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利胆汤治疗急性胆囊炎

 中医闫大夫 2022-03-04

国医大师张志远先生临证70年经验录—习方心悟(196)


急性胆囊炎,常因胆管阻塞、痉挛、细菌感染而致,主要症状为右上腹部疼痛、巩膜黄染、发烧、恶心呕吐、属于肝郁黄疸。老朽施治时,着重清热、化湿、利胆、解毒,喜投《伤寒论》茵陈蒿汤加减,组成利胆汤,计鸡骨草20g、茵陈15g、山栀子15g、黄芩15g、柴胡9g、连翘15g、银花15g、郁金15g、板蓝根30g、大黄5g,水煎分四次服,五小时一次,昼夜不停,6-9剂便愈。若有结石则绞痛不已,大便或呈白色,要泻下排石,可加入姜黄15g、木香9g、枳壳15g、鸡内金15g、金钱草60g、元明粉9g、大黄增至15g,石出即止,普遍见效。

急性胆囊炎投茵陈蒿汤

急性胆囊炎,在右侧上腹部阵发性疼痛,拒按,常放射到右肩胛部,恶心呕吐,脉象弦数,既往有消化不良、厌食油腻史。除情况严重需要手术者,一般可采取吃中药保守疗法。谭汉亭医家对内科消化系统疾病有研究,遣药与众不同,有丰富经验。他处理本证,以清热解毒为主,配合轻泻,功效较强,喜投《伤寒论》茵陈蒿汤加味,量大,能直陷黄龙,计大黄6-15g、山栀子15-30g、茵陈蒿20-40g、郁金15-30g、鸡骨草20-40g、蒲公英30-50g,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连用7-10天。老朽验诸临床,确见疗效,又添入黄芩15-20g,可助之发挥消炎作用。其特点不开柴胡、白芍,独具一色

茵陈蒿汤与胆囊炎

民国初年,山东经方医家调理胆囊炎,常投《伤寒论》茵陈蒿汤加黄芩、枳壳、柴胡,老朽继续此意加入鸡骨草、蒲公英,收效可观,其量为茵陈蒿30g、山栀子15g、大黄6g、鸡骨草30g、川楝子15g、蒲公英50g,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连用7-15天,炎症逐渐消退,疼痛转轻。若兼有结石,再加金钱草60g、郁金20g、元明粉10-15g,大黄增至10-20g,即可溶化排石从大便泻出,但时间要长,两个月为度

小郎中按:茵陈蒿汤的经典方证原文是: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

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茵陈蒿汤主之。

谷疸之为病,寒热不食,食即头眩,心胸不安,久久发黄,为谷疸,茵陈蒿汤主之。

茵陈蒿汤方

茵陈蒿六两,栀子十四枚,大黄二两

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茵陈,减六升,内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小便当利,尿如皂角汁状,色正赤,一宿腹减,黄从小便去也

茵陈蒿汤的基本病机是湿热蕴结中焦,具有清热,利湿,退黄之功效。主治湿热黄疸,湿热蕴结中焦之证。症见:一身面目俱黄,黄色鲜明,发热,无汗或但头汗出,口渴欲饮,恶心呕吐,腹微满,小便短赤,大便不爽或秘结,舌红苔黄腻,脉沉数或滑数有力

茵陈在《神农本草经》中的论述是味苦,平。主风湿寒热邪气,热结黄疸。久服轻身益气耐老。《名医别录》中论述:微寒,无毒。主治通身发黄,小便不利,除头热,去伏瘕。久服面白悦,长年。

在本文中张老创制了利胆汤,方中加入了鸡骨草、郁金、黄芩柴胡是针对利胆消胀满疼痛,银花、连翘、板蓝根是针对一些急性胆囊炎发热症状明显者。针对结石性胆囊炎,张老在文中也指示了加味药物,学者可参考学习,临床应用。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医生参考学习,患者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勿盲目试用,因自行试用产生的任何问题,本号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飞雪初降已暮天

烛影摇红忆残年

春来人言无限好

吾爱书城不羡仙

志存高远修仁术 勤勉笃行励后学

一襟明月,抱拙博览古今书

两袖清风,悬壶济世百年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