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特发性脊柱侧凸的治疗原则之:婴儿型及少儿型脊柱侧凸

 昵称P2u81 2022-03-04

根据特发性脊柱侧凸的发病年龄分为婴儿型、少儿型和青少年型,不同类型的手术治疗的原则也不尽相同,以下分别介绍。

图片

一、婴儿型及少儿型脊柱侧凸的手术选择

支具治疗的指征为:首诊时侧凸Cobb角大于25°或观察期间侧凸进展明显。如果支具治疗时,侧凸进展迅速,应详细进行神经系统检查及MRI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颅脑或椎管内病变。侧凸如超过50°,应手术治疗。少儿型侧凸中的25%~65%及全部的进展型婴儿型侧凸均需要手术治疗。

手术方法的选择主要依据脊柱侧凸患者侧凸加重时的年龄,即脊柱的生长潜能。年龄小的患者如果单纯行脊柱后路融合,其前方脊柱仍然继续生长,导致前方椎体高度增加,并导致融合区椎体旋转畸形加重,产生曲轴现象。我们将在下文探讨年龄小的脊柱侧凸患者的手术治疗及如何避免出现上述问题。

(一)不需要融合的脊柱内固定

1.术前管理

(1)手术适应证:

根据不同内固定系统,其适应证也不尽相同,非融合脊柱侧凸矫形手术主要包括:①生长棒固定系统,适用于较严重的幼儿侧凸;②椎体U形钉固定系统,通常用于年龄略大的儿童,U形钉放置于侧凸的凸侧以阻滞凸侧的生长,从而在保留生长潜力的前提下逐步矫正侧凸;③垂直可延长钛肋骨,该系统主要用于胸壁先天畸形所导致的侧凸,放置于胸段侧凸的凹侧矫正畸形。

年龄小于8岁的脊柱侧凸患者可以考虑采用不植骨融合的脊柱内固定,这一方法仅适用于小部分侧凸畸形患儿,因此在选择适应证上一定严格把握其指征,具体如下:①脊柱具有明显的纵向生长潜能;②侧凸进展迅速,并大于50°;③脊柱畸形相对柔软或者前路松解可以使之柔软。

(2)手术禁忌证:

一般情况差,有明显贫血或低蛋白血症,心、肺、肝、肾等重要器官有严重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

(3)术前准备:

1)积极完善相关检查,需要全脊柱正侧位,左右Bending位,CT+三维重建,肺功能,MRI。

2)对肺功能不好的患者宜先纠正肺功能。

3)对于重度脊柱侧凸的患者可进行术前牵引。

【手术要点】

患者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方式,俯卧于软垫上。分别以上固定椎及下固定椎为中心取脊柱后正中切口,常规显露上、下固定椎的棘突、椎板、关节突及横突。于上固定椎单侧或双侧各放置2枚儿童型横突钩或椎弓根螺钉形成“合抱”;于下固定椎单侧或双侧各放置2枚儿童型椎板钩或椎弓根螺钉钩形成“合抱”;经皮将一根预弯的金属棒插入筋膜下,使其连接上固定椎的金属钩(钉);以另一根预弯的金属棒连接下固定椎的金属钩(钉);以生长阀或多米诺连接器连接同侧的2根金属棒;适度撑开;锁紧螺母;在侧凸上、下端椎置钩处植骨融合;冲洗,留置切口引流,逐层关闭切口(图1)。

图片

图1 生长棒技术

术后24~48小时拔切口引流;手术后全日配戴支具保护。初次手术后所有患者均配戴支具8~10周。定期接受复查,通常为3~6个月。每6~12个月调节金属棒长度,如需要,应更换新棒。

【其他方法】

Luque和Cardosa报道了另一种不需要融合的后路脊柱固定。他们主要应用Luque棒和椎板下钢丝固定,这种技术的优点在于:不需要调节内固定长度,脊柱生长时,伴随脊柱长度的增加,椎板下钢丝可以沿Luque棒滑动;固定稳定,一般不需要要外固定。其缺点为:脊柱广泛剥离易导致自发性融合,增加了翻修术的难度。

(二)脊柱内固定及植骨融合

为防止曲轴现象,有学者建议在婴儿和儿童患者不宜单纯行后路脊柱融合,而必须同时行前路骨骺阻滞以避免曲轴现象的发生。

如何选择前路脊柱生长阻滞的时机和适应证尚无定论。Mardjetako等推荐脊柱前路手术的指征为:①年龄小于10岁;②Y形软骨未闭;③Risser征为0。

来源:《骨科手术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