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世间》大结局,背后这个男人更值得关注

 阳的阳 2022-03-04

作者:张女子

决定一个人是否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一个人坚韧不拨的能力。

《人世间》大结局了,朋友圈也刷屏了。

这一作品,凝聚了作家梁晓声先生8年心血。

以周家三代人为视角,讲述了中国半个世纪以来的时代蝶变、社会变迁、家庭伦理、手足亲情与人际关系。

剧中,梁晓声不但客串了角色,更是同广大观众一样坐在电视机前观看此剧。

剧情的起伏、人物的悲欢时刻叩动着他的心弦,让这位72岁的老人多次止不住热泪盈眶。

同周秉昆一样,梁晓声也出身于贫苦的工人家庭。

因爱读书爱写作的缘故,他的人生轨迹得以改变,成为了一名高产的作家。

截至目前,梁晓声的各类文字作品加起来超过2000万字。

《人世间》全文长达115万字,均为手稿完成。

现年72岁的他,依旧笔耕不辍、坚持创作。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安吉拉·李·达科沃斯发现:

决定一个人是否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不是智商情商,不是人脉天赋,而是一个人坚韧不拨的能力。

这种能力也被称为“心理韧性”,是一个人从逆境、矛盾、失败甚至是积极事件中恢复常态的能力。

所以从知青到作家、到农村娃到茅盾文学奖获得者,一路走来,梁晓声依赖的便是强大的心理韧性。

心理韧性,决定了他的人生高度。

01

改变命运的,从来都不是苦难

1949年9月22日,梁晓声出生在哈尔滨道里安平街13号,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

父母虽同为文盲,但性格想法却大不一样。

父亲崇尚力气,希望孩子们将来像他一样,靠手艺、力气养活自己;

而他的母亲却很有远见,希望他们兄妹5人能够靠文化立于社会。

从外祖父那里,母亲知道许多书中的人物和故事,还有一些旧戏,比如秦香莲、赵氏孤儿……她都乐于讲给孩子们听。

他时常记得:在昏暗的灯光下,母亲一边给他们缝补,一边用凄婉的语调讲述故事。

他们几人趴在被窝里,露着小脑袋,凝神听着……动情时,母亲边讲边落泪,他们边听边落泪。

实际上,他的父亲远在大西北,母亲用她的故事排解了自己与孩子们心中的愁苦。

当时,一家人住在阴暗、地窖一样的小屋。

他上小学时,哥哥常年住校,母亲一早就出去打工。

小小年纪,梁晓声就要每天早上洗菜、淘米、熬粥……收拾完屋子,担完水,才能上学。

就这样,童年打上了贫穷的烙印,他却吞下贫穷带来的苦难。

因为贫穷,他特别讨厌过年。

因为许多年的春节,都是母亲四处借钱度过的。

初一时,他实在不忍心母亲四处借钱,和她商量将家中的一对箱子卖了。

可箱子是结婚时买的,母亲有些不舍。

他承诺等他长大了,要买一对更新更好的。母亲于是也应允了!

他兴冲冲地来到街市上,可吆喝了一天,都无人问津。他浑身冻透了、脚也僵了。

最后他冻哭了,哭着喊:“谁买箱子啊?”

天黑了,他无奈地拖着箱子回家了。一进家门,便扑在母亲怀里,失声痛哭……

后来,他们还是靠着母亲借来的10元钱过的年。

如果贫穷像山一样,压得他喘不过气;而书籍,成为了他最大的慰藉。

他为了买到《红旗谱》,小小年纪就到火车站前出租小人书。

他最开心就是煮粥时,守着锅灶可以读两个小时的书。

1968年下乡前,他仔细地整理好木箱内的藏书,锁好后钥匙交给母亲保管。

母亲让他放心:“就是家里失火了,也叫你弟妹先把你的书箱搬出去!”

狄更斯曾说:

“穷困对于一般人是种不幸,但对于作家也许是种幸运。”

梁晓声也觉得,一位会讲故事的母亲和从小穷困的生活,是自己成为一个作家的先决因素。

因为他一直坚信:贫穷、苦难不可怕,只怕没有信念。

02

不必感谢苦难,要熬过苦难

1968年,“上山下乡”运动开始后,梁晓声毫不犹豫地报名了。

只为每个月可以挣得40元钱,为他大哥交医药费。

从神经衰弱喃喃自语到开始打人离家出走,哥哥的病情急转直下,全家人因此备受折磨、每天提心吊胆。

有一年他回家探亲,发现家里窗上安装了铁条、钉了木板,玻璃所剩无几;

家里易碎的东西一件没有了,菜刀、碗和盘子都锁在箱子里。

知道哥哥病情日益严重,他在黑龙江当知青的7年里,既干体力活,也为兵团写稿、参加文学创作,就为多挣些钱给哥哥治病、贴补家用。

俗话说得好:皇天不负有心人。

梁晓声坚持创作,为他赢来了人生的新机遇。

1974年,复旦大学来到兵团招生,因作品得到力荐,他被复旦大学中文系成功录取。

终于走出北大荒,来到上海大都市,他的人生轨迹从此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后来,他被分配到北京电影制片厂。

有了一间11平米的单身宿舍,除工作外,每天就是写作、读书。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等早期代表作,都是在这里完成的。

1981年,经人介绍,梁晓声认识了焦丹。

第一次见面,梁晓声便坦诚地说:

“我们家条件很差,兄弟姐妹多,还有一个患有精神病的大哥。

我工资的一半都要拿来补贴家用,我自己也因为长期熬夜写作,身体不是很好……”

就像《人世间》中,郑娟对周秉昆说的“我不值得”一样。

却不想这番话后,坚定了焦丹和他在一起的决心。

结婚时,焦丹拿出一点积蓄,缝了两条新被子,提上3个行囊,坐着公交车,来到这个只有11平米的小宿舍。

有了贤妻陪伴左右,梁晓声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到写作中。

终于1982年,短篇小说成功发表,他也由此有了名气。

因作品众多,1984年更被称之为“梁晓声年”。

不过当时,梁晓声每月工资49元,要给父母寄20元养家。

父亲生病后来到北京,看病治疗期间,梁晓声承担了全部费用。

正如他说的那样:

“对于大多数的人,人生本就是一堆责任而已。

参透此谛,爱情是缘,友情是缘,亲情尤其是缘,无论怎样,皆当润砾成珠。”

刚刚过去的2021年,是梁晓声更为艰难的一年。

小弟妹妹等亲人相继去世。

尝遍人生别离痛苦后,忙着写作的梁晓声,时常惦记晚辈,想方设法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过好日子。

03

心理韧性决定人生高度

梁晓声认为:

“无论世界上的行业丰富到何种程度,机遇又多到何种程度,我们每一个人比较能做好的事情,永远也就那么几种而已。

有时,仅仅一种而已。”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文学影响过他,相信它也会影响别人。

所以写了大半辈子,他很想好好写一部作品,向文学致敬。

57岁时,他开始酝酿。整整构思了3年,才逐渐成熟落地。

2010年,梁晓声开始了“马拉松”式写作长跑。

每天早上,他削好一筒铅笔,在长方桌上摊开一沓沓稿纸,低头伏案开始10个小时的创作。

就这样在工作室里,连续5年闭门写作,他终于完成了115万字的《人世间》。

回忆整个创作过程,他直言很痛苦:

“写着写着,我的颈椎病越来越重,眼睛花了,手也不那么听使唤……

由于营养不良,或者由于焦虑,指甲当时都会扭曲,都会半脱落的那种状态。”

下部还没写完,他的身体撑不住了。检查发现是胃癌,医生建议做全部切除,防止扩散。

虽然父亲就是胃癌(胃癌晚期)去世,可他考虑小说还没写完,胃如果切除,意味一切都要停下。

离开医院的路上,他吸了两支烟后决定保守治疗。

此后,他忍受着胃痛和颈椎病的折磨,仍坚持写完了这部作品。

这需要超凡毅力与牺牲,可以说,他是用整个生命在坚持写作。

正是凭借这种执着坚定的人生信念,怀着清醒释然的为人处世态度,梁晓声将自己所长发挥到了极致。

2019年7月,《人世间》获第二届吴承恩长篇小说奖;

同年8月16日,获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这亦是文学界对他的最大致敬。

如今此剧热播,更是获得观众的喜爱与认可。

可对此,他却有着无比清醒的认知。

梁晓声曾说过:

从少年时起,我就是一个极冷静的现实主义者。

我对人生的憧憬,目标从来定得很近很近,很低很低,很现实很现实。

所以人活一世,尽量活得正直、坚毅、善良,对自己的角色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对时事尽量保持独立的思考,能恪守这些基本原则就已足够。

04

写在最后

有人说:

你满脑子专注什么,就会得到什么。你满脑子专注什么,就会成为什么。

别人不愿意死磕的,我来偷偷死磕。别人没耐心修炼的,我来精心雕琢。

死磕到底,终会出类拔萃。做到极致,都会光芒万丈。

正如梁晓声一样,时至今日,他仍然保持着写作习惯,每天在A4纸上写约10页2000字左右。

他说:“必须坐定,你要懒下去,139页就是139页,它不会变成149页,对吧?”

克制自己的欲望,把精力放在自己能做得到且可以做得成的领域,才是最难得的。

来源:国学文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