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月二,剃龙头,其实是一段血泪史

 天地一沙鸥1975 2022-03-04
    我们先来说说二月二,剃龙头。
    二月二剔龙头,是流传已久的传统民俗。
    在农耕文化中,“龙抬头”标示着阳气生发,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春耕由此开始。
   在我国的很多地方,二月二这一天,有很多特殊节日活动,比如祭祀土地神,引龙田,吃农实等,还有一些地方有撒灰驱邪,整激房梁驱虫等活动。在所有的活动中,“剃龙头”是流传最广的习俗。
    细心的人们发现,今天各家理发店爆满,通常可见全家老小前来理发的热闹景象。为什么“剃龙头”这一习俗会这么广泛流传呢?这与“正月剃头死舅舅”这种说法有很大关系。
     “正月剃头死舅舅”并不是一句戏谑之言,而是饱含着一段血泪历史。
     汉族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衣冠服饰。《孝经》里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古代汉人穿宽袍大袖汉服,头发长了则绾成发髻,绝对不会轻易去剪头的。


     满族人早期以渔猎为生,为了方便射箭,他们把前面的头发踢掉,只在头脑的后部保留一部分头发,织成辫子垂在脑后。
     1644年,满清入关,为了镇压管理汉族人,在大搞文字狱,还颁发"剃发令",强行要求汉族人剃掉前面的头发,跟满族人一样织辫子。满清颁布规定:"全国官民,京城内外限十日,直隶及各省地方以布文到日亦限十日,全部剃发。"对于不听命令的,一律砍头,“:"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为了反抗剃发令,誓死捍卫汉族人的传统孝道和习俗,全国各地都爆发了汉人起义,其中以江苏江阴最为悲壮。江阴全城老小在阎应元、陈明遇的领导下,坚守城池81天,杀掉清兵75000余,有67000人战死城墙上下。最后,江阴城被满清攻破,清兵在城内连杀10天,直到满城百姓全部杀尽,方才封刀。死于清兵刀下者又有17万多人,仅有53名老小幸免于难。
    在满清政府的残酷镇压下,剃发令最后还是被强制推行。但是人们用另一种形式进行无声的抗议。“正月剃头死舅”就是这么来的。
   “闻诸乡老谈前清下剃发之诏于顺治四年正月实行,明朝体制一变,民间以剃发之故思及旧君,故曰'思旧'。相沿既久,遂误作'死舅'。"
    因为剃发令是正月下达的,汉人故意在这一天不剃头,意思为“正月思旧”,怀念明朝。但是,清政府还是不放心,汉人就以谐音“死舅”来要应对。随着时间的推移,“正月剃头死舅舅”就成为了一句俗语。
    既然正月不剃头,前面的头发长了怎么办?二月二是个好日子,又寄托着新的希望,那大家都在二月二剃头吧。“二月二剃龙头”就这样流传开了。
      清代末期,革命运动风起云涌,在觉悟了的知识青年和学生掀起的革命斗争中,把剪辫子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留辫子渐渐成为了腐朽落后和奴性的象征。
     鲁迅先生在《藤野先生》、《阿Q正传》和《风波》等几部作品里都提到了围绕辫子发生的故事,但正如先生所说的:有些人头上的辫子剪了,心中的辫子却没有剪掉。
     今天二月二,大家都去剪头吧,给自己一个积极向上,革故鼎新的全新自我。
     大事业从头做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