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爱美色的苏东坡,却爱油腻的小油条

 无犀之谈 2022-03-03

不爱美色的苏东坡,却爱油腻的小油条

油,是今天中国菜的灵魂,但这个灵魂,是要到了宋代之后才开始的。
要想炸油条,至少有两个条件是必须具备的,一是要有锅,二是要有油,而且是大量的油。
肚大口宽的容器倒是不难找,但植物油的榨取技术是到了唐代之后才有了技术性、规模化的突破。
《神农本草经》有载:“胡麻,一名狗虱,一名方茎,黑者为巨胜。其油正可作食。”
《齐民要术》也记载,魏晋时已经有一些植物,如木豆、木威都可以用来榨油。
但并不普及。
在唐代以前,因为榨油技术的瓶颈,中国菜的烹饪方法中,还是以煮、熬制、烘烤为主,极少煎炸。
所以,如果你穿越回唐代以前去吃一顿大餐,很可能有一种在吃西餐的既视感。
这可能都高估了当时的烹饪技术,由于酱油、菜油、白砂糖、辣椒这些现代美食的重要调味品仍然没有出现,所以那时的菜,很可能吃起来……淡出鸟。
在《齐民要术》中经常出现的调味品,大概就只有盐、豆豉、醋、饴糖、小蒜、胡芹,其中最重要的味觉依靠,就是盐和豆豉。
唐代是中国菜“油腻时代”的开端。
有一种叫“毕罗”的馅饼,就是面裹羊肉馅料,下油锅炸食,还有一种用来当做饮茶佐餐的小食——脆果,就是油炸面团。
但在唐代,大油大腻依然是比较奢侈的事。
因为唐代依然以动物油脂为主要烹饪用油,贵且产量低,植物油的主要来源就是胡麻和大豆。
影视剧和唐代历史题材小说中经常出现的主食“胡麻饼”也不是油炸食品,而是佐油重烤。
白居易写“胡麻饼样学京师,面脆油香新出炉”,说的就是长安城制作的胡麻饼,胡饼加油烘烤。
无犀之谈 原创
到了宋代,中国菜才开始逐渐变得油腻。
苏东坡,在这个问题上,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几乎所有中国人都吃过的“东坡肉”就不要提了,想想那大块肥肉,就觉得腻了。
而在东坡的美食哲学中,油是绝对不可缺席的主角之一。
苏轼自创过一道菜羹,名曰“东坡羹”,主料是各种蔬菜碎,听上去很健康,可东坡是怎么做的呢?
他要先在锅上涂满油,再用这锅煮菜。菜锅上面再铺一层粟米和生姜,然后还要再拿一只涂满油的碗扣上。
这道菜你可以在百度中搜到,不细讲了,我的意思是,就做这么一道素菜,他老人家都要“上下其油”。
他对这道羹特别得意,自云:问师此个天真味,根上来么尘上来?
乌台诗案后,苏轼被贬谪到黄州,初来心情特别抑郁,也是用美食开解自己的心情。
他去定惠院散步时,溜达到了城东,偶然走入一片竹园,主人家好意请他饮酒,当地小吏刘唐年送来一种油炸小吃,名字就叫“甚酥”。
(馈油煎饵,其名为甚酥,味极美)
苏轼一生最要好的方外友人是杭州和尚参寥。他总想着回到杭州,再与僧友同游西湖,给参寥写过一句诗“待我西湖借君去,一杯汤饼泼油葱。”
汤饼,这是几乎所有宋代历史题材小说中最常出现的食品,顾名思义,就是把面饼泡到汤中稀食,不过唐宋以降,各个年代的汤饼版本又不太一样,不在这里讲了。
只说东坡这句诗,就能看出,他是有多爱吃油,连汤饼上都要泼一层葱油。无犀之谈 原创

最后,说到重点了,炸物。

宋代已经有了很成熟的植物油提炼技术,所以炸物渐多。
有一种特别香脆可口的炸物叫“馓子”,想必很多人都吃过,尤其是在北方,西北地区,很流行。
这种东西就是下油锅炸面条,油腻异常。
馓子在宋代就有了,老饕苏轼当然不会错过,吃,而且还写了诗,写了诗,还写得活色生香。
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
夜来春睡知轻重,压匾佳人缠臂金。
他真的是……太爱吃了。
我们知道,苏轼一生对女色不是特别看重,一切随缘,但对美食,却竟然也看成了美色。
刚刚出油锅的黄金馓子,被他形容成了美女的胳膊上缠了一圈金箔。

最后,讲下油条的雏形。

在杭州,只要你游过西湖,走过苏堤,一定见过一道街边小吃:油炸桧。
听这名字,你就能想到中国著名奸臣:秦桧。
就是南宋人为了表达对于秦桧的恨意,将炸面皮起了这样一个名字。
这东西应该就是现代油条的最初形态。
说到底,就是因为宋代有了成熟的榨油技术,民间才会出现这种油炸食品。
谢谢观赏,再见
无犀 原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