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世间》迎来大结局: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与快乐?

 蒲公英读书 2022-03-03

按照我国传统习俗,过完元宵,就算过完了年。

在过年这段日子里,“快乐”是人们说得最多的一个词:新年快乐,春节快乐,元宵节快乐……

当然过完了年,不等于快乐也说完了。

我们希望每天都能快乐,郑智化忧伤的歌声里那句“有生的日子天天快乐!”曾被我写给很多同学朋友。

当然,我们都知道这不可能,但对于快乐,总是心向往之的。

但什么是快乐呢?

春节假期里,看了部电视剧《完美伴侣》,里面有个细节让我印象很深刻,年轻的苏磊问年轻的陈珊:争第一对你那么重要吗?它能让你感到快乐?陈珊点头后,他说着:如果我能让你快乐呢?说着掏出了一张可爱的漫画剪纸,陈珊笑了。

你看,快乐其实有时很简单,争第一根本没有那么重要。

当然,简单的快乐是快乐,争第一也是快乐。只是,这两种快乐确实不同。

美国积极心理学家塞丁格曼认为幸福生活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愉悦的生活,第二个层次是满意,他称之为美好生活,第三个层次是有意义的生活。他说:“就像美好的生活超过愉悦的生活,有意义的生活超过美好生活。”

幸福当然不等同于快乐,但就像亚里士多德指出的,快乐是实现幸福的重要要途径,没有快乐就不可能有幸福,也就是说幸福包含快乐,而且很多快乐本身就是幸福,因此,我在这里暂且把快乐和幸福当成一个词。

按塞丁格曼的观点,简单的快乐相当于他所说的愉悦,它更多是一种不需要思考的感官上的快乐,当然也有更高层次的愉悦,但它仍然主要来自积极的情绪,持续时间比较短,比如吃了美味食物,听了首好听的歌,陈珊看到苏磊手中那张可爱的漫画剪纸。

而争第一更接近满意,满意是做了我们喜欢做的事而带来的感觉,它需要投入,需要思考,需要发挥我们的优势与美德。

在塞丁格曼看来,满意是比愉悦更高级的快乐,也就是说快乐也有高下,争第一似乎是比看一张可爱的漫画剪纸更高级的快乐。

我在年前就开始追一部剧《人世间》,根据梁晓声前两年获茅盾文学奖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

无意中在开播时看到,开头两集就喜欢上了。往昔岁月的气息扑面而来,让我想起刚参加工作时看的《年轮》,剧情早已模糊,只记得有关白桦林的那首歌和那时那个偏远乡政府的一切及我与爱人初次相识时的亲切与美好。

还有高中时读到的梁晓声的短篇小说《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极少熬夜的我为了它破例了,夜深人静的寝室里,我泪眼模糊,并由此开始萌生了对大西北的向往,虽然最后并未能实现,但它几乎影响了我的整个青年时期。

《人世间》中周家兄妹三人性格迴异,各自的追求也不同。

作为周家老小的周秉昆有次说的话很能概括这种不同:我哥想改变什么,我姐梦想成大文豪,我的梦想则是成为像父亲一样的人,支撑起一个温暖的家。

用塞丁格曼的幸福层次理论,兄妹三人的不同追求似乎不太好理解,而心理学家麦克里兰的动机理论则能做出更好解释。

麦克里兰将人类的动机分成三种,成就动机、亲和动机和权力动机。简单地说,“成就动机”指的是把一件事情做好的需求,“我姐”周蓉的人生追求更接近这个;“权力动机”是影响他人的需求,“我哥”周秉义的人生追求则更接近这个;而“亲和动机”则是与他人保持良好关系的需求,周秉昆本人的人生追求则更接近这个。

这三种追求出于不同的动机,也产生不同的快乐。

当然,这三种快乐也并不是完全不同和隔离的,而是互相包含与交叉的。

周蓉追求做好一件事,热爱文学想做个好老师,但她在贵州山区当老师就很想动员更多女孩来上学,成为大学教授后,她在决定录取研究生资格时,因为一名学生说毕业后要回贵州当老师把天平向其倾斜,而放弃了另一名直接影响她丈夫事业且也很不错的女生,这显然包含了影响他人的需求。

周秉义追求影响他人,希望能改变群众的生活状况,而这也同时是要有把一件事做好的需求与能力的,他之所以放弃省委机关的安逸也是为了想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情。

周秉昆追求与他人包括亲人保持良好关系,他出场时显得胆小怕事,但约伙伴买肉时体现了领导能力,后来下海开饭馆开书店也表现出色,同样有成就动机在里面,而他的热心肠更包含了影响他人的内心需求。

亚里士多德说:“人们都追求快乐是因为他们都向往生活。生活是一种实现活动。“

可见快乐与实现活动密不可分。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有三种生活,即享乐的生活,政治的生活,沉思的生活,三种生活中的幸福与快乐是依次提升的。当然这里所说的“政治”并非我们通常理解的政治,而是指我们人都是政治的动物,人都生活在社会中。从第二种生活开始就需要德性,这里的德性也并不只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道德,它分为理智德性与道德德性,也就是说它既包括道德品性也包括智慧能力,德性能够帮助我们实现自我,因为生活是一种实现活动。

对于这点,塞丁格曼说得更浅显更清楚,在他所说的三种幸福生活中,从第二层满意(也就是真正的幸福)开始,就需要发挥自己的美德和优势,在《真实的幸福》一书中他用了很大篇幅来详细介绍他概括的东西方文化共同推崇的6大美德24种优势,这里的美德很可能源自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也是既包括道德又包括才智。

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自我实现则处在最高层,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其实,在周家三兄妹身上,不管是哪种快乐,都包含了自我实现。周蓉追求成就感自然不必说,周秉义追求“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既发挥了自身优势,包括清正廉洁的道德品质和务实的作风能力,又在群众生活环境的切实改变中实现了自我价值。周秉昆的追求很简单,就是“老婆孩子热炕头”,为此他坚守善良,努力奋斗,虽然历经坎坷,但家人和朋友的生活都在他的努力下变得越来越好,他在其中同样也实现了自我价值。

说到自我实现,这是当今时代流行的一个词,一些所谓的成功人士,比如《人世间》中的骆士宾和姚立松,某种程度上他们也可以说实现了自我,骆士宾在企业管理方面还是颇有些才能的,也在改革开放后的深圳得到了很好地发挥,但他们快乐吗?

他们似乎也是快乐的,骆士宾白手起家,建立商业帝国,拥有巨大的财富。姚立松既当了官,又发了财,在国外有多处房产。

但他们的快乐和周家三兄妹的快乐相比有高下吧?

亚里士多德说:

“既然实现活动有好坏的不同,有的值得欲求,有的应当避免,有的既不值得欲求也不需要避免,它们各自的快乐就也是如此。”

可见,快乐确实是有高下之分的,这取决于实现活动的高下。

骆土宾把企业做大做强的动力是什么呢?为了儿子,他多次对水自流说到这个,为了儿子他不能小富即满,这无可厚非,至少可以理解,中国人的传统思想,多少父母辛勤劳作都是为了自己的孩子有个好的保障。

但当他提出把儿子要过来遭到了郑娟的拒绝时,他就该知趣。

孩子和他只有血缘关系,并且他是用罪恶的方式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的,当然孩子是无辜的,也因此秉昆才把孩子视如己出,骆土宾这样做既是要横刀夺爱,又是要在郑娟的伤口上撒盐。但他却去找楠楠,还去找秉昆,和秉昆面谈时一幅趾高气扬的样子,甚至诋毁郑娟。最后当得知楠楠在美国意外去世时,面对同样伤心的秉昆他不但不去安慰,而是大声指责他没有早点把孩子给他,如果早点给他,他就可以安排好楠楠的一切,可这只是个意外,而且这个意外出在美国,如果要耍横,可以说如果不是他极力撺掇楠楠去美国,说不定还不会出这事呢。最后他竟然又再次贬低郑娟,说她没有见识,楠楠不可能听她的,甚至说她是他用剩下的——简直无耻到了极点,无怪秉昆要再次狠狠地揍他。

当秉昆因为失手打死了骆士宾而被判刑时,郑娟在法庭现场大声地哭喊,他说骆土宾再有钱也是个坏人,秉昆是好人。

好人,坏人,我们儿时经常使用也经常向大人询问,而现在却早被我们摒弃,认为那时只是儿时幼稚的观点,但其实它是朴素的真理。

亚里士多德在其著名的《尼克马可伦理学》中将其作为区分快乐高下的重要标准:

“如果德性与好人一就他作为好人而言一是所有事物的尺度,那么对他显得是快乐的东西就是快乐,令他感到愉悦的东西就是愉悦的。如果令他感到不愉快的事物令某些人愉悦,这并不奇怪。因为,人容易在多方面堕落或受到扭曲。那些事物并不令人愉悦,而只是使堕落的或个性扭曲的人感到愉悦。”

也就是说,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只有完善着好人的实现活动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骆士宾是个坏人,不只因当年那个让郑娟蒙受巨大耻辱和折磨的罪恶,也因为他后面的所作所为,而且他对当年的罪恶从没有过忏悔,只是轻描淡写地说犯过错,但还是个好人——他还自认是个好人,真让人无语,不错,他现在有钱,发展企业对经济发展也有功,但一码归一码。因此,他的快乐不是真正的快乐。

姚立松虽然拥有权力财富,但退休后在国家反腐重压之下,仍然惶惶不可终日,有何快乐可言?即使没有外在的重压,通过违反道德违反法纪的行为攫取的财富带来的表面荣耀,显然也是无法让一个好人感到愉悦的,“那些被视为卑贱的快乐并不是快乐,而只是对那些堕落的人才是快乐。”

我是在年前开始看《人世间》的,动笔写这篇随感是在刚过元宵时,但却一直拖延着,现在这部剧已经迎来了大结局。

在大结局中,看到了更多令我感慨的人与事。

乔春燕大胆泼辣,虽然一直打着自己的小算盘,但那份自私也还有讨喜的烟火气,秉昆他们也一直包容着她,但是到后面她在光字片开发时,把自己在光字片率先购置的宽敞明亮的新房过户给儿子,自己到娘家旁搭个小房子住,打算以无房户的名义再享受一套优惠房子,这就已经明显是在动歪心思了,而后上面察觉到明确了公告出来后再过户房子的不算,眼看着好事要泡汤,她很是气恼,这也可以理解,却在听到郑娟把自己养母留下的小房子办下产权且过户给一直寄居在此的于虹,让户口不在光字片的于虹也得以搬进新居时,冲上门去闹,质问郑娟,说于虹卖个惨就得了一套新房,还指责已自杀身亡的赶超无能,在于虹伤口上撒盐——这就太过分了,最后居然还去实名举报周秉义……

还是乔春燕自己的儿子牛牛说得好:“聪明是好事,但太聪明了就不好。”乔春燕就是太“聪明”了,就像《红楼梦》里的王熙凤: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当然她还没到这份上,她自己后面也意识到了,看到好友欢聚却没了她和丈夫,终于流下懊悔的泪水。

春燕的“聪明”可以说是她的一种优势,但当这种优势失去道德的约束时,也就失去了“好人”这个基本的尺度,发挥这种优势也无法得到真正的快乐。

姚立松问周秉义为何从政那么年能做到那么干净,面对种种诱惑时难道就从未动过心吗?秉义回答说当然不是,我又不是什么圣人,不是什么特殊材料做成的,但我怕对不住自己的良心。

良心,这个词更浅白更通俗,但它其实有千钧重,所谓好人,就是一个有良心的人,一个不管怎么样也不会对不住自己良心的人。

一个有良心的人,才可能是好人,也才可能有真正的快乐。

亚里士多德认为真正的快乐需要有德性的引导,德性包括你的道德品行也包括你的聪明才智,但显然前者——道德品行——的份量更重,因为德性与好人是所有事物的尺度。

周秉义去世前留给弟弟妹妹一封信,在信的最后他说:

“我们周家的人,以后可以成为各种各样的人,但绝不可以成为没有德行的人,我们周家的人,以后不必非要成为大家所认为的成功的人,但绝不可以成为不爱家,不爱国的人。好好生活吧!就像咱们曾经所经历并为之奋斗的那样!”

有德行,是拥有真正快乐的前提。

早已立春,但寒冷的天气一直困扰着我们,这几天温度终于回升,春天终于真正地来临,在这不完美但仍然值得我们热爱的人世间好好生活吧,祝你我都能拥有真正的幸福与快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