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抗美援朝,这支国军起义部队一战封神,成为志愿军王牌

 小原渚哥哥 2022-03-04

在我们传统的认知当中,军人这个职业除了要有出众的作战能力之外,其坚贞不屈的骨气更是其熠熠生辉的地方。俗话说逢敌必亮剑,就算倒在对方的剑下也要勇于拼命,所以历来我们崇尚的都是战死沙场的英雄,而对于在战争当中临阵投诚的军人不免会存在着轻视之心。

如果一支军队存在着战场投诚的情况,那么其作战能力显然也是要备受质疑的,毕竟但凡有着出众的战斗力,投诚都毫无疑问是一个下下之策。然而在抗美援朝战争当中,我军却有一支投诚而来的国军部队在四次战役和美国人拼杀的过程当中打出了中国军人血性,不仅受到了全军的赞颂,更让高傲的美国人为之侧目,这支军队便是志愿军第五十军,其前身是辽沈战役当中起义的国军第六十军,那么这支投诚而来的军队为什么能够在面对美军时候大发神威呢?本文就来和您一起来了解这支传奇部队的前世今生。

滇军起家,地方部队

第六十军是滇军的地方部队出身。对于当年蒋介石麾下的队伍,我们通常可以分为嫡系部队以及杂牌部队。所谓的嫡系部队就是和蒋介石关系亲密的人以及他在黄埔军校发展的学生所带领的部队,这些部队由于深得蒋介石的信任,所以无论在武器装备以及补给方面都能得到优先的供应。上世纪三十年代,蒋介石曾经一度和德国军方保持了密切的关系,也因此从德国进口了多批威力不俗的先进武器,而在这批武器的使用上,蒋介石理所当然将其装备给了自己所信任的嫡系部队。

文章图片1

但是除此之外,国军当中其他的“杂号部队”显然就没有了这样的待遇。从出身来说,这些所谓的杂牌军都是当时中国各地的割据势力所拥有的武装力量,在很长一段时间当中,这些割据实力都在和蒋介石进行军事上的对抗。虽然蒋介石之后在名义上成为了这些各地军阀的领导人,但打心眼里来说蒋介石看不上也不信任这些地方军阀所带出来的部队,甚至在和很多时候都把他们视作是自己的心腹大患,欲除之而后快,所以无论是从武器装备还是粮草给养的供应上来说,蒋介石都几乎无时无刻在对其进行“卡脖子”。这也就导致了当蒋介石嫡系部队在使用整齐划一的制式装备是时候,地方杂牌部队所使用的武器则显得落后而五花八门,不少人甚至都以大刀片等冷兵器来充数。

比装备问题更严重的是地方部队的兵员素质问题。由于晚清以来中国国内处在一种混乱的割据状态,各势力之间兵戎相见成为了常态,所以连绵的战火时常响彻在华夏大地。而在乱世当中军人显然成为了一个人尽皆知的“高危行业”,所以在当时普通老百姓们对于子女也一直有着“好男不当兵”的教诲。

对于兵源枯竭的情况,各地方军阀也采取了一种简单粗暴的“抓壮丁”方式,简而言之就是在所统治的地区大肆寻找适龄的青壮年男性,然后不顾对方的意愿一股脑儿将其带到军队当中,经过简单训练之后便发给其武器逼迫其上战场为军阀卖命,如果这些被胁迫的老百姓稍稍表现出来不顺从,那么等待他们的极有可能会是残忍的酷刑乃至死亡。

文章图片2

抓壮丁这种招兵方式不仅不够人道而且对于军队战斗力的提升也实在是有害无益,要知道这些刚刚拿到武器的壮丁实质上也只是普通的老百姓,并举任何的实战能力和经验,所以战争一开始这些人也最容易成为其中的炮灰。

而我们本文所提到的60军在组建初期就是处于这样的一种状态当中。60军在编制上隶属于云南省军阀龙云的指挥,在近代当中云南可谓是一个难以绕开的地方,曾几何时威名赫赫的蔡锷将军正是在这里发起了反对袁世凯统治的护国运动,滇军的战斗力也可谓是享誉全国。不过到了龙云所统治的时期,云南部队已然没有了曾经的锐气,龙云在和蒋介石的对抗中宣告失败之后,其麾下滇军部队的战斗力也是大不如昔。

文章图片3

1937年,中日之间的全面战争爆发,中华民族到了危急存亡之秋,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我党提出来了建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提议,希望各地方实力派能够尽释前嫌共同为民族存亡出一份力,当时的蒋介石虽然仍然以围剿我军为第一要务,但在情势所迫之下也只得无奈答应,就这样当时四分五裂的割据势力从名义上来说总算能够共同抗击外来之敌。

纵然如此,在蒋介石的心中,他所统御的部队实在还是有着亲疏之分的,对于嫡系部队,蒋介石通常不会赋予其太多艰难的作战任务以达到保存实力的目的。而对于一些地方的“杂牌部队”来说,蒋介石则会将其派到形势最为严峻的地区,试图利用日军的力量来达到消除异己的目的,这可谓是极为阴险的一招。

而滇军的60军就是在这种情况之下被派到了山东一带,归属于第五战区。从当时的全国抗战形势来说,日本陆军在占领华北大部分地区之后,下一步的目标正是山东和中原腹地一带,而日本海军在华东成功:登陆、占据了东部沿海地区之后也在逐渐向山东一带逼近,这个时候的齐鲁大地可谓是多处受敌。当时第五战区的战区司令是来自桂系的李宗仁,抗战之前李宗仁曾经和蒋介石斗争多年,所以蒋介石将其任命为此处的军事负责人显然有着借助日本人来消耗其实力的目的,在这种前提之下,蒋介石所为其提供的补充队伍也自然是和桂系有些“同病相怜”地方部队,这其中就包括了第60军。

抗战有功,震惊倭寇

抗战时期60军领导层屡经更迭,而其中最著名的一位则是滇军的将领曾泽生。从出身来讲,曾泽生可谓是有着浓厚的滇军派系色彩,首先他就是云南土生土长的本地人,早年间他就已经投效云南的地方部队所效力,在此期间蔡锷和唐继尧等云南知名军政人物成为了曾泽生所向往的目标。1927年,能力出众的曾泽生来到黄埔军校学习。由于蒋介石此时正是黄埔军校的校长,所以曾泽生也算是和蒋介石有着一段时间的桃李师生之情,但和其他黄埔出身的蒋介石嫡系将领不同,由于曾泽生在入学之前就已经有着深深的云南派系的烙印,所以纵使他在黄埔学习期间成绩颇为优异,但蒋介石也绝不可能将其视作是自己的心腹之人,所以在毕业之后曾泽生仍旧回到云南的老部队。

文章图片4

对于蒋介石借抗战之机消灭异己一事,曾泽生虽然心中极为不忿,但出于民族大义的角度来说,他还是服从命令随第60军部队来到第五战区。

1938年初,位于苏鲁交界之地的城市徐州陷入了日军部队的重重包围之下,由于情势紧急,第五战区司令部命令相距徐州最近的60军部队进行增援,而曾泽生所率领的部队正是接到增援命令的部队之一。

就在曾泽生所在的部队紧急驰援徐州的同时,日军部队也迅速开始了其“围点打援”的战术,简而言之就是在主力部队继续攻击徐州的同时,分兵拦截前来增援的部队以达到其消耗中国军队有生力量的目的,而这个时候中日双方的部队也在山东的台儿庄展开了一场遭遇战。

位于山东和江苏交界一带的台儿庄地形平坦,而这种地形显然是不利于中国部队的作战。众所周知,当时的中国部队在武器装备和物资补给方面远远落后于日本军队,所以在抗战初期我方部队在大多数时刻只能凭借着山地的优势亦或是以逸待劳的伏击战术来尽可能杀伤敌方,如果当数量相仿的中日两军部队正面相遇在平原地带,那么中国部队显然有着全军覆没的危险。

文章图片5

果然,从这次台儿庄遭遇战一开始,中国军队就在日军猛烈的火炮之下折损巨大,眼看着这支军队就将会被日军所吞噬。关键时刻曾泽生等一批年轻军官来到军部主动请缨成立敢死队。此时日军已经突破了中国守军第一道防线,眼看着阵地即将崩溃,敢死队冒着枪林弹雨冲上了阵地和日军展开了肉搏战。要知道崇尚武士道精神的日本人一向自负于其无敌于天下的白刃战水平,而令他们万万没想到的是中国军队在此种逆境之下竟然能够有着与其同归于尽的勇气、手持大刀前来搏杀,一时间先头部队竟然纷纷被砍杀在阵地。敢死队的拼命似的打法无疑激起来了后续部队保家卫国的勇气,一时间身处劣势的中国守军纷纷跳出阵地对日军开始了反冲锋,当双方部队呈现犬牙差互的交错态势的时候,日本方面的火炮和坦克便失去了作用,而最高军队则趁势给予日军极为沉重的打击,一时间日本人的尸身布满了台儿庄的阵地。

文章图片6

由于日军围城部队同样不够顺利,所以没有实现战略目标的他们只得狼狈逃窜,曾泽生所在的部队也取得了台儿庄会战的胜利,这也是抗战以来中国方面第一次在正面击溃日军的主力部队。

在台儿庄之战之后,立下大功的曾泽生职务也迅速提升,到了抗战后期的1944年的时候,他已经成为了60军的军长。这个时候的曾泽生不过刚刚40岁出头,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他在军中可谓是前途无量,然而曾泽生的心中却有着另一番苦闷。

在曾泽生年轻的时候,他有着一番救国救民的宏愿,希望中国能走出贫困和落后。但是随着他逐渐成为一员虎将,却愈加发现自己对于局势的无能为力,抗战胜利之后他没有等到国家的和平发展,反而接到蒋介石去攻打我军东北部队的命令。这个时候曾泽生已然完全看清了蒋介石的真正面目,1948年10月,曾泽生率领60军部队在长春起义,用“弃暗投明”来形容此举可谓是恰如其分。

弃暗投明,流芳千古

一直以来,投诚部队难免会受到一些不理解乃至是轻视的目光,曾泽生也是如此,虽然他率部起义完全是基于民族大义,但作为军人他却无时无刻不想在战场之上再次证明自己的能力和勇气,而抗美援朝战争正是一次最佳的机会。

在起义之后,曾泽生曾经的60军被改编为我军第50军并被编入志愿军部队来到朝鲜战场。此时正值四次战役的阶段,中美双方都处在一种极为僵持的阶段,由于美国方面拥有着世界顶级的后勤保障,所以他们希望希望能够在消耗当中拖垮我军,而站在我军角度来说则要去正面咬住美国人以求得一线生机,而在曾泽生的坚持之下,50军领受了正面抗击美军部队的任务。战斗开始时候,50军展现出来了完全不同于曾经“杂牌军”的面貌,面对美国人的狂轰滥炸,50军上下齐心不去后退一步,终于他们创造了拖住美军11个昼夜的奇迹,从宏观上来说,第四次战役的胜利也为之后美国人肯于低下头颅签订停战协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整个抗美援朝战争当中50军也更是有7000余名战士获得了各种勋章,这支曾经的“杂牌部队”成为了新中国著名的英雄部队,而军长曾泽生也在1955年的授衔当中成为了开国中将,成为为数不多的起义将领出身的开国将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