提纲之所谓身灼热也,盖其灼热犹在外表,心中仍无大热也,将此节之文与温病提纲一一比较,皆若合符节。

夫中风、伤寒、温病特立三大提纲,已并列于篇首,至其后则于治中风治伤寒之方首仍加提纲,以彼例此,确知此节之文原为温病之方,另加提纲无疑,即麻杏甘石汤为治温病之方无疑也。盖当仲景时,人之治温病者,犹混温病于中风、伤寒之中,于病初得时,未细审其发热不恶寒,而以温热之药发之,是以汗后不解。或见其发热不恶寒,误认为病已传里,而竟以药下之,是以百六十三节,又有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云云。所稍异者,一在汗后,一在下后,仲景恐人见其汗出再误认为桂枝证,故切戒其不可更行桂枝汤,而宜治以麻杏甘石汤。盖伤寒定例,凡各经病证误服他药后,其原病犹在者,仍可投以正治之原方,是以百零三节云,凡柴胡汤病证而下之,若柴胡证不罢者复与小柴胡汤。以此例彼,知麻杏甘石汤为救温病误治之方。

  综合解析  

太阳温病的主要表现为:发热而渴,不恶寒为区别与一般太阳病与温病的主要区别。

太阳病:是指温病也有脉浮头项强痛之见证,温病之轻者、其始亦必恶寒。可见温病也必然从太阳而入里,并不是从少阴传来。《内经》: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为伏邪雍酿成热,邪自内出表,表现出脉浮,头项强痛的太阳病症状。

发热而渴:其人冬不藏精,当春气发生之时,内藏失其滋养而口渴。显示有内热的一种外在表现。其化热最速,不过数小时即侵入阳明,是以不觉恶寒转发热而渴也。

不恶寒:温病初起也有轻微的恶寒症状,但旋即就开始发热。因为发热对人体的刺激,所以导致人体恶寒的反应受到抑制而只恶热而不恶寒。

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温病本来属于内热病,不得发汗。陈修园针对温病的症状进行了初步解析,根据发热的症候不同,区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如心中烦不得卧者,黄连阿胶汤主之。二是针对稍轻者,阳盛阴虚之人,周身之经络浑是热气布护,治法只宜求之太阳着之里,阳明署之表,如所云心中懊侬、舌上苔者,梔子豉汤主之;三是针对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四是针对豚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之类。等等,切不可用辛温以发汗。若医者误用辛温之剂如桂枝汤汗之,其内蕴之热得辛温而益盛,不但汗后身不凉静,而且发汗后,身体更加灼热,是温病为风药所坏,遂变重证,名曰风温。

风温之为病,脉阴阳俱浮,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风温的脉证表现为寸脉尺脉均为浮脉,可见为阴阳俱虚。身重:因为津液枯竭肌肉失去阳气滋养所以表现为身重,肢体无力,胡希恕认为体内有湿。多眠睡:曹颖甫认为热痰上蒙清窍,不能受清阳之气,故白昼一如昏暮也。风著脑中,咽中痰涎吸作声,故息必鼾。风痰阻塞咽喉,故语言难出,此微风温挟痰上冲之变证。

若被误下:温病本来为内外俱热,津液虚、渴饮不恶寒,与阳明实证类似,如果误认为阳明实证而用承气汤误下,势必造成津液内亡而小便不利,目系不濡,因而直视。膀胱气化不利而小便不利,气脱于前,而为失溲。

若被火:如果误用艾灸及火熨法,类似现在的电烤等疗法,必然导致原本津液虚竭的肌理血液外附皮毛,而微见黄色。同时血受火灼,上冲脑部而惊恐,形成火逆证。

  个人感悟  

关于太阳温病,胡希恕,曹颖甫、张锡纯等注家认为在伤寒论里都有相关论述,温病学派是在继承伤寒论的理论基础上,对于太阳病向阳明病过渡阶段的一种温热病做出的一种探索从而创立出温病学派。

但由于很多后世中医,在学习和继承中医理论体系过程中,不讲求源流而盲从温病,从而在中医传承及实践中造成了很大的问题,所以清代胡希恕、曹颖甫等一些中医学家,在解读伤寒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温病的理论与实践,源自于伤寒论的学术观点,从而理清了伤寒与温病的源流关系。

《经方实验录》葛根汤医案里,对于温病进行了很详尽的论述,认为太阳温病为中风、伤寒之津液受伤之后形成的一种区别于阳明病的一种症候,所以称之为太阳温病,为阳明病之初发证。

1、太阳温病为太阳中风伤寒之津液受损而致。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所称的温病,与后世温病学派提出的温病概念与内涵并不相同。

在伤寒论里,温病被称为太阳温病,其余太阳中风太阳伤寒的区别在于:太阳中风太阳伤寒皆太阳病之津液未伤者。若其人本已伤津,续得太阳病,是即太阳温病。所以“伤津”二字,实为太阳温病之内蕴。惟其内津已伤,不能上承口舌,故作“渴”。故伤寒论曰:“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且将“渴”字特置于“而”字之下,以彰其首要。

若是内津已伤,不能注输背脊,所以不但呈现头痛项强,且进而背部现强几几证。所以有:“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葛根汤主之。”由此可见,在伤寒论里,“渴”与“项背强几几”同是“伤津”之外在表现,虽外在表现的病位不同,但伤津的根本是一致的。

所以,由“口渴”与“项背强几几”同为太阳温病(葛根汤)证之主证,则可以反推而知:太阳中风、太阳伤寒之不渴,正如恽铁樵先生所说:桂枝汤麻黄汤当为“口中和“”,也就是不渴之义。

由太阳温病之“项背强几几”,可以推知太阳痉病之“背反张”,“身体强几几然”者,定然为疾病之传变与发展的结果,可见“项背强几几”为津伤邪袭之轻证,如果治不如法,更发汗、或下以伤津,势必进一步形成“背反张”,“身体强几几然”之痉病。

《伤寒论》温病条下之“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其意味:“假使逢太阳温病之葛根汤症,医者误认为太阳伤寒之麻黄汤证,用麻黄汤以发其汗,则汗虽出,表虽解,必将引起全身之灼热而初入阳明,此即为太阳温病。

关于太阳温病的救治,则需要随随其证,或用白虎以清之,或用麻杏甘石以开之,或用葛根芩连以折之,其病即得控制。古代伤寒经方家治病,可以一剂愈者,不当用二剂,可以用葛根汤一剂全愈者,不当用麻黄汤使入阳明,以致二剂而愈。

由此可见,曹颖甫、张锡纯、胡希恕等注重临床的中医大家,从不同角度,认定葛根汤、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白虎汤、葛根芩连汤为治疗温病的主要方剂,也就不难理解。

2、太阳温病与伤寒坏证的区别。《伤寒论》“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癎,时瘈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关于此段条文,经方实验录认为非仲景原文,为后人注解之文,其重要意义在于申明二禁:一禁被下,二禁被火。

太阳温病虽发热而渴,不恶寒,但尚未到传变至阳明,故不可下,下之将更伤其津。太阳温病津液既已内伤,更不可以以火再伤津液,所以为:一逆再逆,逆之轻者,或语言难出,或直视,或惊癎,或瘈疭,无一不由津液内竭、神经失其濡养所致。或小便不利,无余液足以外泄。或微发黄色,则津竭血溶,血液变色。

所以,如果在太阳中风伤寒病阶段,即使误下被火,但人体因津液未伤,所以即使形成坏病尚能救逆。但如果是津液本伤之温病,如果再被火被下,势必导致津液再伤而枯竭,一逆再逆必促命期。

同时之所以一逆、再逆的误治,显然是将太阳温病混同于太阳中风、伤寒而误用火攻,或者是误认为已入阳明而误下,这些错误的治法,均是因为对于温病混同与太阳病及阳明病所导致的。

3、太阳温病的寒热表现为恶风不恶寒。太阳温病条言“不恶寒”,葛根汤条言“恶风”,如果说葛根汤证为太阳温病方,那么上述不恶寒与恶风似乎自相矛盾,但从本质上看并不矛盾。在伤寒论里,风寒为互称,恶寒重时恶风为轻,恶寒为重时,恶风为轻。如果将温病及葛根汤二条合一之后,即成“恶风不恶寒”,也就是“微恶风寒”,简而言之,则为“微恶寒”之义。而正因为尚有微恶寒之证,所以尚在太阳病范畴,表现为太阳病之微恶寒,兼口渴津伤之证,易于化热而入阳明,故仲圣称此为太阳温病。

很多伤寒注家以为太阳温病为阳明病,但其实在伤寒论体系里,温病尚在太阳病范畴之内,明显与阳明病之症状不同。伤寒论阳明篇:“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不恶寒,反恶热也。”可见只有病情从不恶寒发展到恶热方能称之为阳明病,而温病阶段之但渴而不恶热之证,显然不能称之为阳明病。今试排列太阳阳明之主证如下:

太阳伤寒  或已发热或未发热  恶风恶寒          麻黄汤证

太阳中风   发热       恶风              桂枝汤证

太阳温病   发热而渴     恶风不恶寒         葛根汤证

阳明     发热谵语     不恶寒反恶热        承气汤证

从以上可见,病情层次何等分明。太阳伤寒当“或未发热”“恶寒”之时,完全为寒象,且不但曰“恶风”,兼曰“恶寒”,显见其恶风寒之重。

至太阳中风,即但曰“发热”,显无“或未发热”之时,且但曰“恶风”,不兼曰“恶寒”,显见其恶风寒之轻。

至太阳温病,不但曰“发热”,且加“渴”以示其津液之伤,曰“恶风”,又曰“不恶寒”,显见其恶风寒之微。

至阳明,其甚者曰“谵语”,以示其津竭之后,神经且受热灼矣,又曰“反恶热”,至此完全为热象,与太阳伤寒之完全为寒象者适相反。

秦楚古方   秦岭深山民间中医

【秦楚古方】秦岭深山民间中医。正心修己,习医济世。酷爱传统文化,偶尔舞文弄墨。专注风湿骨病学习实践,诚挚欢迎中医同道共同学习交流。

行走秦山楚水|传承古方中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