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双赢为什么这么难?

 羊梨笔记 2022-03-03

在职场中,双赢是非常常见的一种说辞。

公司的使命愿景价值观里经常写着,要与员工双赢、与客户双赢、与投资者双赢。职员们外出BD谈判,或者内部跨部门合作,也都动辄就把双赢挂嘴边,自己向对方兜售的解决方案,都是奔着你好我也好去的。

在电影《一个叫欧维的男人》里,企业负责裁员的俩HR,要裁掉在这里干了大半辈子、临近退休的老工人欧维。

就连这种事情,也能给包装出一副“我是为了你好”的姿态来,告诉欧维这是个好消息,因为这样你就可以过一段不一样的人生啦!临了送了老欧维一把花园铲,好让如此双赢“实至名归”。

这样的所谓“双赢”现实中简直不要太多!实际上懂的都懂,这些漂亮话,也就是表面说说、将就听听,谁要傻傻当了真,多半就要吃亏。

双赢,当然是一种美好的向往,不然就不会被吸收进场面话、漂亮话的词库里去,也不会被《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反复强调,并奉为其中的第四个习惯。

但现实中,稍有阅历的人就知道,双赢着实罕见,内卷才是常态。

我们在学习、应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时,常常会感觉这个习惯很难应用。

当你和同事为了本年度唯一一个晋升名额较劲的时候,当你想要去找领导或HR谈加薪却不得要领的时候,当老奸巨猾的同事把项目失败的责任甩锅给你的时候,请问你要怎么应用双赢思维?

现实的职场并不如企业的品牌宣传片或者公司PPT上呈现的那么光鲜亮丽,暗黑面和光明面总是相伴相随,无论公司大小,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越到高处越是如此。

如果我们机械使用双赢思维来看待职场,那就很快会沦为人善被人欺的傻白甜;而如果把双赢思维弃之不用,那么我们对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的学习也就会半途而废。

我的拆书节目里,向来都特别强调一个理论的适用范围,讲目的论、课题分离时如此,讲双赢思维也同样如此。

我认为,双赢思维在七个习惯书中的位置和次序不对,它应该是第五个习惯才对。原先的第五个习惯知彼解己应该放到双赢思维之前。

因为双赢思维有着不低的应用门槛,而知彼解己没有这个门槛。

双赢思维之所以难,是因为它在很多时机下、很多场合中和很多人面前,不适用,它需要至少四个基本的前置条件。

第一,在一个鼓励内卷的体系内,双赢思维很难。

就好像,一个部门十来人,每年只有一个优秀员工名额。那么在那些有望争夺优秀员工荣誉的候选人里,不卷才怪呢!

这样的公司无论标榜自己的企业文化有多么协作共赢,但本质上他们更想看到的,还是内卷。

什么才是不鼓励内卷的体系?比如考驾照,从来没有说这一批次学员里只能给第一名发驾照这种说法吧?每个人的结果,只跟自己的努力和表现水平有关。如果一家企业自己热衷于制定鱿鱼游戏一样的规则,那就别怪自己的员工们之间离心离德协作精神差。

第二,你想跟别人双赢,你起码得有筹码。

这一点很好理解,就像一个职场小白去找公司大拿求助,张口就说咱们来双赢吧!二不二呀?你有什么能让人家看得入眼的东西没?没有一定的实力,也就谈不上双赢。

第三,双赢需要相当的人情账户积累。

在之前的节目中我们讲过,人际关系里有着看不见摸不着的人情账户,有时存款有时取款有时还会透支。

这个时代双赢早就成了场面话,你跟不熟的人表态要双赢,就算你很有实力,也多半不会被当真,对方还是会小心提防着你有没有什么小动作。

只有经过考验的关系、储蓄可观的人情账户,才有实践双赢思维的可能。

第四,双赢需要你真正懂得对方需要什么。

双赢如果按表面意思很好理解,找到一个方案,能同时满足咱俩需要,不就都赢了吗?但问题是,差不多每个中国人都知道,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谈判中更是很忌讳在很早就把自己的底牌漏给对面看。

在职场沟通中,很多时候大家都使用了带有包装甚至是伪装的话术,把自己的真实需要严严实实包裹起来。如果你只根据表面听到的语句去判断对方的需要,那就很有可能会跑偏。

可是说起察言观色,体察弦外之音,又有点过于玄妙,好在本书的下一个习惯知彼解己,会给我们很多实用的启发。

这也是为什么,我认为习惯四和习惯五,双赢思维和知彼解己的先后次序应该倒一个个儿的原因之一。没有知彼解己,就没有双赢思维。欲知知彼解己详情,我们下集拆解!


本期为《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拆书系列节目第十四集,前面的节目请点击:
第一集:继勇气系列之后,我郑重推荐这本书
第二集:在当今时代强调个人品德,是不是有些老土过时?
第三集:为什么人生操作系统如此重要?
第四集:做一个“独立”的人,更要敢于做一个"互赖"的人
第五集:“高效能”和“成功学”,不是一码事
第六集:情况再坏,你也总有选择的自由
第七集:给“影响圈”理论打个小补丁
第八集:预防职场中年危机?试试复利思维
第九集:不纠结的人生,需要先确认你的生活中心
第十集:《被讨厌的勇气》和《七个习惯》这点犯了冲,该听谁的?
第十一集:撕掉你的计划表吧!高效的时间管理,试试这样做
第十二集:又不自律啦?别慌!那是攒“颓废值”!
第十三集:人一多就拘谨?这个“缺点”不用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