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轼被贬黄州,写下了大彻大悟的一首词,仅开头两句便惊艳了岁月

 kumusi 2022-03-03

引言

提起苏轼,“怀才不遇”总是一个他身上迈不过去的坎。在他四十载的仕宦中,却有三十多年不是被贬谪,就是在被贬谪的路上。这与中国传统儒家强调的“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主张抱负显得格格不入,但另一方面,我们在苏轼身上却很难看到属于中国传统文人在屡屡不得志后的颓废。究其原因,则是他虽然处于旋涡之中,却光风霁月,不堕凡尘;是他不忮不求,顺乎自然;是他秉性使然。

他说:“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这样超脱旷达的人生观,也让他拥趸众多,林语堂先生甚至直言他是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

文章图片1

事实上,一个在散文、诗词、书法、绘画上都首屈一指的人物,又有着如此旷达、洒脱性格的人物,想来任谁也是很难有抵抗力的。

而在苏轼的一生中,黄州可以说是有着转折点般意义的存在。

虽然之前便因为反对王安石的变化,屡屡被外放,但却并无性命之忧。可就在1079年,在调任湖州知州之际,按理要上呈颂表的苏轼,却在颂表中难免有几句感慨自己境遇的“不忿之语”。

于是“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这些话语,就成为了新党们攻击他的把柄。是年,仅仅赴任三个月的苏轼便被捉拿下狱。乌台诗案的爆发,也险些让苏轼丢掉了性命。幸而王安石、苏辙上书才算是保全了性命,不过他也藉由此被贬黄州,出任团练副使。

文章图片2

人生的大起大落、险死还生,也让苏轼在黄州度过了他一生中最为彷徨的时刻。在黄州他写下了《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水调歌头· 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等一系列的千古名篇。这些名篇立意不尽相同,但却都透着苏轼的才气与人生观。

在黄州的时日里生活清贫,他躬耕于东坡,生性旷达,倒也乐得逍遥;但即便是如此,每逢佳节却难免心中会生下悲凉之意,感慨人生。

元丰四年(1081年)中秋,苏轼写下了《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词中苏轼夹杂着对亲人的思念,将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对人生的理解尽数写尽。这首词也堪称苏轼词中最为大彻大悟的一首,词中的前两句更是直抒胸臆,蕴含哲理,令人惊艳。

文章图片3

《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赏析

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在词的上,苏轼第一句便表明了自己对人生的看法—世事不过是大梦一场罢了,人生又能度过几个清秋。 乍看似乎颇有几分消极,但实则不然。这句话中透着佛、道的思想,与庄周梦蝶,与《金刚经》中“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颇为贴切。

苏轼,作为一代才子,儒、佛、道兼修,对于人生观也难免受此影响。而最好的人生观,最让人大彻大悟的人生观,莫不就是知其如梦幻,却又能坦然面对,享受逐梦的过程。

文章图片4

接下来,苏轼写到夜晚秋风吹散在回廊上散发出阵阵回响,看着镜中的逐渐衰老的自己,又逢佳节任谁也难免会心有波动。

中苏轼却颇带些自嘲的意味写到:大抵是因为酒太差,才导致少了客人,少了朋友来往;天上的明月都时常被乌云遮蔽。而在这个本是合家团聚的中秋节中,又有谁能够陪伴我呢?握着酒杯,不由得地便想着远在北方的老弟。

想着自己的遭遇,内心渴望着与朋友、家人相伴,又是中秋佳节,作为一个满腹才华的才子苏轼也不免倍感人生路上的“梦幻”,不免有些孤独悲伤。作为苏轼的弟弟,苏辙与苏轼感情深笃,期间更是在哥哥被贬谪时多有助益,而作为哥哥的苏轼自然也心有挂念,于是也就有了“把盏北望”。

文章图片5

小结

在这首词,虽然词浅却立意极深,尤其是“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可谓是惊艳了岁月之句,更是透着无穷的哲理。

人生如梦,本就是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但在这真与假中,知道是假,却仍坦然面对,乐天知命才是更好的人生态度。苏轼就是如此做的,如是才有了被贬谪惠州时的“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如是才有了被贬儋州(今海南岛)时的“我本儋耳氏,寄生西蜀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